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場有時還真是一場悲劇

記得邢夫人來找王熙鳳商量迎娶鴛鴦那一回,鴛鴦的嫂子對邢夫人說鴛鴦不願意,還說鴛鴦和襲人等在一起,邢夫人問有沒有平兒,鴛鴦嫂子不敢說有,丫頭回說,被林姑娘喊去了。王熙鳳卻裝著不知道似的說:“也不知道喊平兒幹什麼。”當時邢夫人其實是希望平兒能幫她說說鴛鴦,但王熙鳳故意將平兒打發走了,還怪林黛玉。


不在場有時還真是一場悲劇


可憐一個林黛玉,因為不在場,就遭遇如此對待。

事實上,在場是一件好事,不在場常常會被誣陷、汙衊。

《水滸傳》第十七回,楊志在黃泥岡上被取了生辰,他當時想到了死,可待他欲往黃泥岡下跳時,他猛然醒悟:“爹孃生下灑家,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終不成只這般休了。比及今日尋個死處,不如日後等他拿得著時,卻再理會。”

接下來,如果楊志收拾殘部,帶著手下回到京城,那梁中書也不見得就怎麼了他。可楊志怕,他怕丟官,怕受處罰,因為他是個提轄。如果他是個小嘍囉,他也不至於那麼怕了。


不在場有時還真是一場悲劇


楊志的自尊心讓他捨棄了這條路,於是,一切就都從此不同了。

一切就都如書中所言,楊志跑了,老督官——那個老奸巨猾的,他害了楊志。他說:“如今他不知去向,我們回去見了梁中書相公,何不都推在他身上。” 於是,一場誣陷開始,楊志從此再不得在梁中書面前翻身了。

楊志的悲劇在於,他當時恰恰不在場,如果他當時在場,就不會被誣陷。畢竟,他還是他們的提轄,畢竟,那些人錯了。可他走了,他一走就給了別人洗脫自己罪名的機會。

所以,有時不在場還真是一場悲劇。

(摘自《北京晨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