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點30到晚上9點30,檢察幹警守護77戶223人,變身“貼心管家”助力小區防疫

 抗擊疫情,基層小區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關鍵一環。在黃梅縣檢察院老宿舍樓小區和該院陽光小區有這樣的一群檢察干警,從宣傳引導、消毒殺菌、上門摸排、心理疏導到值守登記、測量體溫、物資代購分送、服務行動不便老人等特殊群體,主動充當“貼心管家”。


每天早上7點30到晚上9點30,檢察干警守護77戶223人,變身“貼心管家”助力小區防疫


  兩個小區共有77戶223人,出入口有四個,從早到晚,出入口都有幹警排班值勤,一個多月來的值守,兩個小區無一人疑似,無一人確診,抗擊新冠肺炎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小區疫情防控做得好,得益於背後有一支戰鬥力強大的“好管家戰疫情”檢察服務隊。這支隊伍由黃梅縣檢察院組建,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桂少峰帶隊,成員包括老黨員老幹部和年輕幹警。他們自律自管、自行排班,在疫情面前擰成一股繩,築起小區防疫“安全牆”。


每天早上7點30到晚上9點30,檢察干警守護77戶223人,變身“貼心管家”助力小區防疫


  “您好,請開一下門,我們給您測量下體溫。” “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請大家安心在家,耐心等待。”“胡爺爺,今天又到了代購採買生活物資的日子,您看看你們家還缺什麼,我給您記一下。”“各位居民,我們今天已經將小區公共區域、樓道消殺完畢,請大家放心。”“疫情期間,請大家不要外出聚集聊天,帶好口罩回家。”“現在是防疫關鍵期,不能外出,您的垃圾我們幫您倒!”……伴隨著這樣的聲音,小區值守的檢察服務隊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每天早上7點30到晚上9點30,檢察服務隊員們在小區出入口為進出人員登記信息、測量體溫、酒精消毒,對防控意識不強的居民做好勸導、心理疏解、防疫科學知識宣傳等。


每天早上7點30到晚上9點30,檢察干警守護77戶223人,變身“貼心管家”助力小區防疫

每天早上7點30到晚上9點30,檢察干警守護77戶223人,變身“貼心管家”助力小區防疫

  期間,隊員周明燦和李春暉為摸清底數,進一步強化小區防控,他們分組協作,加班加點用一天的時間完成了小區入戶走訪調查,對重點地區返鄉人員進行摸排記錄,並勸導他們居家隔離滿14天,每天風雨無阻,主動上門測量體溫。


每天早上7點30到晚上9點30,檢察干警守護77戶223人,變身“貼心管家”助力小區防疫


  青年幹警李芸因居住小區樓棟出現確診病例一直被禁止外出、隔離在家,在居家隔離滿14天以後,她立刻向領導報告發消息:隔離期已滿,院裡有任務請先安排我!主動請求上“前線”,參加小區防疫工作。


每天早上7點30到晚上9點30,檢察干警守護77戶223人,變身“貼心管家”助力小區防疫


  周明燦、李春暉、李芸正是在防疫前線中檢察服務隊員們的一個縮影,在小區防疫剛開始的時候,服務隊的工作進行的並非很順利,對面疫情的未知,他們也會恐慌,面對居民的不理解、不配合,他們內心也會感到委屈,但是一想到作為一名檢察干警,在關鍵時刻自己應該要衝在大家的前面,瞬間心中又充滿了勇於面對困難的勇氣。

  2月25日晚9時許,小區值守的幹警唐文和項超接到一戶居民主動報告反映有發熱症狀的電話後,趕緊上門用手持溫度計給該居民重新測量體溫,顯示37.3℃。再次用水銀溫度計測量後,顯示體溫為37.2℃,確認發燒。立即電話通知桂少峰,第一時間向該小區所在的劉塘社區及時報告,並撥打120告知情況等待救護。在等待的過程中,繼續檢測體溫,並提醒發熱居民的家人做好個人防護。帶班領導桂少峰趕到現場,再次確認了該居民體溫異常,主動安撫居民及其家人的情緒,陪同等待救護車的到來。後經醫院診斷,該居民排除了新冠肺炎感染。


每天早上7點30到晚上9點30,檢察干警守護77戶223人,變身“貼心管家”助力小區防疫


  小區居民紛紛表示“現在有這麼多人為我們守大門,給我們貼心服務,心裡踏實多了,我們這裡的疫情防控做得很好很紮實,讓我們和檢察服務隊的同志們一起堅持,等待最後勝利時刻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