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苦无进步?铁人都是“自虐狂”?

无痛苦无进步?铁人都是“自虐狂”?

无论在训练或是在比赛中,总是会发现有一种人,无论再怎么样的痛苦,无论其他人已经开始打算放弃训练提早收工时刻,他总是能坚定的不受他人影响完成训练,在比赛时也总是能咬著牙在最后关头都还能急起直追,早先一步抵达终点。

无痛苦无进步?铁人都是“自虐狂”?

也许你曾经会以为,这类人只是体能比较好,或训练方法特别独到,或者根本就是……『外星人』。其实可能真正的原因是,他具备了比其他人更高的痛苦忍受力(Pain Tolerance)。

何谓痛苦忍受力?

从定义上来看,痛苦忍受力是指一个人能够容忍痛苦的最大程度,而这痛苦泛指包括身理与心理状态。但这两者也不尽然全处于同一平衡点,有时生理状况良好,但心理上对训练上倦怠;或心理上渴望训练,但身体肌肉处于疲劳状态无法承受训练的强度。只有身心理都处于极佳状态时,痛苦忍受程度才会达到最高。

痛苦忍受力与心率区间之关连

若以训练的心率5区间来做解释,1-3区都在有氧区间内,约略是最大心率的87%以下,这是可以持续1-3小时的训练而不会有太大的疲劳,知觉到的体感痛苦也不会太高(通常是感到无聊与不耐烦居多)。

但进入了心率第4区(最大心率87%-93%),即乳酸阈区间,开始进入无氧系统,体内肝醣开始被大量消耗,乳酸快速累积,可以试着回想你用10公里配速的速度来进行跑步训练,或是以单车FTP进行训练时的感觉。你知道身体很痛苦,但却又不至于到受不了需要马上停止。

最后的心率第5区,对于长距离运动选手而言,一般只有在进行间歇训练时才会碰到,比赛时除非最后终点要拼个你死我活抢第一时,才有可能到达,但大多都是相当短暂的时间,相较于在4区的『长时间折磨感』,间歇训练恐怕还轻松那么一些些。

无痛苦无进步?铁人都是“自虐狂”?

你的痛苦忍受力决定了你体能的强度

我们之在训练或比赛中的速度会变慢,往往不是因为体内乳酸堆积到超过负荷,而是为了维持相同配速水准下,身体会愈来愈痛苦,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放弃。

精英选手跟一般选手的最大差别,就在于他们可以持续忍受这样的痛苦更长一段时间。以IRONMAN world championship 226公里的超级铁人赛来说,男子职业选手约莫可以用78-82% FTP来完成180公里的骑行,包括2014年的亚军Ben Hoffman以82%骑完180公里;2013年的亚军Luke McKenzie同样以82%骑完全程)。而一般选手则是介于65%-75%之间,再高一点就将进入心率4区。换言之,对于职业选手而言,他们能将自己推向更接近于乳酸阈区间并忍受比常人更长久的时间。

无痛苦无进步?铁人都是“自虐狂”?

图:felt2020款碟刹 无线12速铁三车

训练你的痛苦忍受力!

痛苦忍受力可以训练吗?当然可以,我先举个例子,你有没有进行过间歇训练的经验呢?那一种连续8-12趟重复持续2-5分钟的高强度训练并接续着1-5分钟不等的休息缓和。每每在进行到第5组或第6组时,常常都是最痛苦最难忍受的时候,你会很想放弃,或许也真的曾经放弃过,但很快就会感到懊悔,因为事后回想起来似乎也没这么累人;或是明明很痛苦了,每一趟都追秒数追得很痛苦的时候,却又在最后一趟间歇训练时游/骑/跑出最快的速度,明明刚刚不是还觉得身体没力了吗?怎么还有这种速度?

同本文开头不久所说,痛苦忍受力会受到身理及心理状态所影响,因此训练痛苦忍受力得从身理与心理都同时突破才行,提供几点强化痛苦忍受力的建议如下:

1. 坚守你的训练计划:我们无可厚非会有工作、家庭、生活琐事烦心与乱了计划,但一旦你允许自己错过一次课表,必然将有下一次;若将计划打了折扣,那折扣只会持续不断下杀,最后你的痛苦忍受力跳楼大拍卖也不意外了。

2. 结合中高强度的训练:如前所述,心率4区的乳酸门槛训练,考验在『长时间折磨感』下,持续与心中的恶魔相抗衡的能力;而心率到达5区的间歇训练则是快速将自己逼迫到最痛苦的边缘。两种训练方式,前者提升在痛苦区间的持续时间,后者扩大痛苦忍受力。

无痛苦无进步?铁人都是“自虐狂”?

3. 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增加痛苦忍受力的方式,不是一直处于痛苦之中,而是保持身体的健康。一週的训练裡难免有强度较高的速度训练,也会有强度较低但时间长的有氧训练,但更重要的是休息与缓和,让身心都放松以迎接下一波训练。没有人可以天天进行高强度训练,除了心理会倦怠外,带着疲劳的身体也无法将强度拉到高峰,那训练可说没意义了。

最后提醒,『痛苦忍受力』绝不等同于『疼痛』,如果有不舒服或可能受伤倾向,还是应该立即停止。我最常说的原则是:『适度的勉强自己,但不是逞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