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迴應人設崩塌,一句話戳穿無數人的現實困境

最近這段時間,最有話題度,也最值得看的國產劇當屬《安家》了。

飛飛從第一集開始追到現在,目前最大的感受就四個字:

太真實了。

比如孫儷扮演的女主房似錦,就十分接地氣兒。

身為領導,她的強勢通通寫在了臉上,一邊要求所有人必須穿工裝,必須手裡有活幹,另一邊也會暗戳戳地和下屬搶單子,看上去冷酷無情;

而作為一名房產中介,她轉過頭面對客戶立刻笑臉相迎,細心周到,完全拿捏住了「客戶就是上帝」的服務精髓。


孫儷回應人設崩塌,一句話戳穿無數人的現實困境


雖然部分「要求甚高」的觀眾依舊會吐槽,認為房似錦行為舉止特別小市民、人設不討喜。


孫儷回應人設崩塌,一句話戳穿無數人的現實困境


但這恰恰是《安家》的特別之處:不給女主拼命加光環,只還原最真實的角色樣貌。

就像孫儷回應女主人設爭議時說的:「我不介意角色有缺點,只要她的底色是好的。」


孫儷回應人設崩塌,一句話戳穿無數人的現實困境


其實孫儷說的很對。不論是影視劇裡的角色,還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們,都不可能活得完美無缺,萬事順遂。

在我看來,房似錦身上並不完美的角色人設,恰恰是現實生活中許多普通人的真實縮影。

通過劇情,我們更能感受到普通人為了生活所要付出的努力,和麵對生活的那種無力感。

《安家》這部劇裡,藉著房子這個主題所展開的故事,也都充滿了生活的真實感。

戲裡戲外,講述的都是我們作為普通人平凡又現實的人生。


十多年前,編劇六六改編了一部《蝸居》成為經典。

那時,劇中海清飾演的郭海平想在上海買一套房,簡直難如登天;


孫儷回應人設崩塌,一句話戳穿無數人的現實困境


多年後,編劇六六又改編了一部《安家》。

在這部劇裡,海清飾演的宮蓓蓓依舊在上海為一套房子操碎了心。


孫儷回應人設崩塌,一句話戳穿無數人的現實困境


其實宮蓓蓓夫婦兩人都是博士,工作已經有七八年了。宮蓓蓓是小有名氣的婦產科醫生,老公是收入尚可的工程師,兩人在一線城市也算是有地位、有收入、有面子。

但就像是這樣的一個高知家庭,在上海也只能住得起一室一廳。

面對家裡上有老人要照顧,下有二胎要出生,他們不得不面對房子根本不夠住的窘境。

宮蓓蓓花了半年時間,和中介看遍各種各樣的房子,她才發現一個可憐的事實:

原來即使是雙博士畢業的家庭,在上海也照樣買不起一套像樣的兩居室。


孫儷回應人設崩塌,一句話戳穿無數人的現實困境


看到這兒,其實挺心酸的。

很多人以為博士學歷就意味著財運亨通,殊不知博士裡也有不少正在為生活問題煩的焦頭爛額的人。

而擺在宮蓓蓓面前最大的難題,就是缺錢。缺的,則是一間書房的預算。


孫儷回應人設崩塌,一句話戳穿無數人的現實困境


宮蓓蓓雖然是醫生,但經常會值班到深夜,有時候回了家還要拿著電腦加班幹活。

因為沒有書房,又不能打擾老人孩子休息。大多數時候,宮蓓蓓只能挺著大肚子躲在狹小的衛生間裡頭加班。


頭頂上還掛滿了洗好的衣物,稍微一抬頭就能碰到。


孫儷回應人設崩塌,一句話戳穿無數人的現實困境

也正因如此,即使宮蓓蓓手上沒有多一間書房的預算,也寧願大著肚子再不斷地等等看。

工作和生活兩頭都要顧,這才是現實生活裡 80 後們最真實的無可奈何。

後來,是房似錦將一個「跑道房」推薦給了宮蓓蓓。這個房子裡有一條狹長的走廊,沒有實用性,浪費了一定的空間,走廊盡頭的臥室離衛生間又有一定距離,上個廁所也許還得百米衝刺。


孫儷回應人設崩塌,一句話戳穿無數人的現實困境


這麼奇葩的戶型,宮蓓蓓卻接受了。

比起房型上的缺陷,宮蓓蓓更在意的是能不能解決一家三代人的居住需求,能不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

更何況還能在高檔小區以低於均價的價格買到一套小三居,這已經遠遠超出了宮蓓蓓的預期。

比起家裡那條長長的「跑道」,能讓一家五口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更加重要。

畢竟人活著,受七分苦,享三分甜才是常態。

劇裡的宮蓓蓓也並不是編劇虛構出來的角色,她有現實原型。

現實中,這位婦產科大夫懷孕的時候因為房子太小,只能坐在衛生間的馬桶上寫論文,還自嘲把肚子當桌子用。

這件事給編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是把她寫進了劇本里。


孫儷回應人設崩塌,一句話戳穿無數人的現實困境


有些人看似光鮮亮麗的表面之下,早就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

即使是已經在社會上有著一定閱歷的我們,在生活上遇到困難和不如意的時候,照樣愁到失眠。

說到底,不論是什麼身份,什麼職業的人,也都只是在埋頭為生活能過得更好,不停努力的普通人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