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提升植树造林质量 把乡土树种成百姓’绿色银行’

琼提升植树造林质量 把乡土树种成百姓’绿色银行’

海南日报海口3月12日讯(记者孙慧)3月12日是植树节。在文昌市昌洒镇白土村,一株株椰子树、重阳木等乡土树木被村民们栽下。“这些乡土树木既可以遮阳防风,又能美化村庄,像椰子、沉香等树种还有经济效益。”村民邢福剑说。

近年来,我省造林绿化成绩令人鼓舞。海南日报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该局提倡各市县扩种乡土树种,逐步提高珍稀乡土树种比例,统筹推进森林城市、森林村庄等建设,建立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制度,既打造绿树环绕的生态环境,也探索助农增收的新路子。

省林业局营林处处长蔡兴旺表示,经过多年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我省森林覆盖率已经稳定在62.1%以上,全省宜林地越来越少,对植树造林的重视也从追求数量向质量转变。在推广树种上,我省现在大力倡导种植沉香、黄花梨、坡垒等乡土树种,充分利用荒地、坡地等土地资源种植珍贵林木,改善人工林树种单一状况,提高林业产业效益。

如何让植树这样的“子孙工程”持续产生经济效益?琼中、白沙、澄迈等市县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以套种南药、养殖家禽、原材料加工产品,或是创建植物科普基地等方式,倡导“以短养长”。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高峰村村民符昌怀说,2017年,南开乡政府给他发放了扶贫益智苗,他把益智套种在橡胶林下,去年这批益智已经开始陆续结果,可以采摘售卖。

一些地区把珍稀乡土树木原料加工为产品,发挥出经济效益。在儋州,已有企业研发出黄花梨茶产品,每年农历清明节到谷雨期间,选用树龄5年以上的黄花梨树采取三片嫩叶,制作成黄花梨茶,目前这种黄花梨茶叶已经在市场上售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