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巧手“小媳妇”的花饽饽为生活增收添彩!

“胶东花饽饽”是胶东巧妇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根据地域特色和生活习惯而成的一种民俗形式,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作为传统民间面塑艺术的一种,它多分布于烟台、莱州、蓬莱、龙口、招远、栖霞等市区及周边地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结婚”、“祝寿”、“上梁”、“过年”等民俗活动和情景中占有重要位置。

栖霞巧手“小媳妇”的花饽饽为生活增收添彩!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领略一位来之于栖霞心灵手巧小媳妇栖霞民间艺人于志娜(观里镇山后泊村人),因为做花饽饽出名,外界现在常以“胶东小媳妇”称呼她。

栖霞巧手“小媳妇”的花饽饽为生活增收添彩!

花片捏制

栖霞巧手“小媳妇”的花饽饽为生活增收添彩!

花饽饽近照

都说胶东妇女心灵手巧,勤劳能干,这可一点不夸张,做花饽饽不但要有一副巧手,要想做出一个形态逼真,好看能吃的花饽饽你还要深厚的生活体验做基础。一些传统的样式那都是妈妈带闺女手把手,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很多形状、花式、色彩那都是印在脑子里的,没有个几年从事花饽饽制做经验根本出不来一手好活。

栖霞巧手“小媳妇”的花饽饽为生活增收添彩!

胶东民俗(女儿出阁用铜盆饽饽)

花饽饽的制作,最为重要的是和面和整形,有的花饽饽造型讲究,和面就要硬一点,有的则可以软一点。而且和面的程度要达到手光、面光、盆光。“守面”不仅是力气活儿,也是个技术活儿,需要肩膀、手臂和手腕协调用力,均匀地揉。面“守”得越好,蒸出来的花饽饽就越筋道、越好吃。

栖霞巧手“小媳妇”的花饽饽为生活增收添彩!

花饽饽与普通饽饽的不同,主要在于应用场合的区别。前者多用于一些仪式性比较强的场合,比如生日、婚礼、节日等等,图中看到的这组花饽饽,就是胶东民间给小孩过“百岁”的时候,用到的一套组合。最左侧的就是一对“长命锁”形状的饽饽,上面还有“长命”、“百岁”的字样。

栖霞巧手“小媳妇”的花饽饽为生活增收添彩!

长命锁旁边这些饽饽,也各有各自的造型,各有各自的寓意,具体是一对虎(右下)、一对燕(左下)、一对牛蹄(右上)。

关于这些花饽饽的寓意,民间还有句顺口溜,叫“一对虎,一对燕,一对牛蹄考状元”(用方言朗读相当押韵)。

栖霞巧手“小媳妇”的花饽饽为生活增收添彩!

刚才看到的都是个头相对较小的花饽饽,这边是比较大的,这上面的图案有鹤,是给老人祝寿用的。

栖霞巧手“小媳妇”的花饽饽为生活增收添彩!

当然了,大小不同的花饽饽,制作时间和工艺也不相同,价格也不一样,便宜的一般几十块钱一组,而像这样大的花饽饽,价格就升到了几百元。

花饽饽作品工艺相对复杂,制作需一周左右,价格也比较贵,这一件就卖两千元。当然了,花饽饽再怎么花,它也是饽饽,因此都能吃。不过,几百上千元的那种花饽饽作品,相信舍得吃的人不多。

下面集中给朋友展示一下栖霞“小媳妇”于志娜近期做好的一些成品花饽饽,让大家领略一下我们胶东花饽饽的迷人魅力!

栖霞巧手“小媳妇”的花饽饽为生活增收添彩!

栖霞巧手“小媳妇”的花饽饽为生活增收添彩!

栖霞巧手“小媳妇”的花饽饽为生活增收添彩!

栖霞巧手“小媳妇”的花饽饽为生活增收添彩!

栖霞巧手“小媳妇”的花饽饽为生活增收添彩!

栖霞巧手“小媳妇”的花饽饽为生活增收添彩!

栖霞巧手“小媳妇”的花饽饽为生活增收添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