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婚,孩子長大後會恨媽媽嗎?

迷霧森林MM


(就事論事,不代表對錯,不喜勿噴)

光生而不盡撫養義務,怪胎十月又怎樣?

難道因為離婚(或協議離婚)

女方不用付撫養費就能不盡做母親的義務?

難道孩子會自己長大?沒有爸爸和奶奶監護和辛苦照顧,孩子會成長?

不盡義務,也不去看,也不關心,

去見孩子也不捨得給點牛奶錢

或買點水果衣服學習用品的,

作為生他(她)的媽媽?

你覺得你偉大嗎?不覺得慚愧嗎?

估計還不如他爸爸奶奶家的親戚朋友呢,

還會買點東西給他(她)。

所以你覺得孩子長大會不會恨媽媽?


南風73775


記得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對夫妻,女方和別人跑了再也沒回來過,小孩子特別想媽媽就問爸爸,為什麼媽媽不要我了?爸爸說:媽媽不是不要你了,她是天使,要去照顧其他小朋友了。 這是一個多麼明智的爸爸,我想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應該不會有恨。



其實在夫妻感情破碎的時候,離婚未必是件壞事,但是也要給孩子一個正面積極的關愛,才會不讓他(她)因為爸媽的分離受到很大波動。我身邊有兩個朋友就是兩個相反的例子:

第一個是我同學,他爸在他上小學的時候出軌了,不僅離開的他媽還捲走了家裡所有的存款和房產,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他和媽媽只能寄住在舅舅家,但是他並沒有產生任何恨意,因為他感覺他媽對他更加愛護,也慢慢理解媽媽的不容易,所以他主動扛起家務和照顧媽媽的義務,放學回家自己洗衣服收拾屋子做好飯等媽媽下班,現在的他比同齡人更加成熟,細心,燒了一手好飯,對老婆女兒都特別疼愛特別珍惜。



第二個是我同事,他媽在他小時候因為他爸窮離開他們,所以他爸特別恨他媽,每天給他滿滿的負能量,告訴他,他媽有多壞,禁止他提他媽,禁止和他媽見面,他說他從小沒有體會過什麼是母愛,而且他不相信愛情,不相信女人,因為他恨他媽。



所以,孩子的愛恨很大程度取決於教育和環境,好的父母即使離婚也會給孩子一個樂觀積極的生活,相反的情況,孩子會揹著這種恨過一輩子。


Mia育兒


我親自見過兩個截然相反的結果:一個恨自己的媽媽;一個並沒有太大的反應(我們姑且就理解為不恨吧)


第一個、恨媽媽

這個是個女孩,媽媽在孩子五六歲的時候離開的。原因是與自己家的公婆鬧矛盾。在離開後其實中間是沒有過什麼接觸的。直到小姑娘在十歲的時候查出“腦瘤”。她的媽媽知道後,一直都守在身邊,但是小姑娘直到死,都沒有跟她的媽媽說一個字。你覺得小姑娘當時的心境是什麼樣的?我想還是比較複雜的。


第二個、不恨

這個是一個男孩,父母離婚的時候,他已經十歲了。什麼都懂了。離婚原因是他的爸爸婚內出軌,而且是必須選擇離婚。對方也是一個離婚有一個孩子的女人。但是孩子不跟她。他們婚後有了一個男孩。在這期間母子雖有聯繫但是不溫不火。直到孩子要上初中的時候,最後選了一所中學,離母親比較近。有一天孩子突然跟他媽說,他想跟自己的媽媽住,因為離學校比較近,就隔著一條馬路。他媽媽一開始都不知所措,最後同意了。

這兩個案例都是我身邊的真實事件。一個是我的親戚,一個是我的同事。從上面的案例來看,離婚是不是會恨自己的母親,這個不一定。從年齡來看,越大來說會越容易理解父母的選擇。


奶爸說帶娃兒


我有個朋友叫張yong紅,85年的,老家在江西宜春,跟一個陝西漢中男人結了婚,生了個兒子,跟老公帶著孩子在浙江台州椒江打工,她很上進,進修拿了個大專文憑,又學了財會,收入比老公穩定也高多了。再看著老公又窮又沒本事就出軌了一個本地男人,她老公知道她出軌了,就帶著孩子回了老家三年,三年中,她跟那個男人直接租房住在一起。她老公還算有點骨氣,2013年跟她離婚成全她了,雖然她收入高又穩定,但孩子扔給了男方,到現在孩子13歲了,給她打電話打不通,通了也不接。問她心裡怎麼放下這個孩子的,那就是離婚後幾個月就跟那個第三者男人再婚了,第二年就又生了一個兒子。

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明明收入更高更穩定,離了婚主動不要孩子的,都是聰明而又自私的。這個女人更狠,連孩子的電話都不接。她的孩子長大應該對她又愛又恨吧。愛是因為缺愛,就更渴望愛。恨就不用說了。


微波射頻人才獵聘


剛生下孩子,因為沒有愛,父母離婚,母親自己離開這家,十月懷胎很辛苦生下的他,孩子會恨媽媽討厭媽媽嗎?


這位媽媽,我相信你是愛孩子的,也特別捨不得剛初生的孩子,只是在沒辦法的情況下--父母不愛(至於原因你不說那我們暫且不論吧,對現在很多8090後的三觀而言,不愛了,也許就夠了,好聚好散,還彼此一個重新尋愛的空間和機會)--才會離婚的,但是,你還是特別害怕特別擔心,自己懷胎十月生下的孩子,以後長大了是不是就不理自己不認這個媽了,甚至怨恨討厭這個生而不養的媽,所以你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吧。


那麼,好吧,長嘆一口氣之後,我把殘忍的真相剝離給你看吧。孩子認知以後,真的有可能會怨恨你,但也不是絕對的。

我們分兩種情況來看:


1,父親這邊家庭教育良好,家庭成員對孩子都十分有愛。特別是父親很關愛孩子,孩子在愛的澆灌下成長,對缺位的母親也不會刻意抹黑埋怨咒罵,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三觀相對會正。即便小時候可能對“為什麼我沒有媽媽陪伴長大“這件事比較在意,懂事之後也會慢慢理解父母的決定,畢竟,父母只是不愛了而離婚的,而父母從來都是愛孩子的,自己是一直被愛著的。(當然了,媽媽還是要定期去探視孩子的,如果媽媽一走就了無音訊,那真是沒辦法了,換位思考吧,你是孩子你怨不怨你恨不恨。)


2,父親這邊的家庭教育裡,家庭成員對孩子母親的缺位一直抱著怨恨的心態。他們經常跟孩子講一些”孩子你可憐啊,你有爹生沒娘教!你媽媽剛生下你就不要你了!她太狠心了,以後你長大了也不要理她!“等等話語,那就情況不妙了,孩子小時候就一定很討厭你,甚至討厭”媽媽“這個詞。等孩子長大後,或許會有理解你的可能,但很大程度上,他會不太想理你,因為,他是心裡苦著長大的(如果媽媽定期有看孩子,對孩子關愛,那麼情況會好一點,因為你會告訴孩子你還是愛他的。孩子不會在”怨氣“中長大。)

綜上所述,希望對困惑的你有所幫助,更希望你能過好自己的日子,同時,也能盡好一個媽媽的職責,定期去看望孩子,有可能的話想辦法跟爸爸那頭家庭儘量和平相處,那就可以多一點時間去陪伴孩子了。畢竟不愛的,是大人,孩子,是你們曾經愛的結晶,晶瑩剔透,既然生了,那就值得你們用一生去呵護啊!


更多真實的育兒體驗,歡迎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的頭條號(育兒路上遇見你),漫漫育兒路,苦與樂的堅持,讓我們一起分享交流吧!


育兒路上遇見你


恨是有很大可能的!但如你所說,已沒有愛,既然是已經沒有愛了,說明就算不離婚,孩子也會生活在一個沒有愛的家庭裡面。很有可能還是個吵吵鬧鬧的家庭。



我從小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兩天小吵三天大吵的環境裡。過去很多年了,依然能記得當時那種感覺。可以用恐怖來形容,每天放學都要在窗戶那偷偷看看爸爸媽媽有沒有吵架;可能吃著飯,莫名其妙的,他們有一個就把鍋掀了;他們一吵架,我就得趕緊去請鄰居來拉架。所以整個童年我都想著如何能儘早的脫離這個家。



在孩子成家立業之前、在他不懂事、青春期的時候都很有可能會恨你。但是終有一天,他結婚生子了,就會理解你的。但前提是哪怕離婚了,也應該儘量去盡一個母親該盡的責任。



並不慫勇離婚,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婚姻不易,需謹慎。有了孩子的婚姻更應該謹慎。多學會包容,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婚姻。


陳憶米


父母離婚,孩子長大會恨媽媽嗎?

看到這個題目就感受到這個媽媽的擔心(假設孩子是判給了爸爸)。首先,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孩子長大為什麼會恨媽媽?

1. 沒有媽媽陪伴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其他家人的愛無法填補媽媽的缺失

不管孩子多大,父母離婚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陰影,這是毋庸置疑的。當他看到別人的媽媽對自己的孩子噓寒問暖時,自己的媽媽卻不在身邊,連最基本的跟媽媽撒嬌的機會都沒有時,心裡面難免會暗自神傷。儘管家裡人對自己再好,也無法填補媽媽在自己心中的空缺。特別是遇到那種刻薄的後媽時,對自己媽媽的缺席更是感到不可原諒。

tips:既然婚姻無法延續,離婚後,媽媽儘可能跟孩子定期見面,培養感情,儘量撫慰離婚帶給孩子的傷害。


2. 其他家庭成員給小孩灌輸媽媽不好的思想,讓孩子從小就對媽媽產生敵意

父母離婚本來對孩子就會造成影響,如果爸爸或爺爺奶奶還經常挑撥離間,說落媽媽的各種不是,孩子本來對媽媽還抱有幻想,只會對她的印象越來越差。這種敵意日積月累,就算長大了孩子自己明白事理了,也很難消除對自己媽媽的恨意。

tips:離婚是父母之間出了問題,跟孩子無關,不能把父母的感情債強加在孩子身上。既然無法控制別人的行為,只能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孩子遲早會明白。

3. 媽媽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導致父母離婚

比如父母離婚原因主要因為媽媽出軌、拋夫棄子,即使有時候父親這邊會礙於面子不會提及,但是紙包不住火,孩子遲早會知道真相。多年自己受過的苦原來拜媽媽所賜,他肯定會痛恨。

tips:曾經犯下的錯誤不能挽回,但是孩子是無辜的,既然為人父母,即便是離婚了,也需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去關心他愛護他。只能隨著時間的消逝來沖淡孩子心中的恨意。

不管怎樣,父母離婚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如果媽媽希望孩子將來不恨媽媽,離婚之後讓孩子清楚父母離婚不是孩子自己造成的,給孩子足夠的關愛,讓孩子明白即使父母之間沒有感情,也不會影響他們對孩子的關心與愛護。


大V溫暖


孩子恨不恨媽媽並不是因為媽媽跟自己的爸爸有沒有離婚,而是Ta的撫養者在這個過程中是如何告訴Ta媽媽是什麼樣的人,雙方離婚時的處理方式以及為什麼會離開Ta。



還有另一個問題,父母離婚,孩子跟著父親生活,是不是就意味著母親永遠見不到孩子了呢?應該不是這樣吧,即使法律都規定了另一方的探視權。我想在你跟孩子即使非常短暫的相處過程中,只要Ta能感受到你對Ta的愛,應該也不會太憎恨你。想要不讓孩子恨自己,讓孩子能快樂,我覺得下面這些工作要提前或者持續做下去:

1.跟你的前夫就離婚這件事如何能夠減少對孩子的傷害達成共識:你們離婚並不是因為不愛孩子,也不是孩子的錯,而是你們兩個人沒有辦法再生活在一起了。這個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因為很多人離婚都帶著對對方深深地憎恨,也想拉著孩子一起恨對方,卻不知道這樣做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但即使離婚時不能達成這種共識,離婚以後也要朝這個方向努力。

2.不要阻擾對方見孩子。孩子能夠見到自己的媽媽是非常開心的,不要因為自己對對方的成見來“懲罰”孩子。想想,多一個人愛孩子,讓孩子擁有更多的愛不是很好嗎?

想要讓孩子不恨自己,不要只是“想”,要努力去促成。


不倒翁小姐


父母離婚,沒有愛,為何要結婚?沒有愛,結婚,也是命中註定的緣份。佛說,前世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為了不忘情,寧受忘川三千年苦寒。孩子更是與你有著生生世世的血親,即走入了婚姻,就可以培養感情。古時的人盲婚啞嫁,不也有納蘭容若情深蝕骨。孩子更是無辜的,你未曾經得孩子的同意,就帶他(她)進入塵世,卻又拋下,更是不道德!應該立法,這樣的父母應判罪!



丁丁姐姐媽媽


父母離婚後,孩子固然是最大的受害者,不管條件有多好,或者說後媽對孩子有多好,都很難完全彌補那份傷害,畢竟血濃於水。只能說,好的後媽對孩子很好,可以大幅度的降低離婚時造成的傷害。至於說,孩子會不會恨媽媽,那就需要看離婚時,離婚後媽媽如何對待孩子。如果處理的好,孩子還是不是恨媽媽的。如果處理不當,那麼孩子恨媽媽的概率就比較大。比如:


一:父親教育不良

很多夫妻都是在衝動不理智的情況下離婚的,想這樣的離婚,很多父親為了報復妻子,都會在孩子面前說前妻是什麼樣的人,怎麼不好,如何拋棄我們類似的話。這樣教育孩子,就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讓孩子從內心裡覺得是媽媽不要他了,從而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所以,希望夫妻雙方在離婚的時候,不管有多麼大的情緒,在對待孩子觀念上,一定要保持和諧,不要用報復的理念去教育孩子,這是關係到孩子一生的問題。

二:離婚後,媽媽不看望孩子

有些女人在離婚後,為了逃避所謂的“傷心地”經常不回去看孩子,甚至不去看孩子,這也容易造成孩子的仇恨心理,會讓孩子從心裡覺得,自己被拋棄了。當孩子有了這種想法後,看到別的小朋友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內心就會格外的痛恨“拋棄”自己的媽媽。


不管夫妻鬧的多麼不愉快,還是建議多回去看看孩子,讓孩子內心感受到他 需要的那份母愛,即便是短暫的,也比沒有要好的多。至少,讓孩子內心感覺到自己不是個被“拋棄”的孩子。


三:後媽教育不良

孩子會不會仇恨媽媽,後媽的教育也受很大影響,有些後媽為了讓孩子多親近自己,遠離親媽,在教育上也會採用一些不良的過激手段,在孩子面前說親媽的種種不好,處處不是。這也會間接的造成孩子恨媽媽。

甚至有個別後媽,毒打孩子,當孩子受到毒打好,內心是非常渴望能在媽媽的懷裡,但是這時候媽媽不在,這種情況久而久之也會讓孩子產生對親媽的仇恨。

結語: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離婚,要想孩子不恨媽媽,需要各方面都做的很好,那一方處理不當,都有可能造成孩子對親媽的仇恨。所以,奉勸離婚的父母一句,離婚只代表兩個人過不下去了,但請妥善處理孩子的關係,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不要全是傷害。


作者介紹:我是你們的情感專家小宇,廣東兩性情感協會會員,專注兩性婚姻,如有情感問題可以在主頁於我私信留下的故事,期待您的關注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