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狗十三》為例,解讀拉康”鏡像理論“在電影應用中的獨特魅力

豆瓣8.2分,《狗十三》是2013年製作而成的小成本電影,在2018年底才在全國公開上映。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導演曹保平創作序列中的一個“另類”。它作為一部散文化敘事的關於青春成長主題的小成本藝術片,甚至也區別於之前大多數的國產青春片對“青春”的處理。

電影講述了父親為了補償父愛的缺席,贈送一隻狗給女兒李玩。李玩為之取名為“愛因斯坦”。隨著“愛因斯坦”的意外走失,李玩將內心積攢已久的對生長環境的不滿情緒,借題發揮,進行歇斯底里的宣洩。但最終依舊在“要聽話”的中國式教育環境中,完成了屬於她的“成人禮”。

電影通過13歲女孩李玩與狗的故事,向我們還原了童年成長的殘酷與撕裂。我認為,《狗十三》之所以能夠引發觀眾的共鳴,得益於該電影對拉康“鏡像理論”的應用。

拉康的“鏡像理論”認為,當嬰兒還處於混沌不清的狀態時,在鏡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像,他並沒有認出鏡中的影像是誰。

在”鏡像階段“,嬰兒通過鏡子中的鏡像認識自己的身份——這就是”我“,嬰兒心裡中的”自我“開始形成。並且伴隨他人的暗示和強化——”鏡子中的就是你“,嬰兒的自我認識得到肯定。

再後來,嬰兒開始確認身體的同一性與整體性,並對自己的鏡像產生自戀式的認同。可是這種想象性式的總體性的認同必須要付出代價,因為嬰兒統一自己的肉身,協調自己的行為機能,是以一種本體上的異化為前提的。

接下來,我將以《狗十三》為例,從拉康"鏡像理論"的最初鏡像、鏡像階段、後鏡像時期三個階段,來解讀主人公李玩成長蛻變的歷程,透過這部電影來了解拉康的“鏡像理論”在電影應用中的獨特魅力

以下內容分為三個部分:

  • 最初鏡像——混沌的自己:對自身地位模糊,試圖衝出牢籠,宣洩對這個世界的不滿
  • 鏡像階段一一掙扎、妥協的自己:在抗爭中屈服,達成他人對她的“慾望”,內心卻無法圓滿,仍期待在另一個“平行宇宙”裡做自己
  • 後鏡像時期一一尋找真實的自我:向自己的青春告別,學會如何在生活中順從大人,以獲得更好的成長
以《狗十三》為例,解讀拉康”鏡像理論“在電影應用中的獨特魅力

01、最初鏡像——混沌的自己:對自身地位模糊,試圖衝出牢籠,宣洩對這個世界的不滿

嬰兒在剛出生時處在一個混沌的狀態,拉康將其稱為“前鏡像階段”,這一時期的嬰兒對“他者”是沒有意識的。出於身體本能的需要,嬰兒所渴望的僅僅是最低層次的需求。

①向“鏡子中的自己”提問,表明自己處於混沌時期,對自身地位模糊。

電影中,十三歲的少女李玩面對鏡子,向“鏡中的自己”提問,是紅色毛衣好看,還是綠色毛衣好看?是選擇物理小組,還是英語小組?

而無論選擇哪一個,李玩都有可能為自己選擇的結果而感到失落或後悔。這種感覺的產生,正如青春期的自己,對於外界印象支離破碎,混沌中沒有答案。

以《狗十三》為例,解讀拉康”鏡像理論“在電影應用中的獨特魅力

②以“愛因斯坦”作為象徵物,它就像是鏡子中的李玩,試圖衝出牢籠。

電影中李玩初遇小狗,取名"愛因斯坦"。正是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了相對論,它是支撐平行宇宙的基礎,而“平行宇宙”正是李玩日思夜想的。

當她孤獨無助的時候,只有尋求更宏觀的陪伴。"愛因斯坦"這隻小狗就是整部影片的主線索與象徵物。它總是被關在狹小的廁所,正如關在鐵框窗戶裡的李玩。

兩者的鏡像聯繫,都在電影中不斷印證——青春期的少女被無形的外在力量束縛著,又試圖衝出牢籠。

以《狗十三》為例,解讀拉康”鏡像理論“在電影應用中的獨特魅力

③隨著“愛因斯坦”的丟失,李玩變為“狂吠”狀態,宣洩對這個世界的不滿。

“愛因斯坦”的意外走失,造成李玩內心情感世界的崩塌,也為父愛缺失、自身地位的模糊以及所處環境的不滿情緒,提供了宣洩的機會。

臺詞“我不是非得要一隻狗”,與李玩瘋狂找狗的行為形成反差,說明她的歇斯底里不過是“借題發揮”,想要宣洩對這個世界的不滿。

電影中展現李玩尋找"愛因斯坦"的鏡頭,均是從女主人公的視角來詮釋,極具張力。飛速搖擺的鏡頭,伴隨著跌宕起伏的音樂,讓她一步一步地揭開現實世界的面具,明白到現實世界只是在美好外衣偽裝下的醜陋。

在我看來,在“最初鏡像”中的李玩,憑藉自己對於世界的認知,不斷地挑戰大人的權威。她以反抗的姿態捍衛自己的主體性,對社會規訓保持“狂吠”的姿態。

以《狗十三》為例,解讀拉康”鏡像理論“在電影應用中的獨特魅力

02、鏡像階段一一掙扎、妥協的自己:李玩在抗爭中屈服,達成他人對她“理想自我”的慾望,卻無法使自我感覺圓滿,仍期待在另一個“平行宇宙”中做自己

①李玩在抗爭過後,逐漸向現實世界屈服。

電影中李玩對於那隻不是"愛因斯坦"的狗,選擇了違心相認。對於“權威象徵者"——爺爺,她選擇了屈服。

可見,李玩在成長過程中,對待外界的態度,逐漸發生了改變。在經過一系列的叛逆、掙脫之後,她選擇了向這個現實的世界妥協。

以《狗十三》為例,解讀拉康”鏡像理論“在電影應用中的獨特魅力

②李玩在滿足父親對她“理想自我”的慾望下成長。

拉康認為,“自我”始終是一個幻想,是空洞的存在,需要在他者中生存、體驗並得到確認。

“不能以自己本身來度過自己一生的人類悲劇,是主體在構成自己原型的那個原始的地方就註定了的。”

就像嬰兒需要通過成人的微笑這一鏡像來確認自己。他者的目光,對於期待慾望的慾望主體而言,具有本源性。

電影中的李玩、李堂和高放都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好、懂事、不作。但這種看似平穩地過渡的青春,是以拉康所謂的“異化”為代價的,被迫披上他者的衣裳,在想像性認同中確認所謂的“理想自我”。

喜歡物理的李玩最終在父親的強迫下進入了“英語”補習班。當她以95分的成績、拿下全年級第一時,她興奮地給父親打電話彙報。

那一刻的李玩完全認同了父親“召喚”的“理想自我”,認同了父親對她“自我的想象”,並因這種想象的達成而感覺欣喜。

以《狗十三》為例,解讀拉康”鏡像理論“在電影應用中的獨特魅力

③李玩期待自己存在於另一個“平行宇宙”。

對達成他人的“慾望”,並不能使自我感覺圓滿。

電影中李玩請教表姐英文單詞"Hypocritical"的中文意思時,表姐告訴她,中文是"偽善"的意思。這是全影片的畫龍點睛之筆。

影片中李玩提問高放"你見過真正的大人嗎?"高放沒有給出答案。

在我看來,李玩一直期待存在一個“平行宇宙”的世界。既滿足他人的“慾望”,同時又可以在另一個時空維度去做真正的自己。也許平行宇審中的另一個自己不會因為要融入這個社會而變得"偽善”,那個世界裡有李玩想要的答案。

以《狗十三》為例,解讀拉康”鏡像理論“在電影應用中的獨特魅力

03、後鏡像時期一一尋找真實的自我:向自己的青春告別,找到真正的自我,學會如何在生活中順從大人,以獲得更好的成長

在”鏡子階段“的最終完成階段,拉康指出:“主體在這一個階段所經歷的欺凌,因與主體慾望欺凌性產生的原因不同,而導致主體的反應不同。”

在"鏡像階段"中李玩面對現實妥協之後,鏡像中的李玩也許是另一個平行時空的她。

而“後鏡像時期"的李玩再次尋狗。被家人拋棄的狗正如被家人冷落的李玩,現實的生活中一直被欺凌的自己,不斷尋找真實的自我。

當李玩在飯桌上把狗肉吃掉的那一剎那,她完成了真正與自己的妥協。她認為自己尋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影片中還有一幕,李玩再次遇見"愛因斯坦"後,並未與其相認。內心害怕"愛因斯坦"認出她,又無比期待"愛因斯坦"認出她。想成為鏡中”想象“的替代者,又想成為現實的自己。

李玩離開了"愛因斯坦。在一陣大風吹後,曾經貼的"尋狗啟示"在風中飄蕩。

影射出了李玩徹底向自己的青春告別,找到了她理想中的真正自我。

在我看來,李玩在"後鏡像階段"成為了大人們心中想要的模樣。此刻的她已不再年輕,沒有了反抗的力量,學會了如何在生活中通過順從大人而獲得更好的成長。

以《狗十三》為例,解讀拉康”鏡像理論“在電影應用中的獨特魅力

結語:

電影《狗十三》把拉康的”鏡像理論“發揮得淋漓盡致,使無數人為之產生共鳴。作為一部青春藝術片,不僅以極為清醒而現實的筆調,觸及到了人類成長的鏡像秘密,也為這個時代的真實寫照,譜寫了一曲寂寥的清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