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記.唐玄奘.辯機撰.南宋紹興2年湖州思溪圓覺禪院刊本.10


大唐西域記.唐玄奘.辯機撰.南宋紹興2年湖州思溪圓覺禪院刊本.10

大唐西域記.唐玄奘.辯機撰.南宋紹興2年湖州思溪圓覺禪院刊本.10

於是背玄灞而延望,指蔥山而矯跡,川陸綿長,備嘗艱險。陋博望之非遠,嗤法顯之為局。遊踐之處,畢究方言,鐫求幽賾,妙窮津會。於是詞發雌黃,飛英天竺;文傳貝葉,聿歸振旦。

  太宗文皇帝金輪纂御,寶位居尊。載佇風徽,召見青蒲之上;乃眷通識,前膝黃屋之間。手詔綢繆,中使繼路。俯摛睿思,乃制《三藏聖教序》,凡七百八十言。今上昔在春闈,裁《述聖記》,凡五百七十九言。啟玄妙之津,盡揄揚之旨。蓋非道映雞林,譽光鷲嶽,豈能緬降神藻,以旌時秀?

  奉詔翻譯梵本,凡六百五十七部。具覽遐方異俗,絕壤殊風,土著之宜,人倫之序,正朔所暨,聲教所覃,著《大唐西域記》,勒成一十二卷。

於是他從長安啟程,揹著灞水而眺望,指向蔥嶺而邁步。水上和陸上的道路漫長,備嘗了艱難險阻。鄙張驀出使西域所到的地方不遠,笑法顯法師在外遊歷的地方有限。他於遊蹤所到之處,都要詳盡地研究當地方言,探索幽深難解的學說,神妙地窮盡佛法的要旨所在。於是滔滔雄辯,英名飛揚於印度,貝葉寫的經文,就被帶回震旦(中國)。

太宗文皇帝(李世民)以金輪王登極,寶位居尊向來愛好風雅,在皇宮內殿召見[玄奘];眷顧通識之士,在乘輿間移座接談。親下手詔,情意殷勤,派遣內侍往來不斷。俯允玄奘的請求,抒發睿思執筆為文,寫成《大唐三藏聖教序》,共七百八十字。當今皇上(唐高宗李治)從前在春宮為太子時,作《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序》,共五百七十九字。啟示佛法的要津,表示宣揚的意旨。如果不是由於玄奘的德望輝映在[印度]雞足山,聲譽光大於[印度]鷲峰嶺,怎麼會使得皇帝緬懷而下頒神明的詞藻,來表彰這位當代的秀異之士呢?[玄奘]奉詔翻譯梵文佛經,共六百五十七部。遍觀了遠方的奇異風俗和偏僻之處的特殊風光,土地所宜的物產,人倫的次序,國家正朔的所在,文明教化的傳佈,著《大唐西域記》,編成十二卷,編錄的文義深奧難解,綜合考校又詳明精審,立言的不朽,都在這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