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叔說資治通鑑9: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魏大夫王錯出奔韓。公孫頎謂韓懿侯曰:“魏亂,可取也。”

01 魏國內亂

周厲王五年(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

魏武侯的生日史料沒有記載,但根據其在位時間(前395年-前370年)推算下來,去世時應正值壯年,估計當時此事發生的比較突然——因為魏武侯並沒有指定繼承人,一時,國內人心惶惶。

本來,如果有忠臣支持,國內不會亂,可關鍵問題是——魏武侯雖然在打仗方面絲毫不遜於魏文侯,但在識人用人方面則差了很多,例如前面說過的吳起,以及後來的孫臏、商鞅和範睢,都是被擠走的。

沒有指定繼承人,也沒有團結在一起的忠臣輔佐,魏國政局開始動盪。

這才有了開頭一幕——魏國的大夫王錯出奔韓國。

什麼叫未雨綢繆,見微知著,一看形勢不妙趕緊跑,別等打起仗來了殃及自己,話說這位大夫也是位高手。

大家不要笑:能捨棄家業身份,提前預測到前景而跑路的,真的很厲害。

前面說過魏武侯沒有指定繼承人,於是他的兩個兒子魏罃和魏緩便開始爭奪王位。

當年七月,魏緩逃亡到達趙國邯鄲,請求趙成侯出兵為他回國爭位;前369年,魏國大夫公孫頎,亦從宋國經由趙國進入韓國,會見韓懿侯遊說他:魏罃雖有公叔痤相助,挾據上黨,只得半個魏國而已,若能趁魏國內亂之際,聯合趙國,定能除掉魏罃,打敗魏國,實在機不可失。

資治通鑑裡並沒有說明公孫頎請韓國發兵是受了魏緩的指派,不過這無關緊要,因為這麼好的時機,韓趙兩國當然不會錯過,於是趙成侯與韓懿侯親率兩國軍隊討伐魏國。

02 濁澤之戰

面對來勢洶洶的兩國聯軍,魏罃坐鎮都城安邑,魏國軍隊在濁澤迎戰韓趙兩國軍隊。聯軍勢盛,大敗魏軍,進而包圍安邑。

此時,雖然魏軍大敗,但主力還在,所以下一步怎麼辦,韓趙兩國需要好好商量。

趙成侯說:“殺掉魏罃,立魏緩為魏國國君,然後割地退兵,這個方法比較好!”

韓懿侯說:“不妥。殺死魏國國君,是殘暴的事情,影響我們的國際形象;割地後才退兵,是貪婪。我覺得不如讓兩人分別治理魏國,這樣魏國分為兩半,還不如宋國、衛國,我們就再也不用擔心魏國的威脅了。”

兩人都口口聲聲說自己的方案是為了大家的利益,但其實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

三家分晉初期,韓國實力最弱,趙國一直很強,而魏國經過魏文侯的治理成為三家中實力最強的。這是一個大背景。

按照趙成侯的方案,如果魏緩成為魏國國君,憑他們的關係,弄不好將來會聯合起來對付韓國;如果割地,趙國肯定會多要一些,這樣本來實力就強的趙國,將會進一步增加實力,對韓國也不利。總之,這個方案對韓國根本沒有什麼利益。

而按照韓懿侯的方案,將魏國分而治之,一來魏國實力被大大削弱,韓國不會被欺負;二來趙國得不到土地,實力不會大幅增長;最後,兩個國君,比一個親趙國的國君要好的多。

至於韓懿侯說的殘暴、貪婪,只是利用仁義道德來偽裝自己的想法而已,如果真講仁義道德的話,就不應該趁魏國內亂而攻擊了。

總之,韓趙兩國都在考慮自身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是很難達成共識的。

03 退兵

趙成侯不同意韓懿侯的主張。

韓懿侯一看鬧僵了,可不想重演當年晉陽之戰中智伯的慘劇,於是率領他的軍隊乘夜離去。(晉陽之戰詳見 )

趙成侯一看這仗沒法打了,也只好退兵歸國。

魏罃於是趁機殺死魏緩即位,是為魏惠王。

司馬光對這段沒有直接點評,而是引用了司馬遷的話:

太史公司馬遷曰:魏惠王之所以能自身不死,國家不被瓜分,是由於韓、趙兩國意見不和。如果按照其中一家的辦法去做,魏國一定會被瓜分。所以說:“國君死時,無繼承人,國家就會被擊破。”

至此,《資治通鑑》的“周紀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的部分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