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道》分析“文化屬性”對價值觀的指引

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被拍成電視劇《天道》以後 ,裡面創造了一個最火熱的名詞“文化屬性”。

然後在這十多年裡,“文化屬性”一詞便被廣為流傳和被無數人開始解讀。

豆豆似乎為我們的思維提供了另一種思考方式,以及對生命更深層次的思考。

無數的“天道迷”們開始研究裡面的主人公丁元英的思維方式和行事風格,還有裡面所提到這個“文化屬性”所支配的價值觀。


從《天道》分析“文化屬性”對價值觀的指引

“文化屬性”

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支配人的價值取捨行為的那個東西就是主,就是文化屬性。

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

書中有這麼一段是豆豆針對“文化屬性”這個詞所做出的解釋。豆豆認為是“文化屬性”決定了我們的價值觀,價值觀來源於從小到大的思想、行為以及所受到的教育和所處的環境。這些都是塑造我們性格的決定因素。而成年後性格的形成便來自於我們的價值觀。

價值觀指引著我們的人生態度,處事方法,進而決定了這一生的成就與幸福。

強者之所以能成為強者,因為他的價值觀決定了他思維的所有導向,再支配他的行為去做遵循天地規律的事,也就是《道德經》裡的這一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弱者也自有他自己的價值觀,這種思維導向更多的是依附,是不求自我進步而想獲取的一種天上掉餡餅的心理。就好比《天道》裡的劉冰,總是想從強者中去破格獲取,或是撿現成的功名,但凡遇到困難便不敢前進,縮在原地卻又想從別人的成功裡分得好處。

這強弱“文化屬性”所支配出來的結局卻又同樣在西方的馬太效應裡體現出來:你有,給你更多;你沒有,把你原來的都拿走。

其實這些現象無不體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二八定律”便是如此:20%的人掌握了80%的財富,20%的人主導著這個社會80%的生產勞動,20%的人為80%的人提供生存的機會。

弱者依附強者,卻很少有人深度思考如何把自己變成強者,用強者的思維模式去指導自己的行為,從而形成一種不同於自己以往的價值觀,隨著事物的改變而做出適當的調整,遵循規律去做事,這便是在不斷強化的“文化屬性”的指引下所做出的對於自己未來更有利的價值觀。

一種“文化屬性”的形成,必定是要經過長時間的沉澱才可得,不僅需要不斷學習與調整的能力,更需要保持獨立深度思考的能力。


從《天道》分析“文化屬性”對價值觀的指引

“天道”

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天是什麼?天是神,是上帝,是創造萬物者,是全能全知者,是遍在不可見者……一句話,天是道,是事物規律和自然法則。

何為“天道”?以上便是對於天道的全部完整解釋。原來,看起來如此深奧的“天道”就是自然規律: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丁元英被大家奉為“神人”一般的存在,《天道》里人人都想依附著丁元英去做成一番大事,他的“殺富濟貧”幫助王廟村脫貧致富時,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殺富富不去,濟貧貧不離”。

丁元英知道,想要真正的脫貧致富靠的是自己,而不是外力的幫助。扶貧的前提便是“扶”字,怎麼扶?對方總要伸出一支手來搭著你才能去扶,如果對方根本就沒有想要自己站起來的思維,無論你在旁邊做了多少事都是無濟於事的。

若自己本身沒有可以承載強勢文化屬性的“力”,那麼這樣的殺富濟貧最多也只是讓在井底之人扒了一下井沿,看了一眼井外的世界,再掉回井裡,重新坐井觀天。

所以,“天道”便是以自然規律為行事準則,不斷形成強勢的文化屬性,形成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價值觀,從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完成的一種自我救贖的過程。

豆豆之所以將此書取名為《遙遠的救世主》,便是告誡眾生,救世主從來沒有別人,於其不斷尋找虛無縹緲的救世主,倒不如著眼於自身,思考如何讓自己變得強大,成為自己的救世主。

正如書裡所說:

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如果一定要講救世主的話,那麼符合和代表客觀規律的文化就是救世主。

從《天道》分析“文化屬性”對價值觀的指引

“眾生百態”

弱勢得救之道,也有也沒有。沒有競爭的社會就沒有活力,而競爭必然會產生貧富、等級,此乃天道,乃社會進步的必然代價。無弱,強焉在?一個‘強’字,弱已經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顆平常心。

《天道》裡除了被稱為“鬼才”的丁元英以外,其他每一個人物都有他們各自的“文化屬性”,正是每個人的這種“文化屬性”的不同,才造就了不一樣的價值觀,最終導致了每一個人物的不同命運。

刑警芮小丹的“文化屬性”是純潔 ,正直,剛強,所以才會在最後他寧願自殺也不要餘生殘缺卑微的活著。

肖亞文的“文化屬性”是“惜緣隨緣不攀緣”,正是因為她這種努力讓自己靠近強者的價值觀,才造就了最後成功的她。正如她自己所說,接近了丁元英,便是給自己的人生打開了一扇窗,能讓她思考,覺悟。但很多人卻不具備肖亞文的智慧,有的人只看眼前的利益和得失,但肖亞文追尋的是一種能夠讓自己變強的方式,不僅僅是得到的現在結果,而是充實的內在。

餐廳老闆歐陽雪的“文化屬性”是商人的盈利,她更看重的是生意有無利可圖,更多的是投入產出比,凡事在她衡量不合算的便會立即終止行動。所以,歐陽雪不具備像肖亞文的遠見,但卻有生意人的魄力。

王廟村扶貧的牽頭人馮世傑的“文化屬性”是“前怕狼後怕虎”,想讓自己貧困的村子能夠富起來,帶領全村致富,卻又缺乏相應的抗風險能力和商業運作基礎,但又優於葉曉明和劉冰的短視。所以,馮世傑在最後認為攤上官司以後,想要退股又害怕失算,不得不為自己留了一條後路,也算作聰明。

樂聖音箱公司總裁林雨峰的“文化屬性”是“寧折不彎”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所以當他意識到自己敗給了丁元英以後寧可以自殺的假象來掩蓋真實,不能讓別人知道他是因為失敗而自殺的而保存了顏面,也不願自己面對一次失敗而苟活下去,唯有以最“體面”的方式(疲勞駕駛墜涯)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高智商罪犯王明陽的“文化屬性”是“尋找生命的淨土”,所以在最後芮小丹通過丁元英的指導之後,和王明陽完成了一段深度的對話,終於卸下了心靈上的包袱,芮小丹攻破了他的心理防線和盤托出,安心赴死。

……

《天道》裡還有許許多多的人物,他們都有著各自的“文化屬性”,強勢與弱勢文化屬性的不同所表現出來的人生價值觀,總是指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漫漫前途。

禍福相依,我們只有在強勢文化的作用下,讓自己變得足夠強大的同時,按客觀規律辦事 ,時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性,不斷的調整,強化,形成一套更加完善的價值觀去指引我們邁向成功的路,如此便是“天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