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谣言 甲午海战“吉野号”从未与我们有缘


“吉野号”在甲午海战中对北洋水师造成的伤害最严重,可以说我们最恨它,而坊间曾广为流传的是吉野曾经有机会属于我们,因为慈禧太后修园子挪用了军费,而日本则从天皇开始节衣缩食,终于买下了吉野。吉野似乎成为了甲午海战中的关键,谁得谁能胜。

其实,关于甲午海战的谣言特别特别多,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吉野的归属,导致现在还有人动不动就说一通,太后修园子啦,没钱买吉野啦,然后有各种假设,太后要是不挪用军费咱们会怎么怎么样;如果买下了吉野,我们会怎么怎么样。

军费的事,我曾写小文分析过,感兴趣的看官可以回看。

吉野,其实从来就没和咱们发生过关系。

谣言的来历

谣言之一:

关于这个谣言的来历,很多文章都说的比较简单,不容易理清事件的真实顺序。谣言是这样的,说是本来李鸿章想要购买吉野,但因为太后过生日,没有闲钱,还煞有介事的说已经付过定金了,结果没买成。而日本则从天皇到太后节衣缩食,天皇只吃一顿饭,天后捐出自己的首饰。两厢一比较,高下立判。


百年谣言 甲午海战“吉野号”从未与我们有缘

吉野号


这种情节,绝大多数来自于文艺创作,增加戏剧性,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谣言之二:

甲午开战在际,李鸿章准备想欧洲购买成品军舰,但以战时中立为由拒绝出售,李鸿章转而转向智利,因为智利刚刚在英国订购了一艘阿姆斯特朗巡洋舰。结果智利趁机哄抬价格,还猜测日本从中作梗,最后没有买成。


百年谣言 甲午海战“吉野号”从未与我们有缘

和泉号线图


这个有一半是正确的,还有很多内容没有体现,偏差还是比较大的。

艾斯美拉达号 被弄混了

甲午开战之际,李鸿章与智利接触,想要团购一批军舰,其中主要想购买的是“白朗古·恩卡拉达号”及其他几艘军舰,其中包括“艾斯美拉达号”。很多人误认为“艾斯美拉达号”只是一艘军舰,这是错误的。

第一艘艾斯美拉达是比较老式的军舰,被日本买走了。之后智利又买了一艘巡洋舰,再次命名为“艾斯美拉达号”,这艘军舰跟吉野极其类似,是姊妹舰,所以被人误会了,以为是清日争夺吉野号怎么怎么样的。


百年谣言 甲午海战“吉野号”从未与我们有缘

艾斯美拉达号


“艾斯美拉达号”是1883年下水的,排水量2900吨,航速18.3节,是参考了“超勇”和“扬威”号制造的,甲午海战时已经有11年的历史了,谁会去买它?答案是日本人。甲午还战前日本人通过厄瓜多尔辗转买下了它,就是日后的“和泉号”。

吉野到底是怎么回事?

日本与俄国关系破裂,担心受到俄国海军的欺负,所以要购置新的军舰。但是,日本财力有限,向英国订购军舰,既要符合要求还要省钱,要求比较苛刻。因此,日本曾力邀设计“致远”、“浪速”而闻名于世的威廉·怀特爵士出山。此时的怀特闭关研究战列去了,对要求高给钱少的活压根没兴趣,直接拒绝。


百年谣言 甲午海战“吉野号”从未与我们有缘

吉野号,日本专属定制


接任怀特的是普利普·瓦茨,他愿意接受挑战,因此接下了吉野号的设计。

吉野号是定制的,并不是批量生产,不存在抢购一说。

大清要买的到底是谁?

在清日宣战的第二天,李鸿章就开始筹备购买新式军舰的事,朝廷竟然回复的极其迅速,同意购买4艘军舰,拨款200万两。李鸿章马上开始在欧洲四处搜罗现成的军舰,但是欧洲各国以战时中立为由拒绝出售,李鸿章只好将目光转向美洲。

智利是当时美洲的海上霸主,也喜欢干倒买倒卖的事,二者又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自然愿意和大清接触。


百年谣言 甲午海战“吉野号”从未与我们有缘

白郎古·恩卡拉达号


接触几次下来,智利只愿意采取打包的方式,一次性出售7艘,李鸿章也认为这7艘军舰如果购买成功,战争必胜。

智利打包出售的战舰分别是,“白郎古·恩卡拉达”、“卜拉德”、“康德尔”、“林则”、“埃斯美拉达”、“额拉粗力士”和“平度”。

一下买7艘军舰,200万两白银就不能够用了,结果向朝廷一汇报,别说多要,连200万两都是空头支票,还不知道从哪弄。李鸿章赶紧筹措军费,好不容易凑了差不多300万两的时候,智利突然宣布不卖了,给多少钱也不卖了。


百年谣言 甲午海战“吉野号”从未与我们有缘

卜拉德号头等铁甲舰


这个事情也就无疾而终了。随后,日本购买了艾斯美拉达号,1894年年底回到日本国内。

智利随后又购买了一艘军舰,长得跟吉野很像,起名又叫“艾斯美拉达号”,所以很多人误会了,以为清日在争夺吉野号。

相关阅读:

“白郎古·恩卡拉达”是最新型的巡洋舰,1893年下水,9.5成充新的存在,并且是吉野的plus版,各方面均有所超越。

“卜拉德”1890年下水,是头等铁甲舰,除了排水量之外,各方面均超过定远舰,而且航速达到18.3节,绝对的又快又硬。

假如买成了的话,北洋水师添加了两艘“怪物”,或许局面真的会不一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