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蝗蟲,讓一隻起義軍起死回生,同時顛覆了一個王朝

1637年到1643年,大明王朝,可以用風雨飄搖,多事之秋來形容。外有滿清鐵騎虎視眈眈,內有農民起義星火燎原,大明王朝,可謂內外交困。這時候,上天為大明帶來的不是希望之光,而是最後一根稻草——蝗災。

一隻蝗蟲,讓一隻起義軍起死回生,同時顛覆了一個王朝

旱災,水災,蝗災,是中國古代對農業威脅排名前三的災害

崇禎十年六月,也就是1637年,山東、河南地區,出現蝗災。雖然僅僅是簡單的現象的描述,但如果沒有一定的破壞力,也不會出現在正史當中。自此之後,中華大地蝗災不斷。據學者統計,從1637-1643短短七年的時間,關於東部地區爆發蝗災的記錄,就有668條之多。在這段時間內,受災縣數均大於130個縣/年。

為什麼在明朝末蝗災爆發的如此頻繁呢?這是因為明朝末年處於一個寒冷期,此時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在逐漸下降,所以飛蝗就更趨向於河南這種低海拔的大平原處發展。而這些地區,正是大明重要的產糧區,也是人口比較集中的區域。

也正是蝗災,給了李自成的農民軍起死回生的機會。

一隻蝗蟲,讓一隻起義軍起死回生,同時顛覆了一個王朝

闖王李自成

1637年,李自成的部隊在陝西潼關被洪承疇和孫傳庭統帥的明軍埋伏擊潰,這一仗幾乎讓李自成全軍覆沒。他只帶著劉宗敏等殘部17人,躲到陝西東南的商洛山中逃生。因為與明軍實力差距過於懸殊,所以李自成在山中娶妻生子,一度想著如何逃亡。

崇禎十三年四月至七月,也就是1640年,蝗災爆發。當時的地方誌,時候這樣描述的:

“開封禾盡傷,大飢,人相食;衛輝春夏旱蝗,大飢,人相食。汝寧蝗蝻生,人相食。洛陽旱蝗,父子兄弟夫婦相食,死亡載道。”

蝗災爆發,意味著糧食數量驟減,所以會出現“人相食”的慘狀。不僅是“人相食”,還有“市肆有賣人肉者”的現象。民眾苦不堪言的生活,可見一斑。

面對大規模的蝗災,明政府是否坐視不管呢?其實不是。明朝開國之初,深知小農艱難的朱元璋,就設立了救濟糧倉。“令天下縣分,各立預備四倉,官為糴谷收貯以備賑濟”,並“擇本地年高篤實民人管理”。

這一做法在明朝初期確實取得一定成效,但之後因為政府挪用,或因官員不職,逐漸失去其實際作用。雖然明末的救濟糧倉屬於“十倉九空”的慘狀,但崇禎帝仍舊頒佈救濟措施。

《明史紀事本末》中,就有相關的記載:“五月,命有司官設法賑濟、招徠流徙;八月,發帑金三萬賑真定、山東、河南饑民。九月,免汝州十年前田租。”

一隻蝗蟲,讓一隻起義軍起死回生,同時顛覆了一個王朝

崇禎帝

從救濟措施中可以看出,主要手段是發放帑金、赦免田租。且不說這些措施是否真的落到實處,就說這兩個措施的力度,讓人覺得政府救災的決心不是很強。

也正是因為如此,大難不死李自成又趁著明軍主力進入四川追繳張獻忠之際,趁機進入河南募兵。由於當時整個中原地區到處是千年奇旱和蝗蟲啃噬,生計無著的老百姓於是蜂擁跟著李自成起事,所以當時“遠近饑民荷鋤而往,應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

除了軍隊日益壯大之外,李自成還迎來一位重要人物,就是被李自成譽為左膀右臂的李巖。李巖對李自成說:

“欲圖大事,必先尊賢禮士,除暴恤民。……近緣歲飢賦重,民貪吏猾,是以百姓如陷湯火,所在思亂。我等欲收民心,須託仁義。大軍到處,開門納降者秋毫無犯。在任好官,仍前任事。若酷處人民者,即行斬首。一應錢糧,比原額止徵一半,則百姓自樂歸矣!”

一隻蝗蟲,讓一隻起義軍起死回生,同時顛覆了一個王朝

百姓迎闖王

李自成也確實照做,並派手下能言善辯之人編一些順口溜,四處傳唱,這其中,就有咱們熟悉的“殺牛羊, 備酒漿, 開了城門迎闖王, 闖王來時不納糧!”

當時民間最苦的莫過於“納糧”, 也就是繳納田賦, 如今經李巖這一連串小兒亦可琅琅上口的歌謠傳唱, 百姓如大旱之望雲霓。於是大軍過處, 望風迎降, 連潼關、西安等鐵打銅澆的城池都禁受不住。

不僅如此,李巖還推薦了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加入闖王隊伍,壯大了李自成的實力。這牛金星和宋獻策也被李自成倚重,後來自立為王, 組織政府, 制定官職時, 兩人分別被任命為文官中最高級的左輔、右弼。

明軍沒有想到的是,殺不死的李自成,已經變的如此強大。到1644年,李自成已經擁兵百萬:“籍步兵四十萬、馬兵六十萬。”

當然,蝗災也給明朝最後一次重擊。崇禎十七年,也就是1644年,蝗災繼續肆虐中原大地:

“河南飛蝗食民間小兒。每一陣來,如猛雨毒箭,環抱人而蠶食之,頃刻皮肉俱盡。”

清軍、農民軍和蝗軍三軍齊發,徹底沖垮了大明的江山,打破了崇禎最後的夢。4月25日,崇禎帝走上煤山,拋出了結束他生命的繩索,風雨飄搖的大明,宣告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