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喊你食糖水啦

放眼全國,最名正言順食糖水的地方非廣東莫屬:約會、敘舊,消食,解饞,或者僅僅只是為了歇個腳。在這裡,來碗糖水是那麼平常,

廣東的媽媽可能不讓你吃糖,卻不會拒絕一碗糖水的要求,甚至還會歡天喜地地親自下廚,充滿愛意地盯著你吃完。

糖水當然不是那個簡單的糖加水。廣東的糖水是各種材料精心搭配,經過熬、煮、燉、焗、凍等方式精工細作而成。

雖叫糖水,都帶糖,卻不都是液體:傳統的二沙三糊(紅豆沙,綠豆沙,芝麻糊,杏仁糊 和核桃糊)端上桌時早以不見原型,形似粥糊;而以奶為主要原料的雙皮奶,姜撞奶更是令原材料難分你我,類似羹狀入口順滑還記得《麥兜故事》的那首小詩嗎?“那天薑汁問鮮奶,你為什麼撞我,便不在分開。那天我撞你,我便是你”;更有糖水內含固體如番薯糖水,木瓜銀耳糖水等,湯水暖身,大快朵頤,暢快淋漓。


廣東人喊你食糖水啦

廣東人食糖水,是嗜甜但卻不是為了甜,糖水之中隱喻著養生之道:味道要甜,口感要潤,療效要正。廣東地處嶺南,古時被稱為南蠻之地,春夏溼熱,秋冬陰冷的環境,鑄就了廣東人對待吃食那份科學認真的態度和細緻嚴謹的作風。

藥食同源,擇時而食,廣東集民間智慧之大成創下了三大神水:老火靚湯,涼茶和糖水。三者交相呼應,甜苦交加,講究時令,更加註重對症而食。老火靚湯不飯不食,苦味涼茶不病不飲,卻只有糖水,超越了時間和場合的限制,可祛溼暖身,亦可消食,令人身心愉悅,堪稱快樂之水。

夏秋去暑燥,冬春防寒涼,廣東人的糖水貫穿一年四季。有常年佔據糖水鋪頭牌濃郁奶香的雙皮奶,爽滑Q彈的椰汁西米露,充滿媽媽味道的手磨芝麻糊,以及幼滑無比的花生糊,就有擇季而食的功效糖水:


廣東人喊你食糖水啦

廣東的春天總是逃不過潮溼悶熱的梅雨季節,排悶祛溼是重中之重。來碗可以煲湯,也能用做煲糖水的清補涼,補而不燥,一掃煩悶;南北杏燉雙雪,清熱潤肺,順氣理氣;腐竹白果薏米糖水,健脾祛溼,提神去濁。

夏季炎熱,容易上火,清熱降火的龜苓膏、馬蹄爽、白黑涼粉,深受追捧,當然還少不了沁人心脾的冰鎮綠豆沙。廣東人的綠豆沙,放入諸如海帶,或臭草(不臭哦,是一味具有獨特香氣的草藥)和陳皮提香,武火去豆殼,文火慢燉,加之冰紅雙糖以對沖綠豆的過分寒涼,冰鎮再食,細膩起沙,入口即溶,足以清熱降火。


廣東人喊你食糖水啦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是港式高檔糖水當屬楊枝甘露。“楊枝甘露”本為觀音菩薩手中插著楊枝淨瓶裡的甘露,有“聖水”之稱,足見其精妙。其做法不難,說它高檔源於其對食材的講究,一碗上好的楊枝甘露會精選菲律賓的飛龍芒,和泰國的西施柚,輔以椰汁,西米和鮮奶油,層次感炸裂,滋味豐富,甜中帶酸,微苦中回甘,軟糯綿綢沁人心。

秋季潤燥,溫補為宜,適合潤肺的雙雪(雪梨和雪耳)站上臺前:冰糖燉雪梨,冰糖木瓜燉雪耳,海底椰南北杏燉雪梨,蓮子銀耳羹,滋潤清甜,止咳祛痰,美容養顏。

而陰冷的冬日裡,暖身祛風的老薑番薯糖水,經典又接地氣,是每個廣東人兒時的回憶:姜味濃郁,湯底清澈,番薯韌而不硬,糯而不軟,一口下去,足以趕走讓人發抖的寒涼。


如果說番薯糖水是對媽媽糖水的最深記憶,那香甜的陳皮紅豆沙就是冬日糖水鋪中的相思之物。

紅豆性平味甘,養心補血,除肺燥,增體力,加之陳皮選用的是清代大醫師葉天士開藥方放都會選用的新會陳皮,味香效佳。加冰糖熬製而成的的紅豆沙,順滑粘稠,醇厚綿長,帶著陳皮的香氣和紅豆的暖氣,足以讓人從入秋喝到初春。

哪裡的糖水最好喝?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廣州作為廣東糖水集大成者之地,糖水鋪遍地:文明路一帶的玫瑰甜品店,百花甜品店是公認的老牌甜品店,主打奶製糖水(雙拼奶、姜撞奶)的廣州南信牛奶甜品,亦是不錯的糖水鋪。如果在外地,連鎖甜品店趙記傳承已經走出廣東,橫行大江南北。當然,這些都不足以撼動老廣們心中糖水鋪的地位:校門口,家樓下那些可能連招牌都懶得打出來街坊鋪,才是他們保留在心底的最愛。

夾雜著廣東人對烹飪獨有的耐心,和益街坊的濃情,每一口糖水都帶著溫暖的甜蜜綿延到心。糖水是可能是廣東媽媽放在碗裡的慈愛,喝時不經意,離家便會泛起思念和鄉愁;可能是真誠的同學情誼,學校門口的糖水鋪,藏了多少當年不能說的秘密,又見證過多少次對人生的探討;可能是情侶之間的甜蜜蜜,就像《花樣年華》中,我想吃芝麻糊,而你剛好煲了一鍋;也可能是風雨夜歸人,放下疲憊,一天的辛苦奔波,瞬間就融化在了甘甜綿密之中,一口甜就是難得的一刻輕鬆。


廣東人喊你食糖水啦

深秋已至,寒冬不遠,你食糖水了麼?無論是離家在外的遊子,還是奮力向上的每個人,都值得被溫暖的對待!奉上祛風暖胃的老薑紅薯糖水譜,我們大家都要好好愛自己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