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一切教育的归宿最后都是生命教育

说生命,中国人大都认为遥远且虚无;说死亡,太忌讳,太沉重,中国人大都不愿直面死亡,甚至忌讳触及死亡这个话题。但生命的本身就包含生和死两面,忌讳逃避死亡,我们如何直面真正的人生?

“一切教育的归宿最后都是生命教育。”

“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

我高度认同这些观点,我也坚信:“教育的终极意义是教会孩子如何过好人生,如何真正有意义地活着。”现实中,别说是孩子,就是成人,我们也很少直面死亡,哪怕就是这个话题我们也都忌讳至极。

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谁将先后离开你?

秦岭大山深处的营地,一轮明月当空,皎洁的月光布满了整个森林,散落在营地的每个人身上。这里非常安静,队员们可以听到彼此的呼吸和心跳。在这里,我们特别安排了一场关于生命、关于死亡的深夜丛林对话。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不管你愿不愿意。假如,就在此刻,我们的家人,我们至亲的父母,我们的兄弟姐妹因为某种不可抗力现在不得不一个个离开我们(逝去),你将如何面对?比较而言,你能接受的先后顺序是?”

“你不能选择自己先离开,不能选择和他们一同离开,你必须活着。”

……

这次的秦岭原始丛林野外生存训练营共34位队员,他们大都10-13岁。对这些孩子而言,某种程度上父母家人是他们的全部。这样的问题他们能接受的了吗?

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死亡是大自然的规律,每个人都要死的。我希望在爸爸妈妈还活着的时候,我做些提醒,可以让他们保持健康,保持运动,这样寿命就会长一些。如果问到爸爸妈妈谁先死,我愿意爸爸妈妈一起离开,我自己要把自己的责任义务做好,养好下一代。”这段话来自深圳的阿琛。是啊,命有其时,自然规律,无从抗拒,与其担心顾虑,活着的时候不如做些有益和有意义的事情,延长生命的长度,拓宽生命的广度。这是孩子在大自然中的思考与流露。

“无所谓我的哪位亲人先离去,我认为,在他们(亲人)没离开我的时候,我尽力对他们好,孝敬他们就行。我觉得亲人追求的就是希望我比他们过得更好。在他们没离开的时候,我一定要孝敬他们,让他们至少在离开前有一个幸福的时光。”这段话来自阿毓,来自北京的一个10岁小女孩。

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不管谁先离开,我也无能为力,我只能接受。我想,对于我们最亲最爱的人来说,在我未成年的时候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可能最希望的就是我能好好地活着。我相信,我的父母甚至会毫不犹豫地用他们的生命来换取我的生命。”当我听到来自上海13岁的阿琪说这段话的时候,已为人夫人父的我内心开始流泪。

说着说着,山谷丛林中陆续有了哭泣。但,对话一直没有停止……

孩子们没有把这个对话当游戏,他们深入了其中。营地里,小队员们的内心慢慢被打开,开始直面死亡与亲人离去的思考。不管我们引导的语气如何平稳柔和,此刻也无法抑制和抚慰孩子们滚烫的内心。越来越多的抽泣、呜咽还有憋不住的哭声开始在营地里散开。

现实中,我们太多的人,太多的时候迷失了,迷失于事业、前途的发展,迷失于快速、缤纷的生活,迷失在功利的虚无之中了,对于父母至亲反而不知道珍惜,不知道如何去爱了。直到,他们突然有一天要离开我们了,我们才知道珍惜,才知道挽留,但我们无力回天。毕竟,“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自己写封遗书吧!

我们相信,很多人应该没有真正想过自己死亡这件事,也应该没有真正经历死亡恐惧的挑战。一系列的铺垫过后,我们让他们给自己写封遗书。

“爸爸妈妈我要走了……”一位女孩,话还未打开就已泣不成声。

“爸妈,请不要为我太伤心,我希望你们以后能快乐地生活。我永远都是你的女儿,我会在那里等着你们。”又是阿毓。

“每个人都会死,爸爸妈妈你们好好的活着,我走了你们就不担心了。”一个八岁的男孩站在队伍前面说。

“妈妈,我走了,去了另一个世界,不要为我担心。你和爸爸别再吵架,你也不用每天都很累了还要陪我写作业。”

……

有人说,生活就像剥洋葱,一片一片地剥开,最后就只剩下了生死

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是的,就是如何面对这毫无悬念的生死才让人与人之间有了区分。就是在这有限的生命时间里,总有些人、有些事让我们泪流满面。

“反正我们都会死,关键要让父母不要担心,让他们好好地活着。”队伍中的气氛没有了先前的沉闷,开始了小声的讨论。

年少时,因为被父亲痛打,我愤怒写下遗书准备离开这个痛苦的世界。说实话,在做教育之前,我想过生死,但真的没有深入想过活着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这次之后,我真切感受到过往时光的虚度——三十多年来,我好像从就没有真正的活过。

生老病死,万物始终,这是再平常不过的规律了。如果想让我们的生命过程更加丰富、更加多彩,就要在有限的生命进程中过的更为幸福、快乐,更为有价值,我们必须学会了解生命——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

当波斯匿王他过世之后,琉璃王继位,当时候搞得民不聊生,因此豪门的妇女,她们发起了出家的念头;总共五百人,她们就决定舍弃贪、瞋、痴,然后舍弃了富贵的夫家,或是舍弃自己的家庭,最后来到佛寺——佛门中来出家了。

可是她们虽然想要断除自己的贪瞋痴,却很难作到,于是大家感觉到这样不是办法,于是她们就去找待得比较久的比丘尼来求教。其中她们遇到第一位,给她们的劝告竟然是叫她们要还俗;因为这位比丘尼看到这么多豪门妇女她们的衣服、衣钵都非常好,所以她想:她们如果还俗的话,那接下来这些东西可不就都是我的了,这样三衣一钵或等等就可以变得很多钵。所以她就跟她们讲,她怎么说呢?她说:“你们就回家去啦!因为你们家里面那么富贵,你想布施就布施,你想要护持就护持,你这样不是可以随意自在,何必一定要出家呢?”也就是说,叫这些五百比丘尼不要再刻意要断除贪瞋痴。于是,五百比丘尼她们听了以后,心里面很难过,她们想:“好不容易出家,怎么是这样的劝告呢?”那自己的修行不好也无奈何,她们就去找第二位。

这第二位,就是故事中所说的微妙比丘尼。微妙比丘尼就跟她们劝告说:“你们应当舍离男女的贪欲,要想:‘男女的贪欲会破坏你真正的今生以及未来世,让你的未来世会更加地痛苦。’”

她就说自身的例子:刚好她这一辈子就是一个长者的女儿,家里面也是很富贵;可是等到她嫁人以后,就发生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事情是什么呢?当她嫁人,她丈夫是一个梵志,就是一个修行的人。嫁过去以后,后来她夫家的父母都过世了,有一次她要待产,待产的时候,她想,我是不是……(因为待产,古时候生产是有危险的),所以她跟她先生要求,就带著她一个儿子,还有肚子里面这个小孩,就回娘家去;免得说到时候中间会遇到什么事情,然后至少也能够见父母一面。

古时候印度,听说也是要回娘家来待产。然后不管怎么样,在这过程中,她到了树下就生产了;毒蛇闻到这生产的这种腥味,就引起一个骚动,骚动以后就出来,那她先生刚好在熟睡中,不小心就被毒蛇咬死;然后接下来她很难过,可是还是继续要,路程继续要走呀!

回她娘家,结果要过一个大河的时候,刚出生这个小孩和旁边这个大儿子没有办法兼顾,于是她就抱著小的先走过去,结果后来大的他自己要过河的时候,就被水冲走了;等到她要去救的时候,再转头一看,小的又被狼群叼走了。她当场就昏过去了,非常非常地痛苦!等到路上继续要往前走;后来听说,人家跟她讲,她父母一家大小都死了,为什么呢?发生火灾,然后就是没有人能留下来。

后来这种情况下,幸好有人收留她,于是她最后有机会再嫁;再嫁的话,这位也是一个梵志修行人。可是有一次,她刚好也要生产;生产的时候,她的先生从外面进来,从外面进来的时候,因为门锁上了,所以她先生就敲门;可是她就没有办法去应答,她先生也酒醉,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等到最后生产完毕以后,好不容易才应门以后,她先生问完这个事情是什么;听了以后,不但没有对这小孩子刚出生非常喜悦,反而是非常生气;因为酒醉的人,他在瞋怒之中,就做了很不理性的事情。他做什么事情呢?把他的小孩子,他自己的儿子,把他煮来吃啊!而且强迫这个微妙比丘尼,那时候她是还没出家,那也要吃,所以她不吃的时候就被痛打,就被迫只好吃下她儿子的肉。所以这真是惨无人寰的事情。所以她就想一想,我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先生呢?我到底造了什么孽呢?那这个情况下,我一定要赶快逃离,因此她就逃出去。

逃出去以后,就遇到另外一位,刚好他的老婆死了,他在那里就在看,然后在这个坟墓场所,她刚好走到这里,于是最后同病相怜,因此她就再嫁给这位新的丈夫;可是好景不常,很快这丈夫又死了!那死了以后,本来没事,却发生一件事情——当地的习俗,说先生死是要殉葬的。殉葬什么呢?就是他喜欢的,他喜欢的就是他老婆嘛!所以要一起殉葬。简单来说,就是活埋啦!然后活埋以后,她想这下完了!结果很幸运地,刚好盗贼他们是来挖那个坟墓,想要盗取看看这些新葬的坟墓里面,有没有些名贵的东西;结果挖出来以后,怎么挖出一个活人来呢?看了她长得还端正,因此盗贼的这个贼帅,就再又娶了她。

结果世间的事就是没有很好的,为什么?一样那句话:好景不常。这个盗贼,终于有一天失手被捕了,隔没多久被捕以后,被处斩;处斩以后,别人最后把他尸首偷盗回来。因为他们作这行的,你想偷盗回来就好了,没有!他们还是要根据当地的风俗,让他的心爱的这个夫人跟他一起殉葬。所以这真的是太悲惨了!

因此她就第二次被活埋到这坟墓里面,她想这下是完了。过了三天,然后有一群狼犬,它们来找尸体吃,就挖挖挖,最后不小心就把她挖出来;挖出来以后,她就想:我为什么命运这么悲惨呢?没有一个好的官人可以收留我呀!我就决定了,还是要仰仗如来。听说如来是大智慧者,是大解脱者,所以她就决定出家。可是她这个时候,过了三天,她衣服就破破烂烂,而如来就带著阿难现身去救度她了,后来她很顺利就成为四果阿罗汉!

那她的故事的缘起到底是怎样呢?她最后说,因为如来告诉她,或是她自己也能够晓悟,因为她自己修学佛法以后也可以知道,过去生她因为嫉妒,嫉妒谁呢?嫉妒小妾,因为她没有办法生下小孩。所以小妾她有一个孩子,然后她就暗中把这小孩害死;她用一根针,针对这小孩把它刺进去,然后神不知鬼不觉,那个针就没入到这小孩的顶门里面,所以也没有人知道到底这小孩发生什么事?最后小孩日渐消瘦就死了。死了以后呢,这小妾就怀疑是她,就想:一定只有这个大老婆才会害死我的小孩。

所以她来对质,对质的时候,这一位微妙比丘尼的前身,前世就发了毒誓,她毒誓怎么发呢?“如果我有作这档事,让我每辈子,或是我先生会被毒蛇来咬死,让我小孩被水冲走,让我小孩被狼犬叼走,而且我可以被活埋,而且自己吃自己的小孩,甚至我父母一家大小都起火灾死光光”,这样来诅咒自己。“你怎么可以来谤我呢?”——所以她还自己振振有辞:“你怎么可以这样诽谤我呢?”所以不要说每辈子,就算是一辈子,这样是不是很难受呢?因此这一生就遇到这样的果报,闪都闪不掉,因为过去生所发的这个业报要怎么受,自己已经把它规范好了。

一般的情况下是说,你不发这种的没有意义的这种恶誓愿,这样的话,如来藏会根据各种的因缘最后处理;可是自己把自己的果报说到就是要完全地成就,所以就会在人间遇到这样不如意的事情。不过我们要再说,有的人对这东西不了解,我们先在这里说明:因为杀害众生的果报,它是三恶道,三恶道的日子会比刚才的更为痛苦;然后生死之间,在人间许许多多是生死离别的苦,与亲爱离别的苦,所以这还是有一些不同。所以更苦的日子,他实际上在当初三恶道受报的时候已经受过了;他以自己所出生的三恶道的身来受,只是说他得到人身了以后还是要偿还,而得到这样的业报。

那为什么微妙比丘尼她可以得到佛陀来迎接她,最后得证这果位呢?因为在过去世的时候,她有一辈子是作一个长者的夫人。她有一次看到一个证得缘觉果的人,进入城里面来乞食,她看到这样修行人以后,觉得心生欢喜,于是来供养他;这缘觉他也很好心,他吃完以后就现出十八神变。因为他想这长者的夫人,对他这么有信心,所以他就决定摄受她;而这长者的夫人看到这情况,就更加地欢喜;

更加地欢喜下,她又发了一个誓愿,这誓愿是什么呢?“希望让我未来世可以证道,可以得到像这位修行人一样的道果。”所以她回向发愿是这么的好。虽然许多人并不懂回向发愿是什么?但这个夫人所作的这个就是回向发愿;

回向发愿就是将你的福德来作什么样的事情,希望它能够成就。因为她接触到是佛法的修行人,所以她这个果就势必会成就;乃至于她如果发起让自己可以得到如来的果位,那当然未来世她也会成就。所以这一生她见到如来,可以成就阿罗汉道,就是这个原因啊!所以有因有果是完全不会错谬的。

可是,微妙比丘尼说到这里,就还是要警惕在场的五百比丘尼,她说:“即使是如此,我今天已经成为阿罗汉了,已经成为四果,已经证道了,可是每一天早晚都有一支热铁针,就如同我当初害死那小孩所作的,从我头顶上,然后插入,一直穿透我全身,最后从脚部出去,每天历历不爽让我尝受这苦果。我的过去生,就是那一辈子,这样能够修学佛法,然后能够听闻,最后能够在这一生,

真正因为当初的欢喜心,才能够今生真正的修学,所以欢喜心是非常的重要;然而我过去生所害的人,他一样要让我这一生,成就道果以后,一样来受报,所以你们要警惕。

而且我这一生,虽然嫁了这么多丈夫,可是没有真正如意的,都是生死别离,或是这一位丈夫他的品性不好,所以淫欲中的夫妻之爱,实际上没有真正可乐的地方,你们千万不要像前一位比丘尼所说,自己贪爱这样的男女的爱欲,在夫妻中过著生死流离的日子,那样绝对是痛不欲生的。”五百比丘尼听了微妙比丘尼这样亲身经历的故事以后,大家心里面都为之悚然,都说吓了一大跳!大家再怎么想,都不会再起男女的淫欲心了,所以这五百比丘尼也很顺利地就成就了阿罗汉果。

所以,今天我们来看到世间所发的毒誓,尤其许多人爱作一些无聊的事情;什么斩鸡头啦!然后以伤害别的众生的性命,然后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可是这种事情是没有意义的,而且是愚笨的行为,也是迷信的行为。因为好求自己的面子,而不考虑到将来所受的果报;虽然这一生即使不受到那种果报,可是未来生总有一世会得到这样的果报,这样何苦来哉呢?即使自己都知道,自己说的话是假的,那为什么还要说呢?这样的妄语,只是让如来藏把这个将来所要成就的果报先把它预定下来,而且自己还要到三恶道去受报。三恶道受报叫正报,那痛苦更超过这个报。只是发这种毒誓,就更没有意义了。

所以,我们来看待世间的这种,种种的痛苦,由于贪欲会让我们泯灭许许多多人们正常的人性,所以应当来想:即使是说父母能够疼惜我们,家长爱怜我们;乃至于说有自己的好的眷属,然后有自己好的子女,可是这世间的贪爱是没办法久远的,他们都是生死别离所可能产生的。没有一对眷属,他们会无量世一直作为夫妻的,这些事情从来在法界中不会存在。那你所真正爱的人到底在哪里呢?那你说反正我就随便爱就好,可是我们随便爱,也可以说你投胎的时候,你有那么肯定你出生的时候,是男还是女吗?你是男生还是女生,是不一定的啊!因此你要的是异性恋吗?可是你自己本身都没有真实性,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男人还是女人,那你到底要爱谁呢?所以没有真正的所爱是可以存在的,因为连自己是什么都不清楚;这都不清楚的话,我们可以用一个现代的公案来看,这公案不是禅门的公案,是现代的一个故事。

英国有一个业余的橄榄球员,他名字好像叫Chris。他有一次后空翻伤到他的脖子以后中风,中风以后昏迷;然后他那时候,已经有一个很好的未婚妻,两个人是可以结婚的。可是等到他醒过来以后,就发生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他伤的时候,伤到了脑部,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喜欢这个女人,他只喜欢男人;所以,当然最后他也没办法跟他未婚妻在一起了,因为他后来就变成一个同性恋。而且他本来很喜欢运动的,可是他后来非常讨厌运动,于是他从120公斤降到69公斤,然后非常注重自己的面貌;他后来还找一位男人,然后两个人在一起。可是他说什么呢?他说他对于过去都不在乎,他必须要对于目前的这种感觉来负责。

可是我们来看他的例子就可以知道,连现在存在的也没有真实性。因为他只不过是脑部受一点影响以后,他的性别、喜欢就整个作转变了,那他到底喜欢是男是女?没有一定。如果今天他再受伤呢?他再受伤一次,会不会他又转回异性恋呢?因此,他只不过是他色身下的一个傀儡,他只不过受到他这个色身的胜义根——大脑这地方的俘虏驱迫而已。所以没有真正的一个他所爱可以说啊!因为他连自己要追求的是什么?他都不知道,他也没办法决定。

所以,还有人在这个世间倡导邪教。邪教是什么呢?他希望能够跟更多的女性来作爱,然后不用负任何的责任;可是我们大脑它很奇特,它有一个价值判断的中心,这是在皮质区里面可以发现得到的;当我们作了事情是损及他人的,不论自己怎么虚伪地称说:这样双修,可以让别人的道业提高。可是这个价值判断中心还是本乎职责,会送出各种的压力的荷尔蒙来让身体不好。如果这个人是能够悔改,他也知道自己是已经错了,这个皮质区就会改变,就会产生很好的东西,让他身体可以悠游自在,而不再受困于自己大脑的变化,而作出种种非梵行邪淫的行为。所以我们对于爱欲这个地方,这种贪求男女的欲望,应当要有一个节制,这就是微妙比丘尼要告诉我们的故事。——微妙比丘尼的故事

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