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神垕,誰能識鈞瓷?沒有鈞瓷,何處寄心靈?

做了一夜的泥火之夢,古鎮在開片聲中醒來。

這一夢,回到了大唐盛世。窯工掬起一捧肖河的水,捧起一抔大劉山的土,點燃一爐紅彤彤的火,燒製出了萬彩鈞瓷。

這一夢,回到了北宋時期。喜文弄墨、酷愛花石的宋徽宗趙佶對鈞瓷愛不釋手。官員在這裡徵集窯工、建立官窯,燒造宮廷專用的貢瓷。鈞瓷從民間走進宮廷,開創了宋瓷的美學新境界。

沒有神垕,誰能識鈞瓷?沒有鈞瓷,何處寄心靈?

這一夢,回到了明清時代。“進入神垕山,七里長街觀,七十二座窯,煙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進斗金錢”的民謠見證了當時鈞窯的繁華,幾度起落,幾經枯榮,是燦爛的鈞瓷文化,讓這座小鎮聞名於世。

泱泱華夏,從歷史長河中走來,在乾明山下一處小橋流水人家美美地歇了一宿,留下一段美麗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神垕——一個以瓷為生,因瓷而名的鈞瓷小鎮。

神垕是一個歷史厚重的地方。

一條河從夏商時期流來,縱貫神垕全境。河的本名叫騶虞河,今天的名字叫肖河。肖河水源並不豐富,旱季涓涓細流,澇時水波盪漾,靜靜流淌千年,滋潤著土地,滋養著先民。

沒有神垕,誰能識鈞瓷?沒有鈞瓷,何處寄心靈?

七里長街,依河而建,傍水設市。家家青磚小瓦,雕樑畫棟,古韻古色。戶戶前有門店,後為庭院,一個庭院便是一個窯口,窯火如水,涅槃出鈞瓷萬彩,雞血紅,玫瑰紫,天青月白,點點星斑,滿眼的色彩斑斕,好像是天上銀河,瀰漫了閃爍的星,讓人數也數不完,辯也辯不清。

青石板鋪就的街道,順勢就斜,高高低低,蜿蜒連綿。烏黑光滑的石板,滿眼是緊湊與生動,像是天上的雲彩,自然地雲捲雲舒。

騶虞橋靜靜地跨立在河道上,石橋拱,石欄杆,連接著東西兩個寨。東寨名曰“望嵩”,西寨為“天保”,青石丹書,鑲嵌在寨門之上。寨牆高大堅固,上有炮樓,戰可軍事防禦,抵擋匪患,澇可防禦洪水,安保一方。

沒有神垕,誰能識鈞瓷?沒有鈞瓷,何處寄心靈?

東寨“望嵩”,始建光緒20年,青磚築牆,基高兩米,皆為巨石。牆高10米,厚曰80釐米,長約6000米。寨門拱形青磚而砌,寨門上方設有炮樓。據說,站在寨門之上,極目遠望,可看到中嶽嵩山,因此而名。

古寨守護古街,古街承載著眾多古建。

伯靈翁廟也稱窯神廟、火神廟,是鈞瓷文化的靈魂所在。門前一對石獅威風凜凜,氣宇軒昂;青磚為牆,琉璃金瓦,風鈴叮噹。門旁兩邊石柱上鐫刻著一副對聯:“靈丹寶籙傳千古,坤德離功利萬商”,包含著陰陽八卦、天地造化、工商經濟等諸多內容。樓脊中心立一麒麟,背馭鈞瓷寶瓶,形象生動,透出祥瑞之氣。

沒有神垕,誰能識鈞瓷?沒有鈞瓷,何處寄心靈?

庭院深深,古色古香。窯神廟、花戲樓、道房、東西日月門,佈局規整,莊嚴肅穆。

大殿內供奉三尊神像:一曰窯神孫伯靈,相傳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臏;二為司土之神,第三為司火之神,即傳說中的“金火聖母”。每一位神像背後,都流傳著一段動人的故事。

花戲樓是伯靈翁廟的山門,和伯靈翁廟相對而立。對內,為演繹生旦淨末醜的戲樓,對外卻為守衛庭院的山門。戲樓的結構屬於九脊歇山頂,挑角單簷式建築。屋頂由三色琉璃瓦覆蓋,組成古樸大方的菱形圖案。屋簷下邊有22根攢斗拱和4個轉角鋪就。面向大街的山門,門額上建有單簷三坡、挑角廈式門樓一座,它依附於戲樓屋簷之下,小巧別緻,風格獨特。花戲樓內雕樑畫棟,粉壁彩屏,各種青石雕刻玲瓏剔透,精巧雅緻。整個花戲樓,全是木榫連接,沒用一顆釘子。

沒有神垕,誰能識鈞瓷?沒有鈞瓷,何處寄心靈?

古寨內,關帝廟、靈泉寺、白衣堂、文廟、老君廟、白衣堂;郗家院、白家院、溫家院、霍家院、王家院、辛家院等古建眾多,富有地方特色,景觀獨特。

神垕是一個可以發現美的地方。

漫步在老街上,你可以什麼都不想,也可以什麼都去想。每走一步,你都會發現一幅畫,是一件精美的瓷器,也是瓷器上的一片釉彩窯變;是一片隨風飄落的黃葉,也是條長長的小街小巷;是一處古樸的院門,也是一座庭院深深的小院;是一堵青磚壘砌的牆,也是牆上面那些暗黃的籠盔。

沒有神垕,誰能識鈞瓷?沒有鈞瓷,何處寄心靈?

古鎮神垕,是色彩斑斕的中原深秋,任由風雨變幻,慢慢打磨,在時光裡淡淡地沁養,靜靜地開片。

鈞瓷是神垕的書籤,神垕是鈞瓷的故鄉。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世上同樣沒有兩件相同的鈞瓷。神垕的鈞瓷源於唐,興盛於宋。北宋末年,宋徽宗鍾愛鈞瓷,愛不釋手,親題“神鈞寶瓷”“精妙絕品”,並題封“神hou(上‘土’下‘後’)”以示天下皆崇神後之土。

沒有神垕,誰能識鈞瓷?沒有鈞瓷,何處寄心靈?

鈞瓷最為神奇的就是窯變,其它瓷器上的釉色及花紋、圖案全是人工著色描繪的,而鈞瓷釉色則靠自然窯變而來,所以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鈞瓷無對,窯變無雙”之說,它的色彩非常豐富,素有“紅為貴,紫為最,天青月白勝翡翠”的說法,從不同的角度觀賞鈞瓷,會產生不同的意境和圖案,妙趣橫生,趣味無窮。

鈞瓷的開片亦為奇特,“看似錘擊,觸之無痕”,肉眼看到的裂痕像是用錘子擊碎似的,用手觸摸卻非常光滑。夜深人靜時,還可以聽到“咔啪咔啪”的開片聲,清脆悅耳,有長達80年的開片期,它的紋路有冰裂紋、菟絲紋、蚯蚓走泥紋、魚子紋等自然天成,鬼斧神工。

沒有神垕,誰能識鈞瓷?沒有鈞瓷,何處寄心靈?

著名的“寒鴉歸林”“浪花”“世外桃源”等作品,意境深邃。其名、其形、其意,皆源自窯變的自然繪畫,源自水火相濟的美麗。

神垕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桃紅李白青石條,斜風細雨青石橋,著一襲旗袍,撐一柄油紙傘,最是那一頭隨風飄逸的烏髮,把個嫋嫋娜娜留在七里長街的畫面裡。微微的風,撩起神垕的衣角,輕輕吟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古樸是神垕的底色,變幻是鈞瓷的天性。滿街客棧商鋪,可以接南北客,談東西事,聊古談今,品茶論道,每一句都那麼妥貼。一爐窯火,燃燒著歲月,窯變著生活,日子散淡而恬靜。

沒有神垕,誰能識鈞瓷?沒有鈞瓷,何處寄心靈?

蜿蜒的肖河溪水淙淙,河道刻痕深深,是神垕的歷史數軸。

漢高帝略地賞獵於大劉山;漢光武帝在神垕境內的傳奇遺蹟;漢將鄧禹在這裡屯兵打仗,智退敵兵的故事;李自成起義軍兵駐神垕;清代捻軍兩次攻克神垕;抗日戰爭時期,聞名豫西的神郟抗日根據地和壯烈的乾鳴山保衛戰;地下黨組織鬥爭經歷,歷代窯民不屈不撓的罷工鬥爭;更有那歷經滄桑的伯靈翁廟和神奇的“金火聖母”等神話傳說,傳頌千年,經久不息。

風在唸經,雨在讀史。神垕,是一本富有傳奇故事的書,讀來不願放手。

歷史是最好的美容師,時間是最好的工匠,神垕的故事,是中國陶瓷文化的一個標點。

一條肖河,浸泡了一段不老的故事;兩座山脈,孕育出一簇文化的根;千年爐火,凝練出一片萬彩的陶瓷。

沒有神垕,誰能識鈞瓷?

沒有鈞瓷,何處寄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