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如何一手營造出“風俗淳美”,遠超“三代”的社會風氣?

引語

在明朝中期以後,朝廷內外的奢侈之風盛行,禮制更是被人們所拋棄,於是很多士大夫就用筆描繪出了明初的社會風氣,說其是明朝“風俗淳美”的黃金時代,旨在批判窮奢極侈、僭禮逾制的社會風氣。

但是,士大夫們所描繪的“風俗淳美”的社會有一定的理想成分在,但並不是沒有事實根據的。

明初,朱元璋登上皇帝位,畫了一個“圈”,鎖住了百姓。這個“圈”是什麼?就是大力推行“教化”之道,對社會各個環節進行全方面的整頓,並且用“禮制”和“法制”來規範百姓們的行為,讓百姓“各司其職”,最終營造出一個“循禮守儉”的社會風氣。

朱元璋是如何一手營造出“風俗淳美”,遠超“三代”的社會風氣?

朱元璋畫像

“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漢族”的文化碰撞

元末明初是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元朝廷一些“區別對待”的政策,造成了各階層的文化矛盾異常尖銳,衝突更是不斷,最終爆發大規模的紅巾軍起義。

元朝是北方遊牧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起來的一個朝代,統治了神州大地數百年,一些北方遊牧民族風俗習慣則是在內地產生了深刻影響。

明初,方孝孺曾經在文章中談到,江南被元朝佔領後的一些社會狀況,中原文雅的禮儀風俗受到蒙古人粗獷豪放之風的浸染,不過短短數十年的時間,宋朝的遺風就蕩然無存。

一些讀書人為了得到一官半職,辮起了頭髮,穿上了短衣,學說蒙古語,很少有人能夠堅守本族的風俗習慣。

所以,以至於元朝出現了一種

“先王衣冠禮義之教混為夷狄”的社會狀況,後朱元璋雖建立了明朝,但社會風氣整改並沒有實行,所以明朝風氣依舊如此。

朱元璋是如何一手營造出“風俗淳美”,遠超“三代”的社會風氣?

元朝

而且,由於土地兼併嚴重,明初的無業遊民群體巨多,而朱元璋作為遊民階層的代表性人物,自然知道遊民對於社會的危害。

明朝是一個農業大國,如果百姓都遊手好閒,不從事農耕,那將會是個致命性打擊。所以,明朝社會種種的矛盾,讓朱元璋不得不實行一系列的政策,整改社會風氣,讓百姓各守本業,所以朱元璋畫了一個“圈”,準備鎖住百姓。

清除北方遊牧民族留下的生活風習

在元朝,不管是士大夫,還是普通的老百姓,為了迎合統治者的觀念,也是為了生存,所以無不辮髮椎髻,頭上戴的是深簷胡帽,身上穿的是褲褶窄袖的衣服,而且婦女們更是身穿上了窄袖短衣,下身穿著裙裳,這與中國傳統的衣著打扮是大相徑庭。還有不少人不用漢名用蒙古名,說蒙古語,從他們身上已經看不出中原民族的色彩。

為此,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己任的朱元璋自然不會坐視不管,可是該如何清除這些生活風習呢?

朱元璋也是雷厲風行,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下令“復衣冠如唐制”,上述行為一律禁止,不許內地百姓穿著蒙古式服裝,不許辮髮椎髻,也不許說蒙古語言,也不許用蒙古姓名。

朱元璋是如何一手營造出“風俗淳美”,遠超“三代”的社會風氣?

唐朝服飾示意圖

在傳統的觀念上,中原的民族是十分重視喪葬事宜。但是在明初,還有一些地方的居民沿襲元朝的習俗,遇到喪葬事,大宴親友,只管酒餚厚薄,大愉大樂,對死者卻毫無哀慼之情,甚至還有人採用了蒙古習俗,將死者焚化後投於水中。朱元璋認為這是極其嚴重的“傷風敗俗”行為,於是下詔令嚴禁。

再有,我們知道蒙古族有個收繼婚風俗,就是“弟收兄妻、兄據弟婦”,而最終導致了“夫婦無別,綱常大壞”,朱元璋認為這是“古今大變,中國之不幸”,下令徹底禁止,而且規定不聽從詔令的人員,一律“罪不容誅”。

在進行一系列禁止政策實行後,蒙古族遺留下的風習可以說是基本解決了,社會也算回到了正常的途徑。但是朱元璋的“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的態度,也導致了很多優秀文化的因此消失,比如音樂領域的“胡虜之聲”,朱元璋是直放棄。

“衣食住行”全方面進行改革,“衣”、“住”是重中之重

在清除蒙古族留下的風習後,朱元璋可以說是解決了畫“圈”、推行教化的障礙,於是他著手開始畫“圈”。

首先,朱元璋對“衣食住行”的改革,想以此形成貴賤有別、上下有等的社會生活秩序,而其中以服飾、住宅的改革最大,甚至有點“強制性”。

在日常生活中,服飾是最能顯示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身份等級的。所以,朱元璋下令讓大臣們制定出一套極其繁瑣的服飾標準,皇帝、后妃、親王、公主、官員、百姓服飾都各不想同,而且冠服的式樣、圖案、顏色都有很大差別。

按照服飾的規定,玄、黃、紫這三種顏色以及龍風圖案屬於皇室成員專用,其他人一律不得穿著;官員可以使用雜色纊絲、綾羅、彩繡;而百姓則只能穿用綢、絹、紗、布,而且首飾、鐲只能用銀的,而不得用金、玉、珠、翠製作。

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朱元璋特別下令:“農民之家可以穿綢、紗、絹、布,可商賈之家只許穿絹、布,農民之家只要有人為商,就不許穿綢、紗。”

從此可見,朱元璋的改革不僅僅是改變社會風氣,還有“重農抑商”之意,而重農抑商是為了恢復明朝的社會經濟,這也是朱元璋畫這個“圈”的一個重要原因。

朱元璋是如何一手營造出“風俗淳美”,遠超“三代”的社會風氣?

明朝服飾示意圖

在住宅方面,朱元璋也做出了嚴格的規定。按照《住宅》規定,像公、侯這樣的高級別的功勳貴族的住宅,應有前廳、中堂和後堂,其中前廳面闊七間或五間九架,中堂七間九架,後堂七間七架;門屋三間五架,大門可以用金漆塗刷,可以使用獸面錫環。

一品和二品的高級官員家庭,廳堂的標準是五間九架,屋脊上可以裝置瓦獸,樑棟、鬥棋、簷桷都要繪飾成青碧色,門屋三間五架,大門上也可以用獸面錫環,但門板只能用綠油塗刷。

三至五品的中級官員家庭,廳堂限用五間七架,屋脊上可以裝置瓦獸,樑棟、簷桷可以用青碧繪飾,正門三間三架,大門只能用黑油塗刷,可以使用錫環,但不能用獸面。

而至於老百姓的家庭,一律不能超過三間五架,不許使用斗拱,也不能用彩色進行裝飾(也就意味著,百姓的房屋基本是統一規模的,只有“黑白”二色,何其單調)。

朱元璋是如何一手營造出“風俗淳美”,遠超“三代”的社會風氣?

明朝住宅示意圖

除了服飾、住宅外,朱元璋還在酒具、傘蓋、語言問好制度方面,全方面地規定各種人員的行為,不許逾越,形成一個上下有別的社會。最重要的是,一些政策在無意間造成了明朝百姓單一的生活,沒有色彩的生活,只有“上班—吃飯—下班”

規定百姓的日常行為

在上文中,我們可以看到朱元璋這個“圈”還是比較周密和嚴格的,推行教化,不但解決了蒙古族遺留下的風習問題,更是用“服飾、住宅”等方面形成了一個上下有別的社會。但是,這些僅僅是這個“圈”的伴唱,而主唱還是如何讓百姓們各守本業,勤勞耕種,官員們各司其職,不得逾越,以此來改變明初的社會風氣,同時恢復社會經濟。

我們都是知道,朱元璋早期可以說是個無業遊民,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作為遊民階層的代表者,朱元璋自然深知遊民對於農耕大國的危害,內心也憎恨遊手好閒之徒。

所以,朱元璋推行一系列的政策方針,讓農民、士人、商賈、工匠都各守本業,對於四處遊蕩、不從事業的“遊民”則是採取嚴厲的打擊措施,一經發現,就是遷徙到邊遠地區生活。

朱元璋是如何一手營造出“風俗淳美”,遠超“三代”的社會風氣?

明朝百姓示意圖

其次,在邊遠的農村基層,朱元璋就在村裡設立“老人”一職,實為皇權的代言人,代替皇帝去管理百姓,督促百姓農耕(實際上是有一定強制規定百姓的行為,監視他們的所作所為)。

《教民榜文》載:“今出號令,此後止是各該裡分老人,勸督每村置鼓一面,凡遇農種時月,五更擂鼓,眾人聞鼓下田,該管老人點閘。若有懶惰不下田者,許老人責決。”

據說,朱元璋還在南京準清橋以北特地建造了一座逍遙樓,凡是賭博的、下棋的、養鳥的,以及遊手好閒的人員,都被拘禁在樓中,名為“逍遙”,實際上是把他們活活餓死。

普通老百姓是如此,作為國家的守衛,將士也是逃不過的。為了防止將士沉溺於娛樂,荒廢武藝,朱元璋不許將士進入青樓,還曾下令:在京但有軍官軍人學唱者割了舌頭,下棋、打雙陸的斷手。

由此可見,朱元璋畫這個“圈”,推行教化,旨在規範百姓的行為,讓他們各守本業,從事農耕,恢復社會經濟。

以“法制”支撐起這個“圈”

朱元璋不同於前朝的“寬縱”,反而是“以猛治國”,所以很多政策並不是一紙空文,動動嘴皮子罷了,而是付諸行動的。為此,很多政策以“法制”來推行,同樣的,朱元璋也是以“法制”支撐起這個推行教化的“圈”。

比如,上面提到的服飾、住宅方面的規定,如有違法者,《大誥三編》是這樣記載處罰的,“民有不安分者,僭用居處器皿、服色、首飾之類,以致禍生遠近,有不可逃者;一切臣民所用居處、器皿、服色、首飾之類,毋得僭分。敢有違者,本用銀而用金,本用布而用綾錦絲紗羅,房舍棟樑不應彩色而彩色,不應重錦而重錦,民床勿敢有暖閣而雕鏤者、違誥而為之,事發到官,工技之人與物主,各坐以重罪。”

由此可見,朱元璋的“教化之道”絕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依靠極其嚴酷的懲治措施來推行和維護,也就意味著沒有人敢觸動朱元璋的這個“圈”。

朱元璋是如何一手營造出“風俗淳美”,遠超“三代”的社會風氣?

《大誥三編》示意圖

其次,明初剛剛經過了數十年的戰亂,商品經濟並不發達,奢侈品的製作和流通也相對少,以至於出現了循禮守分、尚樸崇儉的社會風氣。這一社會風氣,在各種地方誌中都可以看到記載。

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顧炎武,曾摘錄《歙縣誌》關於風土的一段議論,讚譽明初“詐偽未明,訐爭未起,紛華未染,靡汰未臻”,認為明初風俗的淳美,能夠與漢文景、唐貞觀等盛世相媲美。這樣的評價雖然有些虛譽,但確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初的社會風氣。

結語


朱元璋是如何一手營造出“風俗淳美”,遠超“三代”的社會風氣?

明初“風俗淳美”示意圖

朱元璋畫的這個“圈”可謂很成功,推行教化,以“法制”維護和推行教化,成功地鎖住了百姓,讓他們呆在這個“圈”裡,各守本業,營造出了一種“風俗淳美”的社會風氣,百姓們循禮守儉。

百姓的各守本業,對於農業大國的明朝是有極大有利的,讓明朝擺脫了戰亂的傷害,快速地恢復明朝的經濟。

但是,這個推行教化的“圈”也有弊端。我們要知道是,“風俗淳美”時代並不一定就是黃金時代,因為它可能是人們的自由度狹小和社會生活缺乏色彩的反映。

而這一點在明初的詩壇方面就體現了出來,在元入明初的詩壇大家相繼去世後,明初的詩壇一度陷入了寂靜,詩文千篇一律,毫無感情色彩,這於明初的社會風氣還是有很大關係的。

朱元璋的這個“圈”,圈住了百姓的生活行為,同時也圈住了百姓的思想!


【小皮】

參考資料:《明史》、《明史•紀事本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