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從中國飲食中"吃"出來的隱喻和文化

《漢書》曰:"民以食為天",孔老夫子也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千古農耕為飽肚,人們歷來把吃飯當作頭等大事。可以說,一個人要生存,擴展到一個民族要生存,首要條件就是吃飯。

在古代社會,由於生產力低下,加上天災人禍等原因,吃的問題一直是人們的困擾。《書·洪範》八政之首曰食,古代國家君王為了江山穩固,必以百姓為治國之本,而首要之事就是保證百姓吃飽。

一日三餐,一年四季,"吃"在中國人生活中佔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久而久之,從日常飲食中發展昇華出文化,而飲食文化又反過來滲透在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彼此之間相互影響,密切相關,飲食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中國這種在飲食方面形成的獨特文化,又創造出大量與生活相關的"吃"的隱喻和俗語,詞語簡單卻意蘊深刻。而這些隱喻和俗語反過來又豐富了飲食文化,從而讓傳承上千年的飲食文化更加光輝燦爛。

民以食為天,從中國飲食中

1.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吃在生活,吃出文化

前幾年,國內推出一檔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這個節目用具體人物故事串聯起講述了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拍攝之精美,廚藝之精湛,飲食之豐富……一經播出,引爆全國。

正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簡簡單單的食材根據不同的配方,不同的烹飪技術,比如燒、烤、煎、炙、爆、焙、炒、燻、烙、烹、煮、涮、膾、蒸、煨、熬等等,烹飪出不一樣的美食。

中國飲食多種多樣,從簡單到複雜,從家常便飯到滿漢全席,從"禮食"到"八珍百饈",菜式鹹甜交錯,葷素搭配,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

比如八大菜系,魯菜文化底蘊濃厚,"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川菜"七滋八味"盡在其中;蘇菜"金齏玉膾",技法精妙,玲瓏剔透;湘菜,香甜酸辣,諸味俱全,風味濃郁;徽菜古色古香,河鮮家禽,盡入其味;浙菜南料北烹,味貫南北,清鮮爽脆;閩菜清鮮和醇,色香味形,無一不備;粵菜清淡鮮活,博採眾家,影響深遠。

中國的飲食文化可謂源遠流長,各種菜系精彩紛呈,就連菜名也是五彩繽紛。有簡單的、通俗的命名,比如以味道命名的有五香肉、酸辣湯等;以形命名的有櫻桃肉、菊花魚等;以色命名的有金玉羹、琥珀肉等;以地名命名的有北京烤鴨、涪陵榨菜等;以人物命名的有東坡肉、麻婆豆腐、宮保雞丁等。還有複雜的、文雅的命名,以典故命名的有掌上明珠、陽關三疊等;以比喻、寄意、抒懷命名的有麒麟魚、螞蟻上樹等。

除各種菜餚之外,更有花樣繁多的風味小吃,鹹甜酸辣,各式各樣、琳琅滿目。比如,僅僅是八月十五中秋月餅,按產地分的有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港式月餅、徽式月餅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鹹味、鹹甜味、麻辣味等;從餡心講,有五仁、豆沙、玫瑰、蓮蓉、白果、肉鬆、芝麻、火腿、蛋黃等;按餅皮分,則有漿皮、混糖皮、酥皮、奶油皮等。品種繁多,風味各異。但是月餅不僅僅只是一種食品,還是一種象徵,象徵著"團圓",是流傳千年的飲食文化的一種。

還比如,南方除夕吃"黏糕",黏糕與"年高"諧音,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美好的嚮往;年夜飯中一定要有魚,也是因為"魚"諧音"餘",叫"年年有餘";湯圓寓意"閤家團圓",二月二龍抬頭龍鬚麵是"豐年";冬至吃餛飩則是慶祝"一陽始生"之意;端午的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等等。

民以食為天,從中國飲食中

"吃"在中國蘊含了深刻的文化意味。不僅食物如此,就是和食物相關的器皿桌椅都沾染著文化的味道。比如,火鍋就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如其不拒葷腥,不嫌葷素,用料不分南北,調味不拘東西,來者不拒,一律都可以入鍋,表示"兼濟天下"或"容納天地";葷素雜糅,五味俱全,主料配料味道滲透,又體現了一種"中和之美"和"五行之說",金木水火土,皆在其中;火鍋置於桌子正中,一群人繞桌而坐,體現了團團圓圓,和和氣氣。

另外,對於國人來說,"吃"已經不僅僅表示填飽肚皮了。"夫禮之初,始諸飲食。"飲食與禮的起源相連,就給這一生活行為賦予了倫理化的內涵。國人習慣把生活的喜怒哀樂、婚喪喜慶、應酬交際導向飲食活動,用以禮尚往來,增進人與人的關係,成為人們社交的一種方式。

比如,聯絡感情。親朋好友許久不見,肯定要聚一聚,吃吃喝喝,聊聊近況;普通百姓的婚喪嫁娶,都是少不了筵席宴會的,將多日不曾聯繫的親朋好友攏在一起,增進感情;就連國家之間的外事活動,也是免不了擺國宴的。

比如,請別人幫忙時,要請人吃飯,在飯桌上,酒意正酣,氣氛熱烈,正是談事情、提要求的好時候,也是察言觀色的好時機。還比如,一起吃飯是為了解決爭端,調節衝突,商討要事。可以說,酒席,是人生最好的談判席。

歷史上最出名的飯局莫過於鴻門宴。在酒宴上,雖不乏美酒佳餚,但卻暗藏殺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劉邦戰戰兢兢,亞父范增恨鐵不成鋼,項羽猶豫不決,出賣盟友曹無傷,導致最後劉邦逃走。鴻門宴已不僅僅是一場宴會,更是在某種程度上預示了劉邦和項羽這場鬥爭的終結。後人更是常用"鴻門宴"一詞比喻不懷好意的宴會。

民以食為天,從中國飲食中

2. 人生百味,酸甜苦辣鹹,吃在隱喻,吃出文化

"吃"與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從"吃"可以折射出人的性格和心理,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際遇和職業,甚至可以反映出人們對事、對物的態度,所以,"吃"是人們普遍而又樸素的認知方式。長此以往,人們便從"吃"創造、總結出很多隱喻和俗語,詞語簡單而意蘊深刻。

以人為主體,關於"吃"的隱喻和俗語非常之多。比如,表示一個人的性格或品性,像是"吃獨食",比喻獨佔利益;"吃軟怕硬"表示一個人只會欺負弱小卻懼怕強硬的人;"吃裡爬外"則是比喻接受這一方面的好處,卻為那一方面賣力;"吃著碗裡瞧著鍋裡"比喻人的貪心不足;等等。

比如,表現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或情緒。比如,房玄齡的老婆不允許他納小妾,寧願喝毒藥也不同意,由這個典故而來的俗語叫"吃醋","酸溜溜","醋意大發"都表示嫉妒,"寡醋"指平白無故的嫉妒,沒有根據憑空的嫉妒則叫做"吃飛醋"。"爭風吃醋"也用來形容嫉妒,但是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由心理狀態進展為動作,因嫉妒而爭鬥。比喻故意誇張渲染,添加一些本來沒有的內容則叫做"添油加醋"。

比如,表達一個人的際遇或遭遇。"吃苦"表示生活很艱苦,"吃香"則表示生活富足,還表示受人歡迎,受人重視;"吃虧"或"吃了啞巴虧"表示被人佔了便宜;"吃豆腐"表示女士被人佔了便宜,有了輕薄的意味;遭遇挫折後吸取教訓叫做"吃一塹,長一智";惹出大麻煩了還有"吃不了兜著走"、"吃官司"。

比如,表示人的能力。"吃閒飯"、"吃乾飯"、"吃素的"、"酒囊飯袋"等等都表示一個人的無能;而"吃得住""吃得開""吃得消"等表示人的能力強。

"吃"甚至還可以表達一個的職業或生存手段,比如,"吃青春飯"表示某些人依靠年輕的魅力賺錢過日子;"吃老本"比喻依賴原有的知識、本領或功勞過日子,現在指滿足於現有的條件,沉醉於以前的"高光時刻",不去根據環境變化而與時俱進;"吃工資""吃救濟" "吃皇糧""吃軟飯"等等都表示依靠某種事物或某種方式來生活。

民以食為天,從中國飲食中

以物為主體,關於"吃"的隱喻和俗語也不在少數。比如,在下棋時人們會說"吃了他的炮",在軍事上,"吃掉一個步兵團",這裡的"吃"有表示消滅的意思;比如"吃力""吃功夫""吃重"等,這表示消耗、耗費之意;如"吃透教材","吃透精神","吃"表示理解,認真體會某件事的意思;還有用"吃水深淺"表示船隻的載重等等;"吃得開""吃不開"的主體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如"這產品在市場上吃不開。"

另外,還有很多成語也是源於飲食文化,比如,"秀色可餐"既形容婦女美貌,也形容景物秀麗。"膾炙人口"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的稱讚和傳誦;如果文章缺乏欣賞價值,那就是"平淡乏味",甚至是"味同嚼蠟"。"細嚼慢嚥"形容刻苦研究,對問題或知識等研究的不深刻,剛入門就停止鑽研被稱為"淺嘗輒止","囫圇吞棗"表示不求甚解等等。

漢語中"吃"的隱喻和俗語在數量不勝枚舉,在內容上豐富複雜,它們是一種日常語言現象,普遍存在於語言中,從細膩的心理活動到人們生活方式的選擇,從抽象的精神現象到具體的現實行為等無不可用它們來表達,可以說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民以食為天,從中國飲食中

吃是人們的普遍存在方式,而"吃"折射出我們樸素普遍的認知方式和廣泛的社交方式等諸多方面的文化內涵,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兩者相互影響、相互完善,體現出顯著的民族文化特徵。

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說:"中國近代文明進化,事事皆落人後,唯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為文明各國所不及,中國所發明之食物,固大盛於歐美,而中國烹調法之精良,又非歐美所可並駕。"誠然,"飲食文化"在中國歷史及文化中的重要性為無數人承認,其底蘊之深厚、生命力之旺盛非旁人可比,它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