“三力齊發”,就業扶貧大有可為

楊飛

3月9日,兩列農民工返崗臥鋪免費專列從漣源火車站始發,分別駛往廣州、東莞,車上坐著1402名漣源市返鄉農民工,其中393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連日來,湖南各地全力開通返崗務工“直通車”,實施“點對點”包車服務,讓貧困勞動力“出家門進車門,下車門進廠門”,動員企業、合作社、扶貧車間、公益崗位優先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財富之源。打好脫貧攻堅戰,就業扶貧更是關鍵一環。近年來,湖南全力促進就業扶貧,幫助51個貧困縣142.2萬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通過建設424家就業扶貧基地、2038個扶貧車間,開設生態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吸納35890貧困人口就地就業。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抓好涉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必須切實做好就業扶貧工作。

釋放產業潛力,就業扶貧信心強。產業興,百姓富。好的產業不僅能夠讓百姓直接受益,還可以吸納貧困戶就業。在產業扶貧方面,湖南累計投入380億元,探索出了“四跟四走”產業扶貧新路徑,帶動230多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必須結合實際,繼續發展符合地域特色和產業結構的產業,培育一批貧困人口參與度高、帶動貧困戶長期穩定增收能力強的扶貧產業,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激發網絡活力,就業扶貧動能足。在推動就業扶貧方面,互聯網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由湖南省人社廳會同長沙市人社局、騰訊公司推出的“湘就業”湖南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就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省內重點企業和求職者搭建了一個新的網絡對接平臺。當前,湘西州、懷化、張家界、岳陽、郴州等地,也正在通過“互聯網+就業”平臺引導和組織貧困勞動力就業。不斷地激發網絡活力,就業扶貧動能十足。

聚合教育之力,就業扶貧根基牢。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湖南不斷加大對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的傾斜支持力度,認真落實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普通高中學生免除學雜費、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政策。近年來,湖南加快建設100所芙蓉學校,增加14.69萬義務教育學位,有力地解決了貧困家庭子女上學難的問題。通過就業培訓等方式,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得到提升,脫貧步伐將穩如磐石。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脫貧攻堅是一項歷史性工程,是黨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目前湖南還有19.9萬農村貧困人口要按期脫貧,600多萬已脫貧人口需鞏固提升。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時,湖南也必須做好就業扶貧這篇大文章,及時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幫扶,努力減輕疫情對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的影響。在鼓起貧困群眾“錢袋子”的同時,就業扶貧將助力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