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四大刺客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這是古人對刺客俠士的描寫,他們行俠仗義,重情重義,最著名的莫過於戰國的四大刺客了。他們都以“士為知己者死”為信念,不畏生死,震天動地,得以萬古流芳!

古代的四大刺客

專諸——魚腹藏劍

專諸,吳國堂邑人,屠戶出身,英武有力,而且非常孝順。《吳越春秋》記載,伍子胥從楚國流亡到吳國途中,見“專諸方與人鬥,將就敵,其怒有萬人之氣,甚不可當”,於是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姬光,當時公子姬光不滿吳王僚繼位,於是讓專諸去刺殺吳王僚。

因吳王僚防範森嚴,專諸便另闢蹊徑,投其所好,見吳王僚愛吃“魚炙”,可藏利劍於魚肚,伺機刺殺。為此,專諸特往太湖學燒魚之術,經過三年練得一手炙魚的好手藝。於公元前515年4月學做魚以獻吳王僚,但王宮戒備森嚴,內外佈滿甲士,吳王僚身穿三重盔甲,親信更是不離左右,但專諸一心一意為刺殺,公子姬光於他有知遇之恩,雖死無悔!

專諸進獻魚炙,手託菜盤,兩列武士夾專諸赤膊跪地用膝蓋前行,專諸已將鋒利的“魚腸”劍暗藏於燒好的魚肚之中,行至王僚座前,忽地抽出匕首,猛刺吳王僚,力大透過三重盔甲又刺穿脊背,吳王僚大叫一聲,立即死亡。旁邊衛士一擁而上,刀戟齊下,專著也就義。公子姬光知事成,即令伏兵齊出,將吳王僚衛士盡數剿滅,後自立為吳王,將他厚葬,重用了他的兒子專毅,公子姬光即是名噪歷史的吳王闔閭。

古代的四大刺客

豫讓

《史記•刺客列傳》記載:“豫讓者,晉人也,故嘗事範氏及中行氏,而無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及智伯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滅智伯,滅智伯之後而三分其地。”

豫讓本逃到山裡,但卻聽聞趙襄子將智伯的頭蓋顱做成漆器,盛了酒漿,豫讓為了報答智伯的知遇之恩決定替其報仇。

於是,他改名換姓,偽裝成受過刑的人,進入趙襄子宮中修整廁所。他懷揣匕首,伺機行刺趙襄子。但他並未成功,還被趙襄子逮捕,被審問時,他直言不諱地說:“欲為知伯報仇!”趙襄子覺得他是義士,把他放走。後過了不久,豫讓為了再次報仇,把漆塗在身上,使皮膚爛得像癩瘡,吞下炭火使自己的聲音變成嘶啞,打聽趙襄子外出路線,提前埋伏於,準備行刺,但還是失敗了。 豫讓知道自己難逃一死,就請求趙襄子把衣服脫下一件,讓他象徵性地刺殺。趙襄子有感於他的忠義,脫下衣袍給豫讓,豫讓拔出寶劍多次跳起來擊刺衣服,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報智伯矣!”然後自殺。

古代的四大刺客

聶政

《史記•刺客列傳》記載:“聶政者,軹深井裡人也。殺人避仇,與母、姊如齊,以屠為事。”當時韓國大夫嚴仲子受俠累的迫害流亡他國,想尋俠士為自己報仇,聽聞聶政仁孝俠義,武功高超,於是赴齊拜訪,數次登門拜訪,贈黃金百鎰與聶母為禮,久而與嚴仲子為知己,嚴仲子求他為自己刺殺俠累。

起初聶政因為母親還在拒絕了嚴仲子的請求。後來聶政母死,喪服期滿,聶政沒有顧慮了,隻身前往韓國刺殺韓相俠累。俠累府宅護衛森嚴,當時俠累正高坐府堂,執戟甲士侍立兩旁。聶政仗劍直入韓府,諸多甲士反應不及,聶政以白虹貫日之勢長劍已刺入俠累胸膛,俠累頃刻命喪。頓時府中大亂,甲士們齊上圍攻聶政。聶政仗長劍擊殺數十人後,層層圍困,聶政難逃,於是倒轉劍柄,以劍尖劃破臉皮,挖出雙眼,破腹而死。

韓王將聶政屍首公開放在市上,聶政的姐姐聶荌聽說有人刺殺了韓國的宰相,她大概知道了是自己的弟弟,遂前往韓國,於韓市認弟,因過度悲傷而死於聶政身旁。東漢時蔡邕所作的名曲《廣陵散》便是歌頌聶政的壯舉的!

古代的四大刺客

荊軻

荊軻是我們最熟悉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是荊軻前往刺秦王時所做的。

《史記•刺客列傳》記載:“荊軻者,衛人也。其先乃齊人,徙於衛,衛人謂之慶卿。而之燕,燕人謂之荊卿。”荊軻在齊國、衛國都不得重用,於是一路漫遊到燕國,後被燕國隱士田光舉薦給了太子丹。

太子丹派荊軻去刺殺秦王,為荊軻尋找到天下最鋒利的匕首,讓工匠用毒水淬它,用人試驗,只要見一絲兒血,沒有不立刻死的。 到秦國交好了秦國大臣,得以荊軻帶禮物覲見秦王,當秦王看到燕國督亢地區的地圖時,圖卷展到盡頭,匕首就露了出來,荊軻趁機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匕首直刺。侍從醫官夏無且用他所捧的藥袋投擊荊軻。隨後拔出寶劍攻擊軻,砍斷他的左腿。荊軻殘廢,就舉起他的匕首直接投刺秦王,沒有擊中,卻擊中了銅柱。

秦王又砍荊軻,荊軻八處受傷。荊軻自知事情失敗,就靠著柱子大笑起來,叉開兩腿大罵道:“事情之所以沒有成功,無非是想活捉你,得到歸還侵佔土地的憑證去回報太子。”兩旁的人趕過來把荊軻殺了,秦王頭昏目眩了好久,才回過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