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一樣的角度帶你“吃透”《黃帝內經》

藥理篇

盡終其天年,度百歲而去

《黃帝內經》是中國最著名、最古老的中醫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羅萬象的書籍,其基本精神及主要內容包括:整體觀念、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預防養生和運氣學說等等。“整體觀念”強調人體本身與自然界是一個整體,同時人體結構和各個部分都是彼此聯繫的。“陰陽五行”是用來說明事物之間對立統一關係的理論。“藏象經絡”是以研究人體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等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相互關係為主要內容的。

它不像西醫書籍那樣去講解生理病理的專業知識,它只是幫助我們去認識自己的身體,幫助我們認知日常生活中的玄妙,告訴我們什麼是壞的生活習性,什麼是好的生活習性,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告訴我們怎麼不生病,怎麼順應春夏秋冬的自然規律。我深切地感到,《黃帝內經》是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的一筆精神文化遺產,是我們中國獨有的寶貴財富,是我們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經典。

可是,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的老祖宗傳承下來的這筆財富,很多人認為,講健康是老年人的事情,養生更是老年人的事情。很多年輕人更是不知道如何珍惜自己的身體,不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心靈,不懂得什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起居無常,飲食無度,生活沒有規律,暴食暴飲,透支健康,所以在當今的社會中,有很多人都是亞健康狀態。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每天的生活習慣,決定你是否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是年老還是年少,都應該關注自己的生命,關注自己的健康,注重養生,規律生活,這樣才可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可能有一個美好有滋有味的人生。

其實,養生並不難,養生存在於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養生就是養護我們的生命,保養我們的心靈。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恆,日積月累,長此以往,原本不好的生活習慣能得到改正,原本受到傷害的身體能夠慢慢得到修復。只要認識自己,能夠“恬淡虛無”,學會“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做到“食飲有節,起居有常”,順應自然,懂得規避虛邪,“不妄作勞”,善待自己,善待心靈,我們就會守住自己的精、氣、神,就能遠離疾病,擁有健康的身體。

從不一樣的角度帶你“吃透”《黃帝內經》


哲理篇

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黃帝內經》在我面前不再是單純的醫學書籍,它更像一本哲學寶典,一本瞭解自然,瞭解自身,關注自身,順應自然法則,達到天人合一從而使人生存的更好的養生哲學書。也使我悟到“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的智慧。

《黃帝內經》的思想就是道德論,闡述的是道與德在人體醫學領域的內容。《道德經》闡述古人的道德遠不是當今的道德,不是遵守規範守紀律,也不是講仁義。道德論說的是道生天地萬物,而且源源不斷,這種不斷產生就是德。那麼以人的喜好和立場決定是非,就是沒德少德,因為道才是主宰,決定天地萬物的,人不過是萬物之一,怎能因為自己地位高權勢重就可以任意妄為呢?

智者的眼光不僅要能看到當下,更要能洞悉未來。《黃帝內經》中有言:“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古人箴言如炬。凡成大事、創大業者,未嘗不是擁有深遠的目光。遠見者,不著眼於眼前和當下的利害得失,而是將視野延伸到未來,延伸到大多數人還未觸及的地方。他們能從細微之處推知深遠,從已然中洞悉未然,並及時扼殺疾病和戰亂的種子。

曾有人將生活比作一團迷霧、一湖靜水,那麼遠見則是那雙看破深淵迷霧的眼睛,是那座刺穿平靜湖面的冰峰。庸人之未來模糊,而擁有遠見的智者之未來則清晰。若非智者有著看穿未來的遠見和擱下已亂的勇氣,又何來預見未來之智慧?唯有先治未果,後治現害,不僅僅只是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而是將目光放到“未病”“未亂”上,從長遠出發,及時扼殺病亂的苗頭。如此,方才能稱為不世之智將、蓋世之先知。

翻開書頁捲曲的《黃帝內經》,微微泛黃的《靈樞》、《素問》在這之中有著說不完道不盡的藥理和哲理,只有用心方能感受。墨香染指,心醉字間,筆擱數頓,常有千言,風聲繾綣,時光裡的暖香化作筆尖的文字,悠悠墨香,繚繞心扉,只為這一箋墨香,不留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