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藍色字”

可關注我們!


在葡萄酒行業時間長了,

把自己喜歡的茶

與葡萄酒做了個比較,

非常有趣,

怎麼看都覺得

這兩樣東西似乎是

一種文化、兩種表象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鄭和下西洋是十五世紀初,當時歐洲還是黑暗的中世紀。鄭和的船隊當時裝載絲綢、陶瓷、茶葉,茶葉在船隊下西洋過程中,除了具有貿易作用,也是當做一種功能飲料來保駕船員健康。這和西方諸國到美洲、大洋洲圈地、流放罪犯帶上葡萄酒的原因一樣。


發展起源類似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從發展起源看:宗教對茶和葡萄酒的發展都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從勃艮第到莫澤爾河邊,修士們主要的修行是種葡萄、釀酒。拿破崙之前的優質葡萄酒酒莊都屬於修道院。在中國名山大川出好茶。茶的起源和傳播也是因為佛教的加持。著名的黃山、峨眉山等都是優質茶園遍佈。


風土賦予特色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茶與葡萄酒一樣,不同產區、異樣的風土出產特色的茶。

同樣都是綠茶產區、江浙、四川、貴州、兩湖風格迥異。弱光、雲霧、海拔、土壤決定了茶的質量。因此有高山雲霧、武夷巖茶之妙品。

樹齡影響口感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樹齡影響葡萄酒也影響茶的口感。

鐵觀音最佳樹齡是3-6年,武夷巖茶通常需要五十年以上的老叢茶樹,才能展現韻味。普洱茶最優質的原料通常出自樹齡百年至數百年的栽培型大茶樹。


種植重於釀造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茶與葡萄酒一樣:七分種植、三分釀造。

不同工藝,製出各種風格的茶:綠茶、白茶、黃茶 、烏龍茶、紅茶、黑茶。經過殺青、揉捻、晾乾、蒸壓、乾燥、發酵等過程,茶葉具有多種香氣 :花香、糖香、松露、乾果香等。


其實不恰當的比喻是,白葡萄酒相當於綠茶、桃紅相當於烏龍茶、紅葡萄酒相當於紅茶。而黑茶相當於陳年的紅葡萄酒。


儲存大有講究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葡萄酒有生命,儲存有講究。茶也一樣。

良好的儲存能保持茶原始的香氣:綠茶:冷凍;鐵觀音:冷藏;紅茶:避光避高溫;普洱:流通空氣、恆定溫度、適宜溼度,保證發酵正常緩慢進行。溫度20-30度,溼度:60%-80%。


蘊味需要喚醒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茶與葡萄酒一樣需要醒。

普洱茶在開茶後,需要醒茶1-2天后方可煮泡飲用。 老茶入罐一個月後不喝完口感有明顯的轉化。


溫度需要把控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侍酒與泡茶要掌握合適溫度。

黃茶60-90度,綠茶:80度左右,紅茶95度,鐵觀音和烏龍茶100度。黑茶,100度悶浸。


器皿需要搭配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不同葡萄酒需要不同的杯子,不同的茶具泡不同的茶。綠茶需要玻璃杯展現茶型。蓋碗是檢驗茶質最常用的器皿,不宿茶香。紅茶、普洱茶使用紫砂壺包養。


殘缺也帶來美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葡萄酒和茶一樣都有一種殘缺美。

貴腐葡萄甜酒是葡萄被貴腐菌感染後,乾癟呈爛葡萄樣釀出的瓊漿玉液。綠茶被小葉蟬咬過的嫩葉偶然製出的茶葉,具有蜂蜜、花香和熟果香,因此被成為“東方美人”茶。


意境影響品評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我們經常開玩笑說:你對葡萄酒的品鑑趕腳不取決於你,決定於你在那喝與誰喝。其實茶也是這樣,誰給你沖泡?在什麼場合?和誰一起品茗?這些因素影響了你對茶的感受。很多人在茶室或者茶園買的茶當時品嚐很好,買回家後發現味道大相徑庭,不是商家騙了你,是你自己走了心了。呵呵!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好了,說了這麼多,打個比如:

如果說葡萄酒是西洋美女,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那麼茶就是東方儒雅先生。

茶不僅僅是飲品,

已經延伸為“文化”。

盛世茶興

茶對人來講:養心為主,養身為輔。

希望大家會喝茶,喝好茶,

天天好心情,事事正能量!


喜茶與好酒的朋友看過來


嗨~

一個葡萄酒老師,

怎麼推銷起茶來了,

估計是喝多了!

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