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学习怎样避免亲子冲突?这堂“心理课”很重要

  台海网3月1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随着开学时间的推迟,亲子如何有效沟通是许多家庭面临的难题——这段特殊假期里,因为亲子沟通等因素,有的家庭甚至出现亲子冲突。

  1月31日,市教育局启动教育系统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心理辅导,热线负责人之一高思刚说,事先没有料到,亲子冲突成为心理援助热线主题——因为上网课、完成作业等问题,导致亲子冲突。

  今天,我们为您介绍居家防疫中,如何处理亲子关系,如何锻炼心理“肌肉”。

  心结

  相看两相厌?

  居家学,亲子关系紧张

  “学习使我妈快乐”,是社交媒体的流行语,最近,有人将它做了修改,变为“去学校学习使我妈快乐”。

  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副主任高思刚说,这句话非常形象地道出居家学习中的亲子关系现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1月31日,在还没有开学前,市教育局已经“眼疾手快”地启动教育系统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心理辅导,高思刚就是热线的负责人之一。他昨天说,事先没有料到,亲子冲突会成为心理援助热线主题——疫情一再推迟开学时间,孩子宅在家里,因为上网课、完成作业等问题,导致亲子冲突。

  家长:管了就吵,不管又不行

  厦门市滨东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王婷说,战疫期间孩子在家上网课,拖拖拉拉,还有更多的用手机、电脑时间,这让家长很着急,“管了就吵,不管又不行”。

  过去一个月,这条心理热线接到不少求助,都是这类情形:家长警告孩子“电脑使用时间到了哦!”孩子回答:“哦,好,再过五分钟。”

  然而,过了五分钟,孩子仍然待在屏幕前,家长忍不住又催了:老师早就下课了。孩子针锋相对:老师有留下作业啊,得用电脑才能完成。

  家长的怒火开始往上冲:你今天用了多久了,还在看,快点关电脑,关手机!“我知道你们没那么多电脑操作的作业,你都是在刷抖音,看视频,我都知道。”

  孩子也恼了:“你整天唠唠叨叨,手机是我的,电脑是我的,你管不着!”

  家长更火了:“你是我的孩子,我才管你,我也是担心你视力下降,怕你没有认真学习……”

  结局可想而知,不欢而散。

  孩子:要安装摄像头,还能有点信任吗?

  同安一学校心理教师郑老师接到高一学生电话求助:上网课学习经常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效率比较低。课下学习时间也多依靠手机进行复习和交流。

  这引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担心自己学习质量差,开学时候跟不上学习进度。二是因手机使用与妈妈产生一些矛盾。

  郑老师说,孩子有次和同学打游戏被妈妈发现后,妈妈总是怀疑他不是在学习。所以,妈妈经常以送水果、拿东西等理由进房门,检查他是否在学习。

  孩子和妈妈沟通,希望她不要进进出出打扰学习,但是,妈妈却提出要在房间安装摄像头,说是督促。郑老师说,孩子觉得我已经是高一年的学生了,安装摄像头监督,还能有点信任吗。

解结

  如何相看两不厌?

  听听这些分析建议

  “停课不停学”,有人说,这是对家庭教育的一次大检阅:不管愿不愿意,接不接受,由学校承担教育全责的时代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家庭在教育这件事上,责任重大,责无旁贷。

  不少家长担心上网课没有老师的耳提面命,会让孩子不自觉,那么,是网课的错吗?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恰恰是在线教育把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这一方面反映出在线教育的客观局限(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高),另一方面,也对家长提出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

  最近教育部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佐斌与学生聊居家读书,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冲突。

  佐斌认为,吵架的原因是父母对孩子有很多期待,例如,要好好学习,早睡早起,勤奋努力,干正经事,少碰手机,别打游戏。他说,在父母反复强化下,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他们越说,孩子越不想做;他们会有更高频率的唠叨,更加严厉的指责,结果孩子就越不想做,形成恶性循环。

  不仅如此,居家学习发生亲子冲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孩子认为,父母的行为侵入他们的边界。 例如,一些父母会要求看孩子手机信息,甚至没收手机,闯入房间翻东西,当孩子说,这是我的东西,你不能动,父母或许会说,什么你的我的,你是我生的,连你都是我的。

  佐斌说,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和成熟,会在心理和精神上逐渐与父母分离,形成自我边界,然而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仍然希望孩子依赖他们,受控于他们,因此孩子同父母在“做自己”和“听我话”之间产生矛盾。

  给孩子:

  用行动证明自己能为自己负责

  佐斌建议孩子,首先要懂得为自己负责。

  他说,孩子和父母都需要学会相互尊重,尊重彼此的自由意志和选择自由。当然,你要用行为证明你确实可以为自己负责,证明你有使用自由的能力,而不是三番五次违背你的承诺。

  我们要聚焦于“我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给自己安排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假期。他说,当你觉得迷失自我时,不妨记住一句口号——我现在长大了,我可以自己说了算,我为自己负责。

  其次,孩子学会沟通。佐斌说,沟通时,要直接表达观点、情绪和需要,而不是用指责和对抗方式,也不需要争出一个对错。例如,在父母对于玩手机的分歧中,孩子可以表达“对于玩手机,我是有自律和规则的,请你们放心”。

  佐斌还说,用积极的视角看冲突——一方面,吵架是一种直接释放情绪的方式,它将一直隐藏在心中的愤怒和不满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完成关系的链接与修复;另一方面,当父母表达他们对孩子的强烈情绪和不满后,孩子可以尝试着更好地理解父母背后的需要:希望得到孩子的理解、尊重;希望孩子将来过得好,希望孩子不会走弯路。

  给家长 :

  抓大放小,要有边界

  昨天,厦门市教育局下发了致家长一封信,对居家学习期间亲子关系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高思刚说,特别是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在此次疫情期间,亲子冲突的问题更突出,要想改善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都要努力。

  厦门心理老师说,从父母的角度来说,要充分理解孩子的感受,要试着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有什么感受?”

  还有一些实用方法,例如,抓大放小,大事上有原则,小事上有边界。比如不能逃网课等大事,要讲原则。但像生活小事上,就睁只眼闭只眼吧。

  心理老师提醒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心理边界,不要过度管控孩子,比如进屋前敲下门、不强制孩子开着门学习等。

  不要过度以孩子为中心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洪明近期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一篇文章说,父母们不要过度以孩子为中心。洪明认为,父母首先要统筹设计好全家生活。概括地讲,家庭是生活的组织,是过日子的地方。教育固然非常重要,但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代替生活的全部,而且好的生活本身就具有教育的功能,比如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孩子既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又提高了他的责任心。

  从目的来看,家庭生活要满足家人的各种需要。大人有大人的生活,孩子有孩子的生活,老人有老人的生活,合理的家庭生活要适合每个人,而不只是满足个别人。有的家长过度以孩子为中心,把夫妻、老人放在次要地位。

  洪明认为,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往往容易只把孩子的学习放在核心地位而把其他方面放在次要地位,甚至不明智地要求孩子“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其他就不用操心了”。以个别人或者个别活动为核心,牺牲其他人和其他活动,是一种异化了的家庭生活,不仅不利于家人,也不利于孩子,矛盾自然会产生。

  制定全家日常作息表

  厦门的心理老师则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全家一日的生活、休息、健身、学习、娱乐等安排做成时间表。

  孩子学什么、怎么学,是一个科学问题,设计难度很大,家长要优先听从学校安排,孩子像平时上课一样按部就班地跟着学习即可,然后根据学校的建议安排其他学习内容,家长的任务就是提供条件、监督配合、反映情况等。

  其中,要辩证地对待网络学习和电子产品,共同遵守电子产品使用规则。与孩子一起确定好双方都认可的规则。明确使用电子产品的时段、时长和内容等,并认真遵守。同时,请家长也要控制好自己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示范和榜样。

  关注孩子的异常情绪

  关注孩子的异常行为和情绪,及时寻求外界的支持与帮助。

  厦门老师还认为,家长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独处空间,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要尊重他们对独立的需求,学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多一些商量和鼓励,少一些管制和唠叨。

  老师们说,遇到亲子冲突,家长也要处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可以先冷静一下,等到双方情绪稳定后再理性沟通。

  此外,密切关注孩子的异常行为和情绪,及时加强与学校的沟通,积极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和干预。

援助

  十条心理热线为您解忧

  厦门教育系统启动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心理辅导

  1月31日,市教育局已经启动教育系统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心理辅导,为师生、家长等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说,师生、家长可以拨打热线,也可以在网络留言,或是发邮件,诉说自己所忧,所恼。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厦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热线:0592-2661955

  每日服务时段:9:00—11:00;15:30—17:30;19:00—21:00)

  网络辅导:http://www.xmsxljk.com(24小时)

  ●厦门双十中学

  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张颉名师工作室

  热线:18559790276

  每日服务时段:10:00-17:00

  ●厦门市金尚中学

  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李远名师工作室

  热线:0592-5591946

  每日服务时段:8:00-12:00;19:00-22:00

  ●厦门市同安区祥平中心小学

  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邵永红名师工作室

  热线:0592-7370972

  每日服务时段:9:00-19:00

  ●厦门第六中学

  开通心理支持热线

  热线:0592-5678520

  每日服务时段:9:00-12:00;

  15:00-19:00

  ●厦门市金鸡亭中学

  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陈婷名师工作室

  热线:14759754506

  邮箱:[email protected]

  每日服务时段:8:00-12:00;

  15:00-18:30

  ●同安第一中学

  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郑艳春名师工作室

  热线:0592-7770965

  每日服务时段:9:00-16:00

  ●厦门集美中学

  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廖潭林名师工作室

  热线:13400694364

  邮箱:[email protected]

  每日服务时段:12:00-19:00

  ●厦门理工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学生工作处心理咨询中心

  热线:17759208214

  QQ:1486079255

  每日服务时段:9:00-12:00;

  14:30-18:00

  ●厦门医学院

  厦门医学院心理健康中心

  热线:0592-5953813

  QQ:3121646240

  每日服务时段:

  9:00-16:00

  链接

  24小时

  心理援助热线将开通

  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开通24小时学生心理援助热线”,列入202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市教育局表示,今年将推动24小时心理热线开通,面向全市大中小学师生及其家长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援助服务。与此同时,组建市级学生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专家队伍。

  (文/记者 佘  峥 通讯员 任 可 傅春榕 漫画/黄 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