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心得——遇见你,真美好(徵徽)

遇见你,真美好

2018年9月至今,一年零五个月的古帖班,看着厚厚的一叠练习纸,对比一下自己前后的练习,有肉眼可见的进步(纯属自夸),除了自己的练习,更多的是来自风老师的帮助,借用豆瓣的话说~遇见你,真美好~~


练习心得——遇见你,真美好(徵徽)

部 分 练 习 稿


加入风老师的网络硬笔课程始于偶然,当真正听课练习加上老师的群内点评以后,才知以前自己的练习是事倍功半,浪费很多宝贵时间在不断重复自己的错误,这样的错误固化下来就会积习难改,这就是弯路

以下是自己练习古帖的过程,涉及专业的问题不一定正确哈,希望能给小伙伴们一点点启发。


选 帖


在入古帖之前看到各种风格的字帖,欧颜柳赵,文徴明,王宠等等都非常喜欢,每个帖子都想试试,到后来发现都是练了一段不能坚持下去,好像失去了兴趣(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入了古帖群,老师根据我的写字特点建议我临写钟繇,最终确定了魏晋小楷的路子,最初的临帖是这样滴(图1)

练习心得——遇见你,真美好(徵徽)

图 一


临 帖


临帖的过程是痛苦的,往往是临了很多当自己用心好好的临一张再看(嗯嗯,特别是拍出来发到群里),怎么这么丑,经常是原帖明明是短横到自己这就成了长横,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老师点评很细,从笔画的稳定与方向到结构的安排,并且会示范出来,这样有针对性的,自己看不出来的毛病经老师一点评,再练习就会有明显的改进。当然也会经过各种瓶颈期,到现在自己感觉还在瓶子当中,半年以后的临帖如下图(图2),现在也在临帖没有以前那么勤了,偶尔会临临其他的帖子,比如文徴明的《离骚经》如下图(图3),王宠的《醉翁亭记》(图4)(这个只临了两遍就不临了,怕影响自己笔风)。

临帖是个长期的功课,每次临都会有不同的发现和感悟,坚持练习才能越来越贴近原帖。


练习心得——遇见你,真美好(徵徽)

图 二


练习心得——遇见你,真美好(徵徽)

图 三


练习心得——遇见你,真美好(徵徽)

图 四


创 作


大概临帖半年以后,开始试着自己创作(实在是惭愧),其实说创作有点太不好意思,只是根据临帖的风格写一写,这方面老师的帮助太太太大了,无论是从笔风,布局甚至到名章的运用都不厌其烦的一一指点,对于我这个小白来说,确实受益匪浅。

最开始的创作先不说字怎么样(当然不怎么样),整体七上八下,落款也不知怎么落,经常是写完就算了(哈哈),一开始的作品(图5),现在的作品根据钟繇笔意(图6),根据离骚经笔意结合宣示特点(图7),根据王宠的《醉翁亭记》笔意特点(图8)。


练习心得——遇见你,真美好(徵徽)

图 五


练习心得——遇见你,真美好(徵徽)

图 六


练习心得——遇见你,真美好(徵徽)

图 七


练习心得——遇见你,真美好(徵徽)

图 八


还是能够看出进步的哈~


小 结


临写古帖的过程中,个人感受最大的就是有老师的指点会让你少走弯路,特别是一些自己原有的用笔习惯(顽疾)很难改正,而自己又不觉得这才是最可怕的,老师会以专业的视角去点评分析,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鼓励,我在2019年上半年因为打卡多,还收到了老师奖励的物品(嘿嘿,是不是想知道那就一起来入群打卡吧)。说一下(敲黑板)~~老师的声音很南方属于温和型的,声音很好听,最主要的是拥有能够随意切换各种字体的手,人嘛~哈哈非常nice~还有群里的大神和小伙伴们,大神的字会刺激你好好练习,小伙伴们的鼓励也是你坚持下去的动力~


手写的字是有温度的表达,字迹能够跨越岁月让你与作者对话,就像看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你会落泪一样,透过凌乱的字迹和迥异以往的笔风仿佛能感受到作者的悲愤悲恸的情绪。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热爱,那就拿起笔来,写一写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