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速求共眠》(二):我把毕业证和学位证都抵押给你

本月约1500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所谓的思想政治工作,正是要把你东去的思维拉到西行的轨道上。

所谓的利益与输赢,其实就是看谁是名利的操盘手。

所谓的贞洁与高尚,就是看你在贩卖名利时,用了什么样的辞藻和借口。

阎连科《速求共眠》

85.《速求共眠》(二):我把毕业证和学位证都抵押给你

在小说中阎连科为了创作剧本,分别采访了李撞、他的工友麦子、李静、他的儿子李社、并阅读了李撞因“骚扰”李静进派出所留下的笔录。

虽然每个人说法不一,但事情也稍有逻辑,并不完全像芥川龙之介的经典作品《密林中》的故事压根没有真相。每人的谈话内容就不详细展开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找书看看。(毕竟这部分算是游离在短篇小说与剧本的新鲜内容。)

只是或许因为这个故事过于简单了,如实地创作并不能满足一个剧本的需要。

同样的,它也不能满足一个营销号骗取流量的需要。于是营销号就以北大工地民工爱上美女研究生,屡次搭讪未果、送雨伞,邀请约会吃饭,女生拒绝,大呼骚扰,被警察叔叔带走,出现反转,女生解救民工,给了钱,共谱爱情之歌为内容展开叙述,于是文章点击率也就上了10万+了。

85.《速求共眠》(二):我把毕业证和学位证都抵押给你

毕竟这么一改写,就变成了一个十分猎奇并且身份错位的爱情故事了。也正因为如此,也才能吸引书中的顾长卫等人的好奇。

但是剧本却让这些导演很失望,因为阎连科并没有谱写所谓的爱情之歌。

剧本中的两个人物分别进入人生的低谷,李撞由于借钱失败,儿子李社不满其卖掉母亲骨灰为自己筹措学费而陷入困境,想要走极端杀人。而李静虽然在科研所实习时勤勤恳恳,但突然在实习期满时被所长开除。

这里也写出了大学生精致利己的一面,即李静愿意潜规则跟所长发生关系以谋求个留下的机会,但非常正能量,被所长给拒绝了,并且留下一句类似于“坏就坏就在你是个处女。”的话。

与此同时,在受到室友与其男友的刺激下,她决定找人“速求共眠”而争取一个工作的机会。(逻辑稍有牵强。)

85.《速求共眠》(二):我把毕业证和学位证都抵押给你

她最早找的是富二代前男友,未果,被嘲弄了一番;然后又找自己的博士师兄,仍旧未果;她特别着急,于是便举了牌子上了街,找人“速求共眠”,引起了众人的围观。

而她碰上了正准备要行凶的李撞,李撞在工友麦子的怂恿了上前,领到了李静家的地址条与共眠的时间。

于是在当天晚上,围绕着共眠,地点在李静租住的房子里,俩人展开了一系列的对话与剧情。先是李静要求李撞杀了所长,回来想干嘛干嘛。李撞先是答应了,也出发了,但是几次往复都没有达成李静的条件。(期间李静的条件一直在降低。)

老实说故事张力很强,因为读者和观众在阅读与观看的过程中一直在担心故事走向悲剧,即李撞违反李静意愿,与之共眠,也就有一种担心悬在半空中的剑掉下来的感觉。

85.《速求共眠》(二):我把毕业证和学位证都抵押给你

值得一提的是,李撞来来回回的过程中,李静降低了标准与条件,但是李撞仍不信。李静便拿出了自己的毕业证与学位证作为抵押,并向他说明,离了这些证,自己什么都不是。于是它就可以作为自己贞操与钱财的抵押,因为李撞提出了两个条件,要么共眠,要么拿钱。

阎连科老师又如他之前作品的《风雅颂》一样,在知识分子的脸上吐了一口“痰”。

但无论如何,剧本都在一种紧张的气氛中进行的。即底层民工与北大女研究生两个身份悬殊,但又有可能发生身体上“共眠”危机上进行,由于身份的错位,人们往往不希望这事儿发生,于是紧张感就渐渐上来了。

而在那个晚上,俩人都有逃脱彼此的可能与机会,比如碰到警察,比如李静在李撞出去的时候逃走,也比如敲门不开……但李静也都放弃了。

而故事的最后,我为了避免剧透,毕竟这部电影还没算正式上映,在网上也没有资源,可能后期还要有什么打算,只与电影介绍一样说一句:这两人心灵上达到了共眠。

85.《速求共眠》(二):我把毕业证和学位证都抵押给你

整体来看,这部小说算是阎连科对于写作的尝试与创新,尽管有些重复销售之嫌,但也不失为一部可阅读拓展视野,加以思考的小书。

如果您在阅读我书评后感兴趣,建议您找书或者有机会看一看电影,还蛮有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