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救贖之路

當今社會,男女平等似乎不再是突兀的話題。很多女性擁有獨立的意識,財富的自由,但是這個深得人心的局面卻經歷了長達200多年的鬥爭。

人類社會歷史上,人權的概念已有了200多年的歷史,但人權概念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並不包括女權。例如法國1789年的《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和美國的《獨立宣言》中,“人權”的含義只是男人的權利。

世界婦女解放運動推動女人的做人之權從邊緣進入主流,使女權成為整個人權的重要內容。

就在英國女權主義萌芽時期,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說《簡愛》問世,這部帶有女權主義色彩的作品一上世就引起社會轟動。當時著名作家薩克雷評價說:“這是第一部我願意花很多天來閱讀的英國小說。”作者通過簡愛這一具有反抗精神的典型形象,對當時的社會秩序提出抗議,表達了她對女性在社會擁有平等地位的嚮往。

《簡愛》,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救贖之路

小說的主人公簡愛是一個孤女,從小由舅舅收養,受盡舅媽一家虐待;後來被送到勞渥德慈善學校,飽受折磨。但是她不放棄抗爭,與當時學校制度對抗,雖然每次都失敗但是這種鬥爭精神的種子卻在她的心裡日益生長。終於過了八年她離開了孤兒院來到了桑菲爾德莊園做家庭教師,與主人羅切斯特漸漸產生愛情。當兩人準備舉行婚禮時,簡愛才知道她一直深愛的男人早有妻室。即便深愛她最終選擇放棄並離開莊園。最後她意外獲得了叔叔留下的一筆遺產,但心裡始終放不下羅切斯特,多年後她回到桑菲爾德,發現原來府邸已燒成廢墟,羅切斯特的妻子也死於大火,他本人也雙目失明,但簡愛卻在這個時候回到他的身邊選擇和他一起度過餘下的生命,守護著自己的愛情。

《簡愛》,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救贖之路


反抗思想的女性小說為何會轟動英國

《簡愛》誕生於19世紀,那是英國資產階級政府為了分裂工人運動,表面上採取了某些改革的措施,但是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並沒有改善,當然也沒能獲得平等的權利。

夏洛蒂·勃朗特通過描寫一個孤女一生的故事,反映了當時英國女性的悲慘處境,也從曲折的愛情故事裡反映出對男性嫉妒渴望擺脫歧視的強烈願望。簡愛的一生,從未妥協,自由的思想充斥著整部作品,所以如果說是簡愛造就了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功,不如說是時代給了這部作品萬人矚目的反響。當時的女性在家沒地位,從小受到的最高教育就是如何嫁個有錢人,如何討好丈夫。這種畸形的思想導致女性極大的不滿,因此被虐待被嘲諷的女性在如此不公平的壓榨下極度渴望自由平等,《簡愛》恰好寫出了英國女性內心的吶喊,把對一切的不滿通過文字展現給世人。

《簡愛》,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救贖之路

另外,簡愛的一生顛沛流離艱難困苦是個不幸的女人。其實這種不幸來自於夏洛蒂·勃朗特的人生寫照。

夏洛蒂·勃朗特出生在一個牧師的家庭,母親因為癌症早年去世,給這個家庭帶來不幸。夏洛蒂的父親無力撫養六個孩子,所以他們被送往哈沃斯附近的一家慈善學校讀書,而這所學校就是小說中那間黑暗的勞渥德慈善學校縮影。後來夏洛蒂開始學習寫作,在當時那種社會環境下,根本沒有女作家的地位,可想而知這條路是艱難的。這期間,為了謀生她去給有錢人當家庭教師,但是在當時這是個受歧視的職業,夏洛蒂感到屈辱,孤獨。這也為她後來創作中關於桑菲爾德莊園的那段生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簡愛》這部作品中對於人物的性格刻畫,情感拿捏獨到細微,使簡愛這個形象躍然與人們眼前。這其中隨處可以感受到夏洛蒂·勃朗特人生境遇。

一個成功的作品一定來源於社會和生活。


簡愛的愛與恨

簡愛和大多數人一樣,本該有幸福的人生,不幸的是殘酷的現實逼著她早早開始體驗人性的愛與恨。

如果是命運是公平的,簡愛從出生起就是一個被上帝遺忘的孩子。

幼年父母早逝,被寄養在舅舅家,後來舅舅也去世了,從此簡愛就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幼年的簡愛經常被舅舅家的孩子們欺負,不僅在言語上大打出手至大打出手也是常有的事。明知每一次的反抗一定會跟著謾罵而來的毆打,簡愛還是在那個時候大聲的對欺負她的表哥大喊:”你這男孩真是又惡毒又殘酷!你像個殺人犯——你像個虐待奴隸的人——你像羅馬的皇帝。

年幼的孩子從來都是一張白紙,純潔乾淨,但是這一刻簡愛卻從心底發出對人性惡的抗議,即便受到身體的懲罰也不懼怕,其實這樣的恨不是與生俱來的。當時的社會重男輕女,趨炎附勢,一切都以金錢和地位去衡量。簡愛是這個家庭多餘的人,和主人家沒有任何一點關係了,金錢就更談不上了。所以簡愛的恨在她的心裡蔓延。她不怕吃苦,只是恨惡這一家人對她的不公。

後來她被送到勞渥德學校,在這個學校裡孩子們受餓挨凍,還要遭到捱打、罰站、剪頭髮等凌辱。伙食是惡劣的。然而這一切都不是最終導致簡愛爆發的導火索,在她的好朋友海倫彭斯被道貌岸然的學校負責人布洛爾赫斯特以卑鄙的手段間接殘害致死,那一刻簡愛心中對這個黑暗制度的憤怒徹底爆發同時也讓她明白了這個世界唯有堅強的活下去才有人生可言。靠著這樣的信念簡愛完成了八年的學習,離開了這裡進入了她人生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愛情的發源地桑菲爾德莊園。

《簡愛》,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救贖之路

在這個陌生的地方,簡愛採取的是防衛的姿態,因為她深知家庭教師在那個時代的地位。她初次與男主人羅切斯特見面的時候,一貫的不卑不亢吸引了這個飽經滄桑的成功男人。後來他們互相試探、瞭解終究彼此相愛。對簡愛這樣一個生命中幾乎沒有體會過愛的女孩來說,這無疑是相當的珍貴。當她以為這個男人要另娶他人的時候不顧一切的指責:“你認為我能夠留下來,變成一個對你無關緊要的人嗎?你認為我是一個自己會動的工具嗎?是一臺沒有感情的機器嗎?我能忍受嘴上充飢的麵包被奪走、杯裡活命的水被潑掉嗎?你認為我沒有錢財、家世寒微、長相普通、身材矮小,所以我沒有靈魂沒有心是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和你的一樣高貴,我的心和你的一樣完滿!”

這是簡愛渴望平等自由的最高潮。她以一段看似自嘲的方式回擊,但句句如劍直戳人心。

不幸的是,當他們歷經波折終於決定要結婚廝守的時候,她居然發現她一直深愛的男人有家室。

簡愛毅然決然離開這個男人,寧願選擇孤獨流浪也不會選擇以情婦的身份留下享福。

的確,這個時候的簡愛是愛恨加交的矛盾體。

對抗欺負她的舅媽一家到反抗學校的制度,這樣的恨是由一家人到整個社會制度的蔓延。帶著這樣的恨本不該再去相信或者奢望愛,偏偏生命讓她遇到了羅切斯特,但當美夢被冷酷的現實擊醒,她毅然為這份平等的愛保留了最初的樣子,不卑不亢不貪不戀。

《簡愛》,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救贖之路


渴望自由的最終結局

當故事到這裡,很多人會覺得可惜,不過也為簡愛的選擇叫好,因為這符合她追求平等的性格,哪怕是愛也絕不低頭。

但這卻不是故事的結局。

後來她遇到了救命恩人宣教士聖約翰。但是簡愛並不愛他,他以上帝的意旨強迫簡愛嫁給她。在19世紀,英國大力向外擴張殖民地的時期,傳教成了帝國主義的幌子,所以從小在牧師父親的教導下,她不願意更不敢違背上帝的命令。但是聖約翰假借上帝的口來滿足私慾,也使得那個憤世嫉俗勇敢果斷的簡愛開始猶豫了。這個時候她心中聽見了羅切斯特的呼喚;“簡,簡,簡。”一下子喚醒了簡愛那顆追求自由的心,她反抗聖約翰最終回到桑菲爾德莊園,但是發現那裡已經成了一片廢墟,一場大火奪去了所有人的性命,唯有羅切斯特活下來了,但是現在眼前的他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威風十足、家產百萬的男人了,而是雙目失明、身體殘疾的滄桑面孔。這個時候的簡愛終於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她深愛的男人在這一刻終於完全屬於他了。

故事終於畫上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句號。

《簡愛》,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救贖之路

在簡愛的兩段感情裡,她的態度看似有所不一,但實際上正是她性格成熟的頂峰。聖約翰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又是一個傳教士,這無疑為簡愛的選擇增加了難度,簡愛給我們的印象一直是勇敢抗爭自主獨立怎可能被任何外在的事物左右?但這也恰恰是真實的人性心理。面對人生我們總有無法控制的狀況,但是我們需要的是內心最真實的聲音。所以當簡愛心中聽到羅切斯特的聲音時她確定了自己的愛情在哪裡,擺脫宗教信仰的束縛,渴望自由選擇的心把她推向羅切斯特。

所以,簡愛的愛情從來都不是簡簡單單的選擇,這背後的矛盾掙扎使她後來面對敗落的羅切斯特也多了一份堅定和確信。

《簡愛》是一部愛情小說,但是細細品味卻留給我們的是更多關於人性的思考。面對不公平不情願的事情要學會反抗而不是默默忍耐,面對心中的目標即使千瘡百孔也以溫暖回報。女人,不該被別人的眼光束縛,追求自由選擇的權利和精神深處的平等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