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清朝一画家,对乞丐磕了几个头,不久后发了大财

  • 老话说得好: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这句话前半句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一旦有了运气,无论干啥都能顺风顺水,事半功倍。今天笔者就和大家分享《聊斋志异》中,一个穷画家走大运,画了一幅画狂赚黄金万两,后半生无忧无虑的故事。

    话说清朝顺治皇帝在位的时候,在苏州有一个画工,也就是民间的画家。这个画家非常崇拜道教八仙之一的纯阳祖师吕洞宾,于是他经常为人画吕洞宾的画像。
聊斋故事:清朝一画家,对乞丐磕了几个头,不久后发了大财

​由于他敬仰吕祖,所以每次在画吕祖的画像的时候,都会焚香净手,全神贯注,时刻怀着一种恭敬虔诚的心态,去落笔创作。正因如此,他所画的吕祖,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飘然出尘的神仙之态,很受人们喜欢。
有一年春天,画家到郊外去踏青,在路上遇到了一群衣着破烂的乞丐,在草地一起围坐着喝酒。在众丐里面,有一个乞丐引起了画家的注意。这个乞丐虽然衣衫褴褛,但是神采惊人,器宇不凡,举止之间,有仙风道骨的姿态。

聊斋故事:清朝一画家,对乞丐磕了几个头,不久后发了大财

​画家仔细盯着乞丐看了很久,越看越觉得乞丐非同小可,他忽然想到:这个乞丐可就是纯阳祖师下凡,我可不能失之交臂。于是他快步上前捉住乞丐的手臂,对乞丐说:“您就是吕祖!”乞丐回头看见画家,哈哈大笑,好像是在嘲笑画家疯了。

可是画家固执地认为,眼前这个神采不凡的乞丐,就是吕祖下凡。画家为了表达对吕祖的敬仰,居然对乞丐下跪磕头,而且跪在地上不肯起来。乞丐弯腰扶起画家,笑说:“没错,我就是吕洞宾,你求我想干什么呢?”

聊斋故事:清朝一画家,对乞丐磕了几个头,不久后发了大财

​画家说:“我画画不少,但是始终发不了财,我一直很敬仰您,我想求您指点我未来的出路在哪里!”乞丐回答说:“你能认出我来,你我也可说是有缘分了!不过这里人多嘴杂,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晚上找个时间聊聊吧!”画家还想问吕祖问题,可说一抬头,发现乞丐瞬间不见了,他更加坚信乞丐就是吕祖了。

吕祖走后,画家叹着气回到了自己家,吃了晚饭匆匆就上床睡觉了。睡着之后,画家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了吕祖来到他家。吕祖在梦里对他说:“念在你诚心信奉我的份上,我特地来见见你。但是你骨子里贪财,当不了神仙。我让你见一个人,保你后半生富裕受用。”

聊斋故事:清朝一画家,对乞丐磕了几个头,不久后发了大财

​吕祖说完,抬手向空中招了一下手,随之有一个美丽的女子从天而降,来到了画家的屋子里。画家见这个女子身着华丽的服饰,容光焕发,国色天香,看样子不是妃子就是贵嫔。吕祖对画家问道:“这位是董娘娘,你好好记着娘娘的容貌。”

过了一会儿,吕祖又问画家:“你记住娘娘的样子了吗?”画家回答说:“我已经记住了。”吕祖叮嘱画家说:“千万别忘记了。”这时候,女子腾空而去,不一会儿吕祖也腾空而去,画家刚要追出门去,忽然醒了过来,原来刚才的一切是一场梦。

聊斋故事:清朝一画家,对乞丐磕了几个头,不久后发了大财

​画家醒来之后,心想:“这是吕祖在指示我,我得把梦中的女子董娘娘的模样画出来,以便日后用得着。”画家想到这里,披衣起床,铺纸磨墨,将梦里见到的董娘娘的样子,认真地画了下来,然后妥善地收藏在家中。不过画家始终不知道,吕祖为何要让自己牢记董娘娘的样子。

几年之后,画家为了更好地发展,来到了京城打拼。正好那时候,顺治皇帝最宠爱的妃子董鄂妃,因病去世了。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爱得死去活来,董鄂妃死后,顺治思念不已,于是他下旨让宫中的画工为董鄂妃画像,想要留个纪念。

但是皇宫里的画家,没有一个能画出董鄂妃的神韵,顺治帝为此非常失望。于是下旨宣布,凡是能画董鄂妃肖像,令顺治满意之人 ,重重有赏。画家听说之后,这才知道了吕祖让自己牢记董娘娘容貌的目的。于是回家将几年前所画的董鄂妃的肖像画拿了出来,进献给了顺治皇帝。

聊斋故事:清朝一画家,对乞丐磕了几个头,不久后发了大财

顺治皇帝看后,觉得画得非常神似董鄂妃,宫中的其他妃子看了也说简直把董鄂妃画活了。顺治皇帝对画像非常满意,龙颜大悦,他先是加封画家做中书(官职),画家婉拒,说自己没有做官的能力。顺治见画家不爱做官,就赏赐给画家白银万两,画家由此名声大噪,满京城无人不知。

京城的达官显贵纷纷聘请画家来自己家,为自己的祖贤画肖像,画家如有神助,一出手,无不令人满意。就这样,不到一个月,画家就挣了好几万两银子,成了下半生不愁吃穿的大富翁。至于画家是真的遇到了吕洞宾指点,还是他为了神话自己的画,而故意编造的谎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画有人喜欢,能挣大钱,这就足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