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捍守新疆十九年的中國軍隊,收復國家失地,撲滅多國囂張氣焰

提到清朝政府,人們第一反應就是軟弱無能,被動挨打。當全世界開始掀起資本主義革命的熱潮的時候,中國清政府還在守著封建專制的制度不變。西方國家已經開始工業革命,重點開始發展工業的時候,中國還活在固有的農耕舊社會。

別的國家都是打開國門往外走,去交流去發展,清政府卻是關緊國家大門,不願意開放的探尋發展的道路。這造成了清朝統治下的中國一片蕭條。

俗話說的好:“柿子挑軟的捏。”國家政府的軟弱無能讓西方資本侵略者更加猖狂,都想來中國撈好處。中國政府消極反抗,多次簽訂了賣國的割地賠款條約。

一支捍守新疆十九年的中國軍隊,收復國家失地,撲滅多國囂張氣焰

歷史上有名的侵略戰爭之一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甲午中日海戰。當時日本準備向資本主義道路發展,開始瘋狂的對外擴張,準備以中國為中心展開侵略戰。而那時候的中國雖然也在開展洋務運動,學習外國人,但是限於清朝體制,其實內在並沒有什麼變化。

總體看來政府還是風氣腐敗,只想享受不為發展,人民活在水深火熱中。這場戰爭中國徹底的敗了,把我國半殖民地的程度大大的加深,導致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快速下降,而後更多的西方列強來華侵略。

清朝政府難道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嗎?當然不是。清朝時候有一支軍隊,讓西方列強聽到就聞風喪膽。這就是左宗棠招的一支部隊——甘軍

甘軍的領導人叫董福祥,這個人也算是個傳奇,小的時候就喜歡打抱不平,讀不進去書但是武功倒是練的不錯。為人仗義,喜歡和人稱兄道弟,結交了很多好朋友。成年後便在當地組織了隊伍進行團體性的操練,旗下團員也是訓練有素,幫著地方縣令守衛城池。後來勢力漸漸擴大,在清朝當時巨大的生活壓力下,走上了反清的道路。

一支捍守新疆十九年的中國軍隊,收復國家失地,撲滅多國囂張氣焰

三年的時間,董福祥帶著他的軍隊就拿下了十來個縣市,在山西甘肅一帶威望很高,但是不料,他遇到了左宗棠麾下得力軍隊——湘軍,在1869年遭到慘敗,整支隊伍都歸順清軍。

歸順朝廷以後,左宗棠重新整編隊伍,起名甘軍。甘軍歷史上打贏過多次戰役,最有名的就是他們幫助清政府收復新疆的戰爭,雖然幾支軍隊配合作戰,但甘軍的作用巨大,功不可沒。

一支捍守新疆十九年的中國軍隊,收復國家失地,撲滅多國囂張氣焰

1877年,左宗棠發出三軍一起向新疆進軍的指令,董福祥帶領的甘軍需翻越艱險的天山,走上千裡的山路,最後攻下新疆的南部門戶。

幸運的是甘軍以前活動的地帶就在甘肅附近,當地的自然環境和氣候與新疆的差不多,所以軍隊能很好的適應惡劣的環境,這對作戰起到很大的幫助。

甘軍英勇闖關,消滅敵人數萬,還俘虜了許多敵軍。新疆首領眼看自己的領地快要淪陷,只有往邊境俄國方向竄逃,董福祥帶著他的軍隊衝在戰線最前面,一鼓作氣連續攻陷了新疆數個重要核心地區。不畏艱險和困苦穿越了沙漠,成功的收復新疆。

收復新疆戰役成功後,沙俄又開始在邊境地區挑起事端,董福祥便沒有回北京,而是帶著軍隊留在喀什葛爾,嚴防死守在邊境線上,阻擋了俄軍數次進攻。後因董福祥的豐功偉績,被連續升遷,留在烏魯木齊擔任提督,帶著他的甘軍捍守著新疆十九年。

一支捍守新疆十九年的中國軍隊,收復國家失地,撲滅多國囂張氣焰

董福祥在新疆駐守期間,不但帶著軍隊頑強抵抗外敵的侵略,還大力興修水利工程,幫助農民開墾土地,修繕道路,幫助人民過上好日子,甘軍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這個消息傳到了北京,朝廷上下也是對他讚賞有加。

八國聯軍集體侵略中華的時候,清政府領導毫無作戰經驗,部署混亂,軍隊毫無戰鬥力,平時操練態度消極.面對著強悍的日軍、英軍、美軍等軍隊,可以說對他們沒有任何威脅。董福祥緊急接到政府的召回命令,連夜帶著甘軍趕往京城,圍剿了東交民巷外國大使館。

一支捍守新疆十九年的中國軍隊,收復國家失地,撲滅多國囂張氣焰

這一舉動,對外國侵略者是個沉重的打擊,甘軍撲滅了他們的囂張氣焰,外國軍隊對甘軍是恨之入骨。作戰有素的甘軍在戰爭中與俄軍和日軍進行拼死的抵抗,一直鬥爭到最後。但是由於敵軍人數太多,雙方實力懸殊太大,還是沒逃過戰敗的結果。

雖然最後我國戰敗,北京淪陷,董福祥被免去職務,甘軍被解散,整個清政府支離破碎。但是甘軍在清朝時期對國家做過的貢獻是永遠不能被忘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