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上意义不凡的名山,曾封为“南岳”,大部分人却不知道

安徽是我国的旅游大省,长江、淮河、钱塘江三条河流贯穿全境,风景秀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境内不仅具有闻名全国的徽派水乡古城,更是有着众多的名山大川,驰名中外,特别是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的黄山,是安徽省的旅游名片。但是,在历史上,安徽省内意义非凡,一直久负盛名的,不是黄山和九华山,而是位于安徽中部地区的“天柱山”。

安徽历史上意义不凡的名山,曾封为“南岳”,大部分人却不知道

天柱山位于安庆潜山市西,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深藏于大别山区的深山之中。因主峰高耸,直入云霄,峻拨犹如擎天之柱,故而得名“天柱山”。天柱山不仅山岳风光、人文景观独领风骚,而且其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春秋时,周王朝曾在此建立了皖国,封管理者为皖伯大夫,因此又名“皖山”,而“皖”也就成了安徽省的简称。

安徽历史上意义不凡的名山,曾封为“南岳”,大部分人却不知道

皖山位于我国南北、东西通道的核心地带。南临长江,北靠大别山主峰,西望武汉,东守南京,自汉朝起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南宋末年的抗元战争、明末清初的太平军反清斗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反侵略游击战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为民族的独立作出了贡献。

安徽历史上意义不凡的名山,曾封为“南岳”,大部分人却不知道

天柱山风景奇特优美,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以其雄峰、奇石、秀水、洞幽“四绝”而闻名天下。西汉时期,汉武帝行南巡狩,登礼天柱山,封其为“南岳”,山中至今留存有汉武帝祭岳时的“祭岳台”、“旌驾桥”等。七百年后,隋文帝因为天柱山的军事地理位置太重要,而诏改江南衡山为南岳,因而人们称天柱山为“古南岳”。

安徽历史上意义不凡的名山,曾封为“南岳”,大部分人却不知道

独具特色的山岳风光,并未因为没有了“南岳”的称号而被冷落。历代以来不乏游人,上至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无不被天柱山的美景所吸引。留下了许多的诗篇和摩崖石刻,并称其为“在江淮间,当推第一”。同时,以天柱山为主的皖地山水风韵,更是被美称为“安徽之源,禅宗之地,京剧之祖,黄梅之乡”。

安徽历史上意义不凡的名山,曾封为“南岳”,大部分人却不知道

天柱山内八大景区千峰竞奇,万壑藏幽,巍峨峥嵘,汇聚雄伟灵秀的自然景色和底蕴丰厚的人文景观为一体。白居易曾赞美为“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游客沿着游步道游览观光时,最惊险、最刺激的则是主峰区内的天池峰。海拨1460米,峰头为光溜溜的巨岩,中间断裂两道深不见底的深坼,仅架两截条石为桥,人称“渡仙桥”,此地也是饱览天柱雄姿的最佳处。

安徽历史上意义不凡的名山,曾封为“南岳”,大部分人却不知道

您去过天柱山吗?不知道您怎么认为?欢迎您的精彩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