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養殖戶接近500天沒賺錢,轉養潮來襲!業者看好2-3.5斤規格魚

“有位草魚行業的老行尊告訴我,說中山整個草魚這條線虧損了有500天左右。我自己也大概算了下,魚價確實有四百多天基本上是處於成本線之下。”

中山某草魚料企業負責人反饋稱。

草魚養殖戶接近500天沒賺錢,轉養潮來襲!業者看好2-3.5斤規格魚

廣東珠三角地區的中山有著非常成熟的草魚養殖鏈,形成了一條涵括苗種、超市鯇、統鯇、大鯇、脆肉鯇的完整輸送通路,可以說是全國草魚養殖行業的一個縮影。草魚作為國內目前養殖量最大、歷史最為悠久的品種之一,筆者擬從中山草魚養殖市場的變化來管窺全國。

信息點一

存塘量仍有45萬-50萬噸

順德豐華飼料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桂榕的估算,目前廣東草魚存塘量仍有45萬-50萬噸左右。儘管前段時間隨著農貿市場的逐漸開放和道路解封,草魚價格出現了短暫的回暖,但業內人士認為僅是魚中為了刺激養殖戶出魚所採取的措施,並非市場真正好轉。

“市場零星有些走量,魚中收的量也不多,往常一次能刮上萬斤魚,現在就三四千斤,相比之下每斤魚上攤銷的人工費用就差了好多。而且,這個時候刮魚把底攪動後也容易引起翻塘,風險也大。”某業內人士表示養殖戶出魚動力不足,魚中沒辦法才把價格提上去。

由於草魚的消費流向中部分是走往大排檔、夫妻店等相對低檔的餐飲場所,而新冠疫情對這類餐飲店的影響程度以及各行各業外來務工人員的到崗情況還不是很明朗,這將是接下來草魚消費的最大變量。

草魚養殖戶接近500天沒賺錢,轉養潮來襲!業者看好2-3.5斤規格魚

信息點二

苗種供應減少4-5成

連續虧損導致的結果是,中山當地的養殖戶對草魚養殖的積極性非常低,也影響了上游的苗種環節。據上述中山某草魚料企業負責人估算,中山黃圃草魚開花的量同比減少了5成以上,苗種供應量縮減4-5成。以往黃圃的草魚種料市場容量有3.5萬噸左右,珠海海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健認為今年減少至不到2萬噸。

草魚養殖戶接近500天沒賺錢,轉養潮來襲!業者看好2-3.5斤規格魚

信息點三

估計20-30%養殖戶轉養蝦、泥鰍

據瞭解,目前中山的草魚養殖戶心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抓緊出魚,然後轉養其它品種;另一種是任其自然。業者預估今年可能會有20-30%的養殖戶轉養泥鰍、蝦等品種,“養殖戶看不清楚行情時,一般會選擇蝦、泥鰍這類短平快的品種,這樣後面草魚如果有行情了,又可以馬上轉回來”。

信息點四

脆肉鯇滯銷,年底或出現青黃不接

中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中山脆肉鯇養殖總面積約3萬畝,受疫情影響全市脆肉鯇塘頭積壓量超過1萬噸。儘管15斤左右規格的脆肉鯇塘頭價已達到9元/斤,但相比9.5元/斤以上的養殖成本,養殖戶還是處於虧損狀態。“按目前的存量,估計要到6月份才能消耗掉。”業者認為,年底時脆肉鯇可能出現青黃不接,價格會暴漲。

草魚養殖戶接近500天沒賺錢,轉養潮來襲!業者看好2-3.5斤規格魚

信息點五

7-8月或有好行情,看好2-3.5斤規格魚

廣東匯海農牧科技集團副總裁劉暢認為,隨著消費逐步回暖,存塘魚將陸續消耗,預估到6-7月份可以達到存塘與消費相對平衡的狀態,因此7-8月份會出現草魚的價格小高潮。

馮桂榕也看好接下來的草魚行情,他表示往年廣東的草魚會受到兩湖地區的衝擊,但現在受新冠疫情影響,作為主產區的湖北受限於交通而不能把魚運過來,再往後的5-9月份又將面臨高溫期,影響活魚運輸的存活率,加之疫情也影響了湖北的養殖節奏,因此今年往後的這幾個月時間裡廣東市場基本上需要由本土貨源來供應。

“單就珠三角市場而言,連續兩年草魚的養殖規模累計減少了50%左右,整體供應量出現下滑。同時市場缺什麼規格的魚,那什麼規格就會漲。去年過冬養到現在的魚多數是5-10斤左右的規格,因此今年2-3.5斤規格也就是超市鯇、統鯇級的魚應該會有價格。”馮桂榕表示。

有業者也認為,脆肉鯇壓塘會直接導致大鯇的需求嚴重下降,大鯇銷不動也意味著超市鯇不可能短期內出現大幅度增加,相對來說今年比較看好超市鯇的價格。

信息點六

草魚料企業經營壓力加劇

“由於投餵量嚴重不足及運輸受限,2月份珠三角的草魚料企業銷量應該大部分減少了1/3-1/2。”

中山某飼料企業表示,今年上半年做草魚料的市場壓力很大,主要是看企業能不能抓住轉養的這批客戶,如果能抓住則上量的壓力會小很多。

馮桂榕經過分析後認為,基於對草魚後市行情的看好,即使退出的養殖戶也是屬於規模小、缺乏技術和資金實力的類型,而有技術、能算清楚賬、有實力的優秀規模養殖戶還是會愈發脫穎而出。因此,今年飼料企業推高檔草魚料應該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