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潮」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世界屋脊的中國國土保衛戰全景記錄

1962年,中國和印度曾經在世界屋脊上發生了一邊界場戰爭。

「紅潮」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世界屋脊的中國國土保衛戰全景記錄

「紅潮」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世界屋脊的中國國土保衛戰全景記錄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自衛反擊作戰。在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Battle of Walong)。

自19世紀50年代,英國殖民者侵略印度,後長期管轄殖民印度地區。該段時間內,英印當局的擴張政策和舊中國“有邊無防”,造成中印邊界的領土爭端。

「紅潮」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世界屋脊的中國國土保衛戰全景記錄

在英國統治了印度以後,英屬印度當局,把侵略擴張的矛頭指向中國的西南和西北邊疆地區,英印政府利用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的為由,擅自劃定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對中國西藏和新疆進行侵略擴張活動,從而埋下了中印爭執的禍根。

「紅潮」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世界屋脊的中國國土保衛戰全景記錄

1962年11月,美國攝影師在戰地


「紅潮」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世界屋脊的中國國土保衛戰全景記錄

上圖為1962年11月印度的阿薩姆邦,當印度與紅色中國的邊界戰爭期間,這是一架美國的飛機為印度軍隊空投物資。

1951年至1953年間印軍侵佔“麥克馬洪線”南面領土。

「紅潮」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世界屋脊的中國國土保衛戰全景記錄

1954年起,中印雙方開起會談,數次交涉無果後,後來一連串交火衝突更使印度開始進軍藏南地區建立軍事據點。

「紅潮」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世界屋脊的中國國土保衛戰全景記錄

「紅潮」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世界屋脊的中國國土保衛戰全景記錄

1962年10月18日,毛澤東在中南海召集會議,確定了對印軍實施自衛反擊作戰的決策。

「紅潮」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世界屋脊的中國國土保衛戰全景記錄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是一場規模、時間都很有限的邊界作戰。毛澤東稱中印邊界反擊戰是一場“軍事政治仗,或叫政治軍事仗”,中國在獲得勝利後主動撤軍,表明了中方以和平談判解決邊界問題而反對以武力改變邊界現狀的一貫立場。

「紅潮」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世界屋脊的中國國土保衛戰全景記錄

中印戰爭最為人注意的是戰鬥大多發生在惡劣的環境下,尤其是在高海拔的情形下,不少大規模的衝突都發生在超過4250米以上的高度,中印雙方同時也存在著物流和補給不易的問題。這場戰爭普遍聚焦在陸軍的戰鬥上,因為地形的關係,雙方的海空軍幾乎沒有參與這次戰爭衝突。

「紅潮」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世界屋脊的中國國土保衛戰全景記錄

1962年11月21日24時,總參謀部用特急電報下發到各部隊。電文如下:西藏軍區前指、軍區、丁指、康指、新疆軍區併成都、蘭州、北京軍區:為進一步爭取政治上的主動,中央決定我國政府發表聲明,宣佈為了促成中印邊界問題的和平解決,我軍決定於11月22日零時起,主動停火,並於12月1日開始,主動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的內側20公里地區。

「紅潮」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世界屋脊的中國國土保衛戰全景記錄

1962年11月22日零時。中國軍隊遵照毛澤東的命令,在中印邊界全線停火。

「紅潮」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世界屋脊的中國國土保衛戰全景記錄

12月1日,中國軍隊主動後撤。到1963年3月1日全部後撤到1959年11月7日的實際控制線20公里以內。這是中國政府出於保持中印友好關係的願望,再一次用實際行動表示中國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而不是通過武力來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誠意。

「紅潮」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世界屋脊的中國國土保衛戰全景記錄

中國邊防部隊奉命將在反擊戰中繳獲的大批武器、車輛進行擦拭維修,將繳獲的其他軍用物資進行整理包裝,於12月中旬交還給印度。對被俘人員,一律不殺、不打、不罵、不侮辱、不沒收私人財物。生活上給予優待,受傷者給予治療。

「紅潮」半個多世紀前,發生在世界屋脊的中國國土保衛戰全景記錄

中國政府的這一舉動,在戰爭史上是史無先例的,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讚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