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農業備受關注,大有可爲!

攝養以延年

古語云:攝養身心,以期保健延年,謂之養生。“養生”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內篇》,可見,人們對養生保健的關注絕非一時之熱。懂得如何保養、呵護生命,不僅是自身健康所需的內容,更是一門飽含智慧的學問。而農業和養生一樣,它們都在中國文明發展歷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年來,農業發展形勢大好,行業蘊藏機遇,引得無數資源爭先加入。此中,中華養生思想的注入,更是派生出了“養生農業”這一創意性的概念和農業發展模式。

養生農業備受關注,大有可為!

養生農業,是指以中國養生哲理為靈魂和指導思想,借鑑採用相關的養生方法和技術並結合傳統農業、現代農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本來農業中科學合理的內容,形成的一種新型的、具有循環力的、可持續發展的健康態的農業。其致力於推動傳統的“體力型農業”向“智慧型、快樂型、審美型、參與體驗型”的創意農業轉變,從而使參與農作的人們善待生命、關注健康與環保、傳承農耕文化、傳遞和諧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探養生之效

養生農業的出現,巧妙構築了多層次的全景產業鏈,創新了農業發展模式,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發揮了農業更多的功能。具體包括:

1、經濟:可創造極高的經濟價值,而且能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生態,產生可持續的經濟效益。

2、環保:作為環保型農業,它所維持的健康生態環境是人類安身立命的基礎,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環境服務),保障著現代人健康生存。

3、生產:整合生產資源,培育以資源循環利用為基礎的可持續生產方式,創新出健康的生產方式及環境友好型耕作方法,推動傳統農業向創意農業轉變。

養生農業備受關注,大有可為!

4、生活:生活在健全的生態環境中,沐浴燦爛的陽光,呼吸新鮮空氣,品嚐安全鮮美的食物……追求極具農韻的健康田園生活是縈繞在人們心頭的自然情結。

5、社會:可促進“三農”健康發展,提高農民素質和生活品質;成為連接城鄉的紐帶,促進城鄉之間進行交流合作;促進社會持續健全發展,緩和城市社會的緊張、壓力以及人們對食物安全的憂慮。

6、文化:養生農業以農業為載體,傳承中國養生文化和農耕文化。可通過挖掘兩種文化內涵,創立養生農業文化創意產業,以農產品、服務為載體釋放、傳播文化價值,突出不同文化氣息,讓現代人接受文化的洗禮,以提高他們身心靈健康水平。

養生農業備受關注,大有可為!

7、教育:利用中華養生文化、農耕文化的文治教化功能,對務農者,尤其是對消費者,進行田園式教育培訓——向他們傳授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培育養生農業的支持者。

8、旅遊:養生農業是承載養生文化和農耕文化的平臺,可築造自然和人文相結合的田園景區,將是能為遊客提供以養生健康為主題的多種活動和服務的絕佳養生旅遊地。

9、養生:養生農業以“養生先養天,養生先養地”為核心,它將養生產業、農業、旅遊業等相關產業進行有機複合,打造出集生態環境養生、農耕養生、農藝園藝療法、文化養生及多種自然養生服務於一體的田園式養生聖地。

養生農業備受關注,大有可為!

10、創意:養生農業是以養生文化、農耕文化為創意源的創意產業,它能為人們提供文化創意平臺,給善待生命、關注健康環保、熱愛農耕文化、追求和諧可持續生活方式的人們留以無限的創意空間。

尋發展之道

養生農業從文化創意產業的視角看也是一種農業文化產業,它融入了養生與農耕兩種文化,中國特色與科技含量兼顧,具有極高的經濟、社會、生態價值。其發展思路和目標是:把發展養生農業與促進人類健康、環境保護、資源合理利用、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可從以下幾方面尋求發展:

文化融合產物

農耕文化是由勞動人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風俗文化,涵蓋了科技、思想、制度與法令、農事節日習俗、飲食文化等多個方面;而養生文化則彙集了我國曆代勞動人民防病健身的眾多方法。因此,熟知這兩種文化,將“農耕+養生”完美融合,促使養生農業更好發展,力求農耕生產與養生保健兼有。與其相關的有上宅農耕文化體驗園、全球的農事節日(如西班牙番茄節、澳大利亞櫻桃節等)、養生餐飲店等。

養生農業備受關注,大有可為!

養生創意農產品

養生農產品有糧食作物、豆類作物、茶葉、香草精油等,與五穀雜糧、茶療、精油進行組合,恰到好處地組成了最基本的養生之道。較為典型的養生農產品有刺五加茶、鴨稻米、原汁米醋、鮮百合產品(百合精粉、百合乾片、百合粉乾等)、藍莓產品、棗茶及薑茶等。

養生農業備受關注,大有可為!

農業養生園區

諸多農業養生園區伴隨著養生農業的發展而蓬勃興起,它們堪稱“完美田園養生新體驗,健康生活休閒新樂園”,如皇城相府養生農業區、南京養生園、光瑞田園風情農莊、磐安休閒養生城等。其又可分為以下幾類:

1、養眼農園:園內大量種植具有強烈眼部保健功效的農作物,並配以大面積的娛樂設施和多彩田園景觀等。

2、養顏農園:園內大面積種植具有養顏功效的農作物,用來打造特色養顏產品。

3、養腦農園:園內具有補腦健腦功效的農作物種植區、魚類養殖區,並設有鍛鍊腦力的設施等。

養生農業備受關注,大有可為!

4、養生農園:園內主要以中草藥為主,並配合開展各種健身運動。

5、養心農園:通過打造療養花園,並配合種植補心食品,為廣大壓力人群提供“養心”體驗。

6、私家健康牧場:人們可以認養農場內的動、植物,用來生產專屬自己的放心農產品。

田園養生遊

“養生遊”是指以養生為主題進行旅遊體驗。由於人們越來越重視順應時節來調養身心,這一新興的旅遊方式逐漸受到了中老年人群和都市白領一族的青睞。其和農業旅遊、醫療旅遊進行結合,並加入吃養生餐、做養生操、名醫問診、體檢療養、泡溫泉等特色內容,使得遊人在休閒放鬆之餘,兼顧養生保健。

養生農業備受關注,大有可為!

農藝、園藝療法

農藝、園藝療法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農作物生產和園藝進行治療。它藉由實際接觸和運用園藝材料,對植物、盆栽或庭園進行維護、美化,讓人們在精耕細作的過程中,通過接觸自然環境來舒解壓力與復健心靈。其種類主要有植物療法、芳香療法、花療法、園藝療法、藥草療法以及藝術療法(插花、壓花、組合花園製作)等。

養生農業備受關注,大有可為!

薦園區實例

近些年,養生農業已在我國多地取得了長足發展。以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北京市富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規劃設計的廣西玉林“五彩田園”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的中國南藥園為例。

嶺南美玉

玉林市地處北迴歸線以南,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丘陵地帶,氣候溫和,雨水充足,年平均氣溫為21℃。這裡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富,是“天然南國園林”。此外,玉林素有“無藥不過玉林,尋香必至玉州”的美譽,擁有全國第三大、南方最大的中藥材專業市場,現已形成集產、銷、學、研於一體,以中藥材流通、種植、加工和中醫醫療、保健旅遊為重點的完整產業體系。2014年,經中國中藥協會組織國內中醫藥專家組評審,玉林市被正式認定為“中國南方藥都”。

養生農業備受關注,大有可為!

順勢發展

宏觀政策新導向:我國宏觀層面大力支持發展新型農業,自治區層面緊跟國家方針,在產業發展方面給予諸多政策優惠,因此,玉林市順勢而為、因地制宜,緊抓生態旅遊和中藥產業的機遇,積極推進南方藥都建設工作。

中藥產業新契機:中藥逐漸被世界認可,其產業市場前景廣闊,在我國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成為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和重點戰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玉林市擁有悠久深厚的中醫藥文化,產業基礎雄厚,中藥種植產業亦是玉林特色支柱產業之一。

農業旅遊初具規模:我國旅遊產業已經初具規模,而且旅遊產品類型和經營模式更為多樣,整體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雖然玉林市具有豐富的農業資源,但目前農業旅遊產業尚處於起步發展階段。

養生農業備受關注,大有可為!

健康產業嶄露頭角:健康產業一直是世界各國的重點關注領域與優先發展方向,老齡化、亞健康、慢性病等問題推動著中國健康產業發展。而健康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正成為發展模式中的“實力派”。

養老產業飽含機遇:世界人口結構快速步入老齡化階段,養老產業成為關注和發展的重點。中國漸漸步入老齡化社會,政府部門也開始高度重視養老問題,巨大的現實需求和長期的未來需求與生態環境的明顯優勢,使得養老產業成為最具投資機會和市場潛力的產業之一,玉林市具有發展養老產業的先天條件優勢。

養生農業備受關注,大有可為!

分區規劃

園區以“南藥”為主線,圍繞園區發展的產業和功能,劃分出南藥植物園、南藥健康小鎮、南藥養生農莊等板塊。其中:

南藥植物園:集藥材種植、科研開發、質量檢測、信息服務、科普教育、休閒旅遊、育種繁育和國際交流合作等多功能於一體,打造成為南藥旅遊景區、南藥科研基地、國家科普教育基地、傳統藥物國際交流平臺,推動玉林農業轉型升級,提升廣西休閒農業旅遊發展水平,促進國際傳統藥物文化交流與合作。因此,可細分為:中國南藥植物園區、國際南藥植物園區、科技研發和展示區、配套服務區。

養生農業備受關注,大有可為!

南藥健康小鎮:以“中國南藥養生+國際健康管理”為特色,集休閒養生、文化體驗、文化傳播、健康管理、養生配套等功能於一體的“一站式”南藥文化健康養生體驗基地。代表項目有:南藥養生體驗館、南藥文化休閒公園、南藥國際健康養生文化節、南藥養生社區。

南藥養生農莊:以“南藥種植+養生養老”為特色,集南藥種植、生態居住、休閒旅遊、養生養老等功能於一體,打造成為世界南藥種植園區、國際南藥養生養老社區建設典範。

養生農業備受關注,大有可為!

發展要點

立足當地產業基礎:在園區的建設中,充分利用了玉林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基礎,延伸產業鏈,打造南藥產業體系。

體驗類旅遊產品的開發:注重相關體現驗產品和活動設計,激發遊客的參與積極性,增加吸引力,延長遊客的駐留時間,拉動當地旅遊經濟發展。

業態多元、功能複合:項目的設置主要注重業態多元,將單一的南藥園種植轉變成集種植、健康養生、休閒旅遊、文化交流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休閒農業旅遊產業項目,使之成為玉林旅遊的嶄新名片。

舉辦特色節慶活動:根據南藥文化,深挖特色,舉辦相應的節慶活動,增強園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聚集人氣,增強號召力。

完善配套服務、打造旅遊小鎮

:完善南藥園的配套服務,為遊客以及當地居民提供“衣、食、住、醫、購、娛”等全方位服務,吸引遊客的留宿、消費,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養生農業備受關注,大有可為!

中國南藥園以南藥種植、科研為基礎,以休閒旅遊觀光為驅動,融合南藥養生和國際健康理念,全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休閒旅遊和健康養生產業,現已成為“五彩田園”藍圖的重要構成部分,為玉林發展百億中醫藥產業戰略提供了重要支撐,助推玉林市調結構、促轉型,是廣西現代農業發展改革的排頭兵和先行者。據悉,中國南藥園總投資15億元,規劃用地約1萬畝,年產值超20億元。

當前,全世界的農業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危機,人們也在不斷思考、反思,探索造成危機的“病根”,四處尋醫問藥,以期使農業呈現出持續發展的狀態,永葆生機活力。尤其,我國農業正處於轉型期,急需科技上創新、文化上創意。因此,希望養生農業這種創新業態能夠為我國農業轉型升級提供更多“良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