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人若無私心,反而能成就自己

老子在《道德經》第七章中,提出了聖人依據天道處事的兩大法則,我們首先看原經為: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經》:人若無私心,反而能成就自己

後其身而身先

什麼叫後其身?後其身不是缺少勇敢的精神,也不是為了逃避責任。後其身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

第一,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要事先搞清楚,弄明白。不能盲目衝動,更不能見利而動,甚至見利忘義,如果那樣的話就會出大問題。雖然做事情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一定要循大勢,明大理,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評價。

所以,老子告誡我們,不能追風,不能看到人家得到了好處,自己就不顧一切地衝上去,不能看到山上有靈芝就盲目攀爬,也不能看到海里有珍饈就一躍而下,如果盲目前行可能就會帶來大禍,個人如此,家國天下亦如此。


《道德經》:人若無私心,反而能成就自己

所以,要沉得住心,穩得住神,抵得住誘惑,一旦看準了方向,下定了決心,不論克服什麼樣的困難都必須前行,看上去似乎晚出發了一會,但是,往往能夠收穫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在利益面前,我們要懂得退讓。不要一見好處就上,一見責任就退,有許多時候,從表面上看,似乎吃了一點虧,但是,從長遠看,或許會受益更多。人無論在什麼時候,目光都應該放得遠一點,不要斤斤計較於眼前的這點得失。

《道德經》:人若無私心,反而能成就自己

外其身而身存

其實,外其身與前面講的後其身,有異曲同工之意,外其身強調的是不要過多地糾結於是非、紛爭,有些圈子能不進則不進,有些利益能不爭則不爭,少一些是非,就會少一些風險;少一些紛爭,就會多一些安全;少介入一些圈子,就會少一些麻煩。

所以,人的一生中,時刻要注意與什麼樣的人交往,時刻要權衡對一件事物的參與度,時刻要對風險做出正確的評估,但是,大的原則是:知音要少,圈子要小,信念要牢,明白要早。

《道德經》:人若無私心,反而能成就自己

關於外其身而身存,後其身而身先,後人讀《道德經》,往往把這兩大原則作為老子老奸巨滑的憑證,認為老子這個人既想領先,又不想冒頭,既想得好處,又想保全自己,這是道的陰謀之術。

其實,本人認為,這種理解確實有些片面了。縱覽本章,老子其實是講天地的久生長視之道,也是通過天地的作法來勸告人們,不要擁有太多的私心,有了私心就會不顧一切向前猛衝猛打,有了私心就會心智迷惑,失去理性,這樣一來,人生的風險會陡增,因此,後其身也好,外其身也罷,都是告誡世人驅除私慾,擺脫利益糾葛。

在後世,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這兩大法則,成為了中國民本精神的重要思想支撐,也成為執政者放下私慾,心繫天下蒼生的重要精神來源。

《道德經》:人若無私心,反而能成就自己

《六韜》中講,“國之大務,愛民而已”。意思是說,對於一個執政者而言,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是,不要只想著自己,要愛惜天下百姓。

《論語》中講,“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意思是說,治理國家,一定要對百姓負起責任,說出來的就一定要做得到,要保持質樸的生活狀態,要知道老百姓的疾苦,特別是不要因為戰爭和建設而耽誤老百姓種植莊稼的的時節,這在農業時代是極其重要的。

《孟子》中講:“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意思是說,只有對他人付出愛,別人才能拿出更多的愛來回報你,不愛人、不敬人,當你有難之時,也不會有人伸出雙手,當然,這裡主要是對執政者提出來的。

北宋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乾脆直接了當地喊出:“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為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道德經》:人若無私心,反而能成就自己

《論語》中記載,有一次魯哀公問孔子的學生有若說:“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意思是講,我們國家現在財政赤字,經濟上很困難,你說怎麼辦呢?

有若對曰:“盍徹乎?”他的回答超乎哀公意料。盍徹是古代納稅的計算單位,“盍徹”就是隻收百分之十的稅。

哀公說,我現在納稅百分之二十都財政收入不夠,百分之十怎麼可以呢?

有若回答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意思是講,自古以來,沒有聽說百姓特別富裕,而君王貧困的,如果百姓窮困潦倒,君王卻長享快樂,那也是沒有的事。

所以這個故事,講的也是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道理。

《道德經》:人若無私心,反而能成就自己

因此,無論是做領袖的人、統領士兵的人,還是家長、班長,都要懂得“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道理。只有把利益先給別人,把自己放在最後,成功才會終將屬於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