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成功的麻醉醫生?

今天在做給規培醫生上課的PPT,講課內容是米勒麻醉學的第七章-----人員績效與患者安全,裡面有一部分是講成功麻醉從業人員的特徵,看了後很受啟發。自己作為一名工作了十餘年的老麻醉,也作為一名第一線的教學人員,對於如何才算是成功的麻醉醫生也不是很清楚的,對於將一名醫學生培養成什麼樣子才算是培養成功也不是很清晰,時有困惑。雖然看了這本經典教科書上的相關內容,不能一下子解去多年的疑惑,但也為以後完善自身及臨床教學指明瞭一條前進的方向,在以後的工作和教學中不斷摸索,希望自己和學生都能成為理想中的麻醉醫生吧!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成功的麻醉醫生?


每個職業都有自身的特點,對自身從業人員也有特定的需求,這樣才能保證他們最佳地完成任務。選擇適合的人員從事相應的工作是人為因素的幾個核心問題之一。在許多國家,醫療行業的人員甄選多看重教育背景和知識測評成績,我們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也類似,只要學生能通過各種考試就能取得結業證書,而很少重視其內在的認知能力評估,不過這也是現實的難題,通過各類考試的知識測評相對來說比較客觀而又可操作,其他能力的評估相對很難操作,且每個評委老師的標準也各不相同。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成功的麻醉醫生?


與軍事航空業不同,麻醉實踐的入門缺乏正式的標準,我們這裡也體現了這一點,參加麻醉規範化培訓的學生五花八門,不僅有麻醉專業的,也有外科專業的,還有內科專業的,不僅有本科生,也有碩士研究生,還有博士研究生。幾乎每個選擇麻醉專業的學生都可以得到培訓的機會,除非是出現些違反規章制度的情況(如藥物濫用、對待患者或同事極度無理及曠工等),受訓者一般不會因為無法勝任麻醉工作的原因被終止培訓。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評價、識別培訓的好壞就顯得尤為重要,很多學者作了很多有益的嘗試。有一些工作嘗試著去定義成功的麻醉從業人員的潛在能力特徵。 Graves與 Grant羅列了16項“好的”麻醉人員的特徵,即知識、技能、洞察力、信心謹慎、警覺、流利、果斷、預見性、條理性、靈活性、魄力、同情心、優秀的管理、良好的態度和順暢的溝通。這份清單可以成為討論麻醉專業人員教育與培訓的基礎。清單的作者推薦將其用於學員的正式專業反饋中,

同時意識到此清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尚未證實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成功的麻醉醫生?

成功麻醉醫生的特徵

個人覺得這個清單還是蠻有道理的,以後也可以作為教學研究的一個方向哦。

知識:毋庸置疑,麻醉醫師需要豐富的知識,解剖、生理、藥理、內外婦兒等。

技能:臨床麻醉有諸多操作,氣管插管、神經阻滯、椎管內麻醉、深靜脈置管、動脈穿刺置管等。

洞察力:洞察事物的本質、問題的關鍵,更有利於解決問題。

信心:信心是做好工作的基礎,各行各業都一樣。

謹慎:麻醉是醫療行業中風險較高的一種,更需我們在工作中保持謹慎。

警覺:對臨床麻醉中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有一定的警覺性。

流利:操作熟練流暢。

果斷:處理問題果斷,因為麻醉意外瞬息萬變,需要爭分奪秒的去處理。

預見性:

對臨床麻醉中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有一定的預見性,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條理性:臨床麻醉複雜多樣,需要思路清晰,條理清楚,分清主次,有條不紊的進行。

靈活性:臨床麻醉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變的,需要靈活對待、個性化處理。

魄力:有大魄力處理臨床麻醉各種問題。

同情心:對患者及家屬有同情心、同理心。

優秀的管理:臨床麻醉多是多人實施,優秀的管理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加效率、減少風險。

良好的態度和順暢的溝通:臨床麻醉需要與患者、外科醫生、護士等協同,良好的態度和順暢的溝通有利於工作的開展。


我們一起努力,爭取做一名成功的麻醉從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