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領導明爭暗鬥都要拉攏你,該怎麼做?

一、兩個同事(或領導)明爭暗鬥,都要拉攏你,你該怎麼辦?

曾經,韓國向魏國借兵討伐趙國,魏文侯說:“我與趙國是兄弟關係,貴國的這個要求我沒法滿足。”把韓國得罪了。過了不久,趙國也向魏國借兵討伐韓國,魏文侯同樣回答:“我與韓國是兄弟關係,貴國的這個要求我沒法滿足。”把趙國也得罪了。

後來,韓、趙兩個國家都知道了魏文侯把自己當做兄弟的話,非常感動和感激,都去朝見魏國。從此,魏國成為三國的老大,其他諸侯國很難與魏國爭鋒(已而知文侯以講於己也,皆朝於魏。魏由是始大於三晉,諸侯莫能與之爭)。

兩個領導明爭暗鬥都要拉攏你,該怎麼做?

兩個同事明爭暗鬥,都要拉攏自己,這時候要把握好“三不原則”

魏文侯把這樣一件棘手的、弄不好很可能兩頭得罪人、兩邊不是人的事情,之所以處理得這麼圓滿,甚至還有始料未及的收穫,主要在於他較好地把握了“三不”原則:

不謀私利。不趁別人有求於自己的時候去達到自己的目的。

不偏不倚。作為一個被雙方都看重和倚重的第三方,一定要保持公正的立場。

不怕得罪人。一旦堅持不謀私利和不偏不倚兩大原則,做出的決定就不會錯,就不必怕得罪人了——許多人都有這個感受,很多時候,越怕得罪人,越容易得罪人。


二、越級指揮很可能因小失大

一次,魏文侯和師傅田子方坐在一起,一邊飲酒一邊賞樂,聽了一會之後,魏文侯對田子方說:“這個鐘聲好像不協調吧,左邊的音調高了。”田子方聞言笑了:“我聽人說,君王只需要瞭解樂官是否稱職,不需要精通樂曲。現在大王對樂曲這麼專業,我擔心沒有功夫去明察樂官。”魏文侯聽完立即自我檢討。

低水平的管理者只會管事,高水平的管理者只管人。比如這次新型肺炎的某地新聞發佈會,當管理者講的都是事、事、事的時候,混亂和失控是一定的,因為你已經越過了廣大的中層和基層幹部,直接插手具體的事務性工作了,而事務性工作千頭萬緒,光靠幾個領導有三頭六臂也不行。


三、為什麼越大的領導越顯得平易近人,對這樣的領導我是不是可以隨便一點?

有一天魏國太子子擊在路上遇見田子方,主動下車行禮,可田子方居然不回禮。

子擊生氣了,嘲諷田子方:“為什麼越是位高權重的人越不作,越是平頭百姓越目中無人、作的不行?”

田子方回答:“這就對了啊!因為越是位高權重越不敢作啊——你想想啊,國王太作會亡國,當官的太作會免官,而國王一旦亡國了還會有誰拿他當國王?當官的一旦免官了還會有誰拿他當官?老百姓就不一樣了,一言不合就可以翻臉,一眼不順就可以走人,走到哪裡我都還是老百姓!

”子擊連忙給田子方賠禮道歉。

兩個領導明爭暗鬥都要拉攏你,該怎麼做?

失其國者未聞有以國待之者也

田子方站在完全不同的角度,幫我們分析了為什麼越大的領導越顯得平易近人。

所以,越是對這樣的領導,越不能隨便


四、看一個人,到底怎麼把他看準?

我們在評價人時,犯的最常見的錯誤是用同一個標準、同一把尺子,比如在金錢社會,以錢多錢少評價所有人;在官本位社會,以官大官小評價所有人......諸如此類。

據《資治通鑑》記載,魏文侯曾問心腹李克如何評價魏成和翟璜兩個人,李克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提出對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評價和判斷標準:

1.對普通人,要看他平常跟誰在一起。(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從他的朋友都是些什麼人,基本能看出他是什麼人)

2.對有錢人,要看他如何對待財富。(是愛財、惜財、守財、還是散財,主要是花給自己、家庭還是其他)

3.對做官的人,要看他提拔、舉薦的是些什麼樣的人。

4.對絕境中的人,要看他選擇什麼。(絕境中的人,任何辦法都值得一試,越是這種時候,越要看他是否做那些可做但不能做的事)

5.對一無所有的人,要看他拒絕什麼。(一無所有的人,任何東西都難以拒絕,越是這種時候,越要看他能否拒絕那些可要但不能要的東西)

看一個人如何對待他已經擁有的東西,這種時候他的表現往往最客觀、最真實。

兩個領導明爭暗鬥都要拉攏你,該怎麼做?

李克的五維識人法


五、有才無德的人,到底用還是不用?

按照司馬光的觀點,是不能用的。但這裡面,還需要分兩種情況:第一,無德的標準是什麼?第二,即便無德,是亂世、治世都不用,還是治世不用,亂世可用?

兵法家吳起是個典型代表。

真的不好說吳起是有德行還是沒德行。

無德的一面:為了專心學習儒術,母親去世都顧不得回家奔喪守孝;為謀求將軍職位,把自己老婆都殺了。

有德的一面:他帶兵的時候與最低級的兵士穿同樣的衣服,吃同樣的食物,行軍不騎馬,親自背乾糧,用自己的嘴巴為傷口流膿的士兵吸膿血。

吳起擅長用兵,著有《吳子兵法》,被魏文侯任命為將軍,攻打秦國,佔領了五個城池。

兩個領導明爭暗鬥都要拉攏你,該怎麼做?

在魏文侯對待吳起的問題上,司馬光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否有這樣的暗示:

第一,對有德無德的判斷,要放在更高的水準上,要放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

第二,在一個順風順水的公司,儘量不要用一個有才無德的人;對才不勝德的人,充其量只能放在與其德相匹配而不是與其才相匹配的位子上。

第三,在一個生死存亡的公司,可能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