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孩子伤害父母有感,从家庭教育四场景,看看父母要怎么做

厦门孩子伤害父母有感,从家庭教育四场景,看看父母要怎么做


一大早看到厦门学生伤害父母的新闻,令人痛心。惨剧原因不去讨论,真相以警方公布情况为准。


厦门孩子伤害父母有感,从家庭教育四场景,看看父母要怎么做


把一个孩子养到十四五岁,要付出多少心血,相信当了父母的人,都深有感触。

谁都希望孩子能有美好的未来,我们该思考反省的是,父母到底该怎么做,怎么教育孩子。

关于家庭教育,相信很多父母看过无数书籍理论,可是他们说,放到自己孩子身上,见效甚微。


厦门孩子伤害父母有感,从家庭教育四场景,看看父母要怎么做


我想说的是,无论给孩子报多少班,买多少书,父母们有没有想过,其实,平时的生活细节、一言一行,日常生活方式、应对意外的态度、对于社会新闻的随口评论,都是在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

教育场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父母的三观、积极或消极生活态度、爱的能力,孩子随时随地都在感受着模仿着。


厦门孩子伤害父母有感,从家庭教育四场景,看看父母要怎么做


场景一

小A工作一天回家,又累又乏,工作中很多不开心,回家后他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对家人没有好脸色,对孩子发脾气,还不停吐槽老板、埋怨同事、抱怨客户,却从来不曾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孩子看在眼里,日积月累,当他面对学习的困难时,也会自然而然抱怨这个老师讲的不好,听不懂;同学之间不团结;学校吃的不好,环境不好,为他遇到的学习困难找各种各样的原因,却从来想不到要从自身找原因找对策。

可能家长会说,我跟他说了,让他认真点仔细点,上课好好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可他不听,他从来不知道自己要啊,不知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啊。

根源在哪里?

厦门孩子伤害父母有感,从家庭教育四场景,看看父母要怎么做


场景二

小B每天除了工作,回到家吃完饭,就是歪在沙发上,捧着手机,刷抖音,刷新闻,玩游戏。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打卡领积分,看新闻,玩游戏。

孩子一捧起手机,小B就说,你小孩子家家,任务就是学习,不要玩,看书去,做作业去!

孩子说:我要听课,要用手机。

可是孩子拿到手机,是在听课,还是在玩游戏看视频,小B根本不知道,因为他要忙着上班,根本管控不了。


厦门孩子伤害父母有感,从家庭教育四场景,看看父母要怎么做

回过头来想想,平时你的业余时间怎么过的呢?除了工作吃饭睡觉,你都在做什么呢?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你手里捧的是书本还手机呢?

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心里在嘀咕,让我不要玩,你自己都在玩,哼。

家长也许会说,我一天到晚很辛苦,只有晚上回家才有空,看会手机放松一下,都不行吗?


厦门孩子伤害父母有感,从家庭教育四场景,看看父母要怎么做


可是在孩子眼里,他没亲眼看到你工作辛苦,他眼里看到的只有你回家玩手机,他还不懂设身处地,不了解你的辛苦与无奈。

在孩子做作业时,哪怕你看不进去书,你可以运动锻炼、做手工、甚至做家务,总之在孩子面前,你装也要装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时候装久了,你也真的变成那样了,那就是意外收获了。


厦门孩子伤害父母有感,从家庭教育四场景,看看父母要怎么做

场景三

小C开车带孩子出去,十字路口红绿灯时间有点长,可是没有摄像头,你心中窃喜,不等了,闯过去算了。

孩子问:“爸爸,你怎么闯红灯啊,老师说了,红灯停 ,绿灯行的。”

你一脸无所谓,“没关系,这里没有摄像头,不拍。”

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是可以不遵守规则的。孩子心里会烙下这样的一道痕迹。


厦门孩子伤害父母有感,从家庭教育四场景,看看父母要怎么做


天长日久,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孩子,在你不注意时,会偷偷拿起手机玩;又有一天乘地铁,他发现没有人检查,买短乘长不会被发现,于是他心中狂喜,还自诩:我真聪明,占了便宜。

你希望孩子长大后,讲诚信有素质,可是他的成长过程里,他看到的与被要求的,完全不同,孩子会怎么选择怎么做呢?

一个人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在没有人监督时,还能够坚持原则,遵守规则,所谓“慎独”,那么,父母做到了吗?

厦门孩子伤害父母有感,从家庭教育四场景,看看父母要怎么做


场景四

小D宅家太久,心情郁闷,担心收入,发愁生计,一边看新闻,一边咒骂那第一个吃“蝙蝠”的人,骂武汉政府,要是他们不吃野生动物,要是武汉政府及早采取措施,那么就不会连累我们被隔离,被禁足家中。

现在什么都不能做,又没有收入,我没办法,只能天天睡觉玩手机啊。

孩子听在耳里,看在眼里,他的应对之策就会跟小D一样,不能上学,没有课本讲义,我也很难啊,还是先看看游戏吧,我升到几级了?


厦门孩子伤害父母有感,从家庭教育四场景,看看父母要怎么做


换个家庭,小E同样没有收入,但是他会想,我可不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顺应形势,把生意搬到网上呢?我原本的工作没了,想办法重新在网上找个工作;暂时没有事干,我去报名志愿者;我害怕感染,不想出去,那么捐点款吧,表表心意……

小E也每天关注新闻,但在孩子面前,他一直关注的是积极正面的力量,看到钟南山李兰娟们,感慨科研的力量,中国科技发展壮大;看到医务、警务工作者,感慨他们的奉献;再对比国内与国内应对疫情的措施对策,感叹生在中国,何其幸运!

同样一个孩子,他会怎么想怎么看?


厦门孩子伤害父母有感,从家庭教育四场景,看看父母要怎么做


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爱,奉献,付出,这些被很多人忽略的,认为高大上、空虚飘渺不必教育的内容,其实家长在日常细节中,一言一行中,孩子无不被润物细无声地浇灌着、教育着,甚至比坐在课堂上,老师的教育,效果更为突出和明显。

生活中,教育场景无处不在,家长面对手机的态度,遇到困难的应对,从容不迫,充满正能量思维习惯,无不都在教育着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