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要那雙鞋”,女兒央求母親,母親舉動令人心寒

隨著社會發展,女權大有上升勢頭,女性開始在各個領域嶄露頭角,在學校裡她們是功課優秀的學霸;在職場上,她們是氣質幹練,八面玲瓏的精英;在政界她們又是擲地有聲、運籌帷幄的政客。

在中國傳統觀念裡,男性被認為具有"傳宗接代"繼承香火的意義,而女性最終嫁入他門跟隨夫姓,在她們的成長環境裡會被人認為是"替別人家養的人""是外人"的看法,會被認為是"浪費糧食的人",女性地位從古至今一直很低。

“媽媽我想要那雙鞋”,女兒央求母親,母親舉動令人心寒


即便是沐浴了春風的現今中國社會,在大大小小的鄉村城市地區,這種醜陋的傳統觀念依然"根深蒂固",這種感受不是傳說的,是你生活中隨處可見的。

前幾天週末和朋友去逛街買衣服,偶然看到這一幕,令我深思。在一個兒童服飾店門口,一個母親領著一對兒女,女兒看上去10歲上下,兒子6歲左右。

小男孩粉嘟嘟,眼睛眨巴眨巴地打量著,鞋架上琳琅滿目的鞋子,突然間他興高采烈地鼓掌拍手,跳躍著告訴母親,他想要這雙鞋。母親看後也覺得很滿意,便向老闆詢問價格。

“媽媽我想要那雙鞋”,女兒央求母親,母親舉動令人心寒


老闆:"200塊,這是最近的促銷品牌,價格已經是最低了,要買的的話抓緊,過兩天可要漲了"

母親猶豫的神情可以看出來她覺得很貴,但是有很喜歡,以為這是一雙品牌鞋,她覺得兒子穿上一定很好。最後和老闆講價優惠了20,以180成交,兒子很高興。

付完款正準備走,女兒看上了一紅色兒童皮鞋,覺得樣子很好看。她這個年齡的女孩也漸漸萌發了愛美之心,也想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於是她鼓起勇氣輕聲問母親:"媽媽,我看上了了這雙鞋,它一定很適合我吧"

母親看看了標價,臉往下一沉說"我一個月能賺多錢,你弟弟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家裡的鞋不夠你穿嗎"然後轉身拉著兩個孩子就往外走。

看到這一幕我驚愕了,以為"重男輕女"只是人們的口頭傳說,現在才看到活生生的例子。

生活中像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還記得去年的一起網絡討伐的爹媽嗎?從監控中可以看到到,母親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對女兒巴掌扇臉而且是左右開弓,又撕扯孩子的頭髮,將其摜摔到地上,甚至用腳踢打,從多段視頻中可以看出,不僅母親毆打,一名身著美團制服的男子即女孩的父親,也是用掃把棍對女兒進行毆打,就連她的弟弟也被影響,欺負姐姐。

“媽媽我想要那雙鞋”,女兒央求母親,母親舉動令人心寒


從曝光的視頻中看,女孩被包圍在了全家的暴力之下,這樣的生活堪稱地獄一般,可是她又能怎樣,只能苟延殘喘的活著,生存成了她最大追求,我想著她估計做夢都會夢到被父母毆打的場景而驚醒吧。

這樣的人怎麼配當父母,這樣畸形的家長,畸形的家庭怎麼能教育出心智健全的孩子呢,我們真為孩子感到惋惜,希望有人能拯救這些在苦海中的孩子吧。

先將父母的家庭暴力放置一邊,我們能夠可以看到,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父母對於男孩的溺愛,有一段視頻可以看出,母親一臉笑意地給弟弟夾菜,而沒有給女兒夾一次,不知此時她是什麼感受,她成了全家的出氣筒,誰不高興都可以打兩下,彷彿成了多餘的人,我實在懷疑究竟她是不是親生的。


重男輕女環境下成長的女孩子是不健康的

1、自信心不強,容易自卑

從小生活中一直處於被人忽視的地位,所做的各種努力,取得的小小進步永遠得不到父母的肯定,漸漸打擊了她的自信心的上進心,所以她得到這樣一種暗示,自己永遠是最差的。

“媽媽我想要那雙鞋”,女兒央求母親,母親舉動令人心寒


2、缺乏愛心產生冷漠

沒有愛的給予就不會有愛的傳遞,她從小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愛,也就不會明白愛為何物,對其他事物也是冷漠的態度。


3、容易養成拜金物質的性格

重男輕女環境下成長的女兒必定是物質匱乏的,父母把所有好東西都給了兒子,女兒基本沒有享受過好的物質產品,這種性格到了成年她會對物質及其需求,而反之從小生活在愛的圍繞下的女孩子在選擇家庭時候會注重男性的愛和責任對物質方面不是很感興趣。

“媽媽我想要那雙鞋”,女兒央求母親,母親舉動令人心寒


4、容易成長為叛逆少女

小時候沒有反抗能力,到了青春期,她們可能會追求刺激,逃離家庭,漸漸沾染社會不良習氣,成了問題少女。

女兒由於生理上的柔弱更要被呵護,更要被溫柔以待,打罵、斥責下成長出來的女孩或多或少都會有心理問題,女孩就像花朵,需要被愛的雨露滋養,被世界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