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淺談商業/創新/社會發展規律

前言

從現實世界講起,地球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人類更是渺小得微不足道。

而從人類社會歷程講起,有記載的歷史不過幾千年,從夏商周時代到如今的2019年,這段歲月也不過幾十個人的一生那麼長而已。從冷兵器到火炮原子彈、馬車到飛機、從飛鴿傳書到手機,一切皆有可能,商業上更是如此!

「商業」淺談商業/創新/社會發展規律

正文

人類社會要想不斷髮展,需要不斷生產物資來滿足舊需求和新需求。要想快速發展就要提高生產力來快速生產物資,這是基本道理。

當人類的一個需求被滿足後,會自然而然地誕生出新的需求,這是現實社會告訴我們的基本現象。

隨著科學技術提高,生產效率不斷提高,人類會不斷解放出更多生產力在新興領域,當新興領域飽和、生產效率不斷提高之後,又會出現更創新的領域,又會有更多被解放的生產力投入進來,如此循環。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

商業蘊含其中。

我認為的商業創新,自我歸結為兩點。一是在舊行業的生產效率上創新,是生產效率的提高。二是創造新的行業,創造新的需求,創造新的人類社會。

舉幾個例子:流水線生產、機器代替人工、智能快遞分揀系統、德國工業4.0、美國的農業機械化,這些屬於第一類,都是在不斷提高生產效率。智能手機發展、馬雲的電子商務、滴滴的共享出行、中國移動支付的發展屬於二,偏向創新性產品。當然會有交叉的地方,比如移動支付也可以說成是在支付行業生產效率上的創新,但都離不開這兩點。

人類社會想要發展得更加豐富精彩,離不開商業創新的驅動。

更多創新,才能有更多發展。

當今社會,賺錢,是幾乎每個人都想做的一件事情。如何去賺,是每個人都關注的話題。

有的人鑽進飽和的舊行業,有可能靠著各種因素(人情、關係、運氣、實力、其他)真的致富,但是比較困難。當一個行業的生產供應已經大於了社會總體需求的時候,市場達到飽和狀態,產生競爭,賺錢變得不再容易。此時需要創新:生產效率的提高或者產品層面的創新,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商業創新中的一和二。

近十年中國互聯網創業大熱,談到創業,我認為一定離不開創新。那麼什麼時候可以投入創業呢?我認為,要麼當市場不飽和時,那你可以進入;要麼當市場飽和成為舊行業,那你有更好的生產效率,那你可以進入;要麼就是當你創造了新產品新市場,那別說進入了,你就是在開闢一塊新天地!如果你的創業項目是以上三者之中,才有價值。而當今社會,很多人在喊著創業,但是做的項目,都是已經非常非常多的人在做,市場已經飽和,又沒有新技術新特色,比如軟件外包公司、比如開一家餐飲店,我認為這不是純粹的創業,大多是生意,因為自己可能賺到錢,但是對社會的發展驅動不高,創新性很低。

2018年開始互聯網冬天到來,資本寒冬,無數創業公司倒閉。互聯網創業,真的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嗎,我不這麼認為。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不過20來年的歷史,從四大門戶到BAT,從BAT到AT兩極,不過幾年時間。發展到今天,基本的、容易被看到的項目和領域有人做了,但不意味著全部都被做了沒有機會了。互聯網商業,有太多太多的模式可以去創新,只是很多人無法去發揮想象力。

「商業」淺談商業/創新/社會發展規律

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商業雖然跟錢這個東西分不開,但是我認為,所有偉大的商業創新,在最開始的時候,一定不是從怎麼賺錢去出發思考的。但是現在的很多創業者,卻都是奔著賺錢去的,比如“互聯網+教育”行業。這裡不細講了,之後的文章裡會更新自己對教育的看法,歡迎討論。

我認為每一個創業項目的確立,應該都是為了滿足一種需求,或者創造一種需求。所圍繞的方方面面,應該都是用戶本身,是生活本身,是社會本身。滿足用戶需求,創造用戶需求,解決社會問題,提高社會效率,這是每個項目產生價值的地方。小時候看的一部創業電視劇《大時代》裡主角陳頂天說過一句話印象十分深刻:“企業家是創造價值的”,與大家共勉。

商業的本質,應該是創造價值,而不是make money。

人類真的很渺小,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待創造,是碌碌無為浪費生命,還是懷著勇氣出發。小時候看數碼寶貝,不能理解主角太一的徽章為什麼是勇氣,現在明白了。

「商業」淺談商業/創新/社會發展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