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李瑾瑜:热心快肠 当患者的知心姐姐

心理咨询师李瑾瑜:热心快肠 当患者的知心姐姐


丁女士是一名医院内科护士,丈夫同为医务工作者,儿子13岁,初一在读学生,双方父母均在外地,夫妻俩工作均很忙,常常需要加班,孩子经常处于无人陪伴照顾状态,也很少有时间去探望双方父母。春节期间,夫妻俩都得值班,经协调换班后总算安排出三天共同假期,准备带孩子陪爷爷奶奶共度春节。疫情的爆发改变了一家人憧憬已久的计划,所在医院是收治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护理人员紧张,整天忙得昏天黑地,回家后连和孩子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一直咬牙坚持着。某天下午,获知前几天曾在本科室住院的后因病情变化转科治疗的一位患者,是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院方为慎重起见,宣布实行全科隔离,因条件有限,加之个人申请,她在家居家隔离。
接到丁女士的求助电话,12355心理服务队心理咨询师、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李瑾瑜老师在电话里能明显感觉到她的焦虑和紧张心情。
丁女士哭诉道:“你不知道,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第一感觉就是坏了,我会被感染了!几天前这个患者手术后从重症监护室出来就是我在护理,防护用物紧张,我就戴着医用外科口罩,穿着普通工作服,每天为他进行静脉输液翻身吸痰等护理,下班回家和家人也没隔离,怎么办?我要是感染了孩子肯定也会被感染。”


李瑾瑜:“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你别着急,总会有办法的,你现在身体还好吧!”
丁女士:“嗯,现在还好,可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我被感染还好说一点,孩子还那么小,要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可怎么办啊?”
李瑾瑜:“我知道你很担心,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
丁女士:“是啊!我和爱人平时都忙,孩子放假后也没人管,我们上班前给他准备点吃的,他中午自己吃,晚上我们回来都很晚了,忙起来情绪也不好,还经常对孩子发脾气,想想真是对不起孩子!”
李瑾瑜:“嗯,我理解你的心情,现在在家隔离,正好有时间陪陪孩子,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还可以给父母打些电话,问候一下父母现在的情况。”
丁女士:“好的!”
一段时间后,丁女士高兴地打来了电话:“李老师,那个患者不是新冠肺炎,现在,孩子也很听我的话了,也爱看书学习了!”
类似这样的心理求助电话,在疫情期间,李瑾瑜还接待了很多很多,她是一位非常热心快肠的人,很多心理求助者电话她后,还都把她当知心姐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