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疫情期間,小孩在家上網課,學校要求交學雜費應該嗎?

手機用戶3190972692


這個我覺得早晚交區別不大啊!不像幼兒園三天兩頭準備開學讓給娃交學費……明白人都知道如果開學晚,那生活費什麼的可是不退的……


不愛吃檸檬的啵妞


在疫情期間,小孩在家上網。學校不應該要求小孩交學雜費。

理由如下:

學雜費是學生進入學校連續正常的學習期間所給學校交的雜費。而且這些雜費收取要有依據,要獲得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的批准,要取得收費許可,物價管理部門的許可,並且要向社會公示,向學生或者家長開具有效收據。由於當前疫情的影響,全中國所有的學生都沒有入學,有條件的學校進行網絡教學,對公立學校來說,你辦學的性質是義務教育,在此期間你不能收取學生任何一分錢。而對私立學校來說,進行網絡教學,收取學費在所難免,但我覺得不能收取孩子的學雜費。那麼我們來說一說學雜費是什麼呢?一般學校收取的學雜費包括:教材費、資料費、住宿費、水電費、服裝費、教學設備設施維護費等。一目瞭然,小孩子當前沒有進入學校學習,學校要收取學雜費是不應該的。


行者無疆369


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學生們被迫在家上網課,破天荒頭一遭。我作為家長和一個曾執教12年的教師,和孩子一起經歷了這段兵荒馬亂的網課日子,從最開始的一團亂麻,到後來的漸有秩序,到目前的相對從容,有許多感受值得與大家分享。孩子們最初聽說延遲開學、在家上網課,還是很高興的——至少我的孩子和他的同學們是這樣。因為此前幾乎所有學校都不允許學生使用電子設備,有的甚至還和家長一起簽了保證書,要遠離手機。為了手機,班裡不少小男生還和家長鬧得不愉快。這下可好了,可以名正言順地玩手機、用QQ。以學習的名義,他們還是蠻興奮的。一找人:老師找不著學生,學生找不著課堂 孩子高興,做家長的就該擔心了,一是手機問題,二是網課學習的效果問題,尤其是初三高三的家長,高二的家長,擔心中考高考和學考。但有什麼辦法呢?古人說,既來之則安之,只能儘量做好。剛開始上網課,亂成一鍋粥:1,最早在QQ上課,連老師也沒經驗(沒下課鈴聲),另一節課已經開講,這邊還在繼續上,老師找不著學生,學生找不著課堂;2,文件多,有視頻圖片,有PDF、WORD,格式還不一樣,有些電腦打不開,有些文件太大手機下載不了。QQ群裡一群家長在找課件、跪求幫忙;3,最難是找人。其實老師做了很好的上課準備,但是面對四五十個學生、不同接收端就全亂套了。老師發現有些孩子沒進課堂(頭像亮了代表進來了),沒辦法只好找班主任叫家長,家長再通知學生進課堂;簽到接龍可以直接統計學生是否到位,但所有人不可能同時看見接龍,難免延誤時間,10分鐘連點名還搞不定,只能拖堂;有些人會提前到下節課老師那裡點名(騰訊課堂裡,老師如主播),但那裡還沒上完,要往出踢,等一會兒又要往回叫……課堂更熱鬧:有的找不著麥克風按鍵,老師提問發不了言的;有的不會關麥(或忘了),家裡的各種聲音(狗叫孩子哭、大人說話)響徹群宵,風聲雨聲皆入耳,唯獨讀書聲聽不見;有攝像頭沒關的,家人活動在全班課堂上直播;有些孩子剛上去閃一下就掉線了,一直在群裡問“我在不在課堂?”有時不知什麼原因,老師的聲音突然聽不見,大家互相打聽“老師到底說話了沒有”?……最有趣的是,老師要求所有學生實名制,方便管理,但就有幾個人不改名。最後老師大怒“再不改全部踢出去”,最後才發現是教務處、年級組聽課的,還有老師忘了自己也用的是網名,差點親自把自己踢出去。二打卡:最早有三點半、四點半的 上網課最大的好處是,其實很多家長平時對孩子的學習狀態並不瞭解,只有家長會簡單聽聽。這回孩子就在鼻子底下,也瞭解到現在的孩子有多不容易。學校以前有清晨打卡的傳統,鼓勵大家早到校,早做準備。每天到校最早的10位同學會把名字簽在簽到本上,每週有學生幹部負責登記。這回上網課,打卡繼續,但是打卡時間卻越來越早。作為母親,我一方面心疼孩子總是睡不夠,又怕打卡太晚,影響孩子德育分數,所以打卡自己代勞。實際上家長群裡大家心照不宣,都是代替打卡的。家長們大多早上5點就起來打卡。最早有三點半、四點半的,估計是睡半截起來先打上再說(前10名加1分,遲到扣1分),然後做早餐,準備上課用的電子設備。每天兩次打卡。一次是在晚上報告“體溫正常,沒有接觸”等防控情況;一次是在早晨,報告“已經就位,準備上課”。雖然實際情形和當初打卡初衷不太一樣,甚至半夜打卡為加分有點形式主義,但是學校要求打卡,打就是了,好在一週後,孩子基本都能到位。打卡有3種方式:最早的一種就是要求學生在群裡面發言,報一下自己的名字或者答個到,表示自己在。但統計起來不方便。其次是利用QQ自帶的簽到和接龍功能,各科課代表上課前都會發起,到上課時可以看到誰沒有在裡面,同時截圖發到家長群裡。班主任就直接喊那個沒有簽到的學生(或者通知家長):×××,張老師喊你上數學課啦!還有就是像釘釘和騰訊課堂,可以統計學生在線的時間,什麼時候進來,什麼時候出去。這種另類的家校聯合,基本能保證學生一定是坐在書桌前,而不是籤個到又跑了。但是這些方法都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對於那些坐在書桌前,卻無心學習的孩子,只能是無奈。三軟件:同一個老師,早上和下午用的軟件都不一樣 孩子在家上網課,聽上去簡單,其實一點也不,大多數孩子都需要家長協助。最初開始上網課,都用QQ群,孩子們一般都有QQ,但都會屏蔽父母和老師。這回上網課沒辦法,只好公開自己的QQ號和網名。這對不少家長來說,也是個意外收穫。網課還對家長提出了較高要求。開始網課也試用了好幾款軟件,比如“智學網”第一天就崩潰了,還有“金高考”似乎因為收費大家不用了。最後還是QQ群簡單,騰訊課堂和釘釘也比較方便。但即使這樣,網課就同時有3個軟件要用,一般家長都不一定熟悉,何況孩子。按照課表,一節課40分鐘,課間10分鐘。要根據課表決定下節課用哪個軟件(物理最早用騰訊課堂,後來用釘釘;語文用QQ;數學英語用騰訊課堂,等等)。至於為什麼?我猜可能是老師家的網速問題,或者老師孩子也上網課,佔用了賬號,只能用其他軟件上課。有時同一個老師,早上和下午用的軟件都不一樣。當家長的沒幾把刷子,還真應付不來。臨時換軟件,四五十人再登陸進去需要時間,有時老師講不完就得拖堂,孩子們手忙腳亂。下節課的老師非常不高興,上課好幾分鐘了,還在打卡、查人數。現在各學校的考核很嚴苛,所以查人數這個環節老師都很重視,但查人數就需要佔用到時間。使用軟件上網課,還經常會出一些意外情況。比如正在上課, 突然有家長的聲音傳過來:“該吃飯了吧!”有時還有老師的小孩跑過來叫“媽媽”的聲音。雖然理論上網絡課和視頻會議是一個道理,但是網課的人數實是太多了(四五十人),如果大家都開著麥,光是電流聲就響成一片。後來總結經驗,要求學生不回答問題不許開麥。而視頻會佔用更多的流量,所以也同時規定,除老師要做屏幕分享,一般不叫到你,你就不要開攝像頭。四作業:那真叫一個多呀 作為曾經的教師,我理解老師們可能都害怕這樣的網課。看不到學生,尤其看不到學生聽課的反應和表情,教學就成了單向灌輸,效果很難保證。有些自覺性差的孩子慢慢就會掉隊。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只能靠佈置作業。作業佈置下來一般都是發的電子文檔,需要孩子們打印了做。有些沒有打印機的孩子,只能對著屏幕,把答案寫在紙上。疫情來的實在太突然,包括我家孩子在內很多學生的課本還留在學校宿舍——原來想著兩頭補課只有不到10天假期。這樣一來,課本和教材也需要打印了。最初兩週,情況很是不方便,過年加疫情,打字複印都沒有上班。我們小區業主群裡也有家長求助打印作業。家裡沒有打印機,就麻煩了。我家乾脆準備了一箱紙和兩個墨盒,以備萬一。交作業,要手機拍照,有在微信裡提交的,大多用的QQ作業提交,也有用問卷星的。老師要求不同,家長就得適應。上課和作業這兩大塊,根據老師要求不同。需要多種軟件配合,如果用手機上課,用上一陣子,手機就會變得非常慢,經常死機;很多孩子後來就用電腦上課,屏幕大一點,看起來方便些。但是現在網絡以手機用戶為主,像打卡接龍交作業這一類功能,有些電腦版本的軟件又不支持。我家是這樣應付的:電腦用來看視頻、上課,接收各科作業,打印作業;手機只要用來打卡、拍照,上傳作業,手機相冊裡滿滿地都拍的是孩子的作業;需要每天清理,否則可能死機;暫時沒課本的,從網上下電子書,看上課頁面,就用平板電腦。一天下來,孩子的書桌上堆著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打印機,以及各個充電線。尤其是看不到學生,老師心裡沒底,會下意識地多佈置作業!作業真多呀!有些科目今天沒有上課,但也會派作業,幾大張、幾套試卷的上,每門課老師可能覺得並不多,但五六門同時上來,作業量就很可觀了。老師會通知幾點交作業,交給課代表,少交一次扣1分。網課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早上7:10-7:50早讀,然後上午5節課,下午5節課,下午18:10分放學,晚上19:00開始上晚自習,22:30分晚自己結束。這一整天下來,因為怕誤了課,所以把所有課都定了鬧鈴,就像學校一樣,每節課都給自己打鈴。從早上7:10到晚上10:30,所有的事情都是在網上進行,盯著屏幕看一天下來,孩子都受不了了。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我都要吐了”。五考試:家長監考,孩子答題 迄今為止,孩子所在學校已經進行了三次網絡考試,家長和孩子籤誠信承諾書,嚴格遵守考試紀律,家長監考,孩子答題。我覺得這也不錯。我們總說學習是自己的事,要著眼於獲得知識而不是考試成績,這樣的考試讓人確實產生了這樣的體會。孩子自己上好考試鬧鐘,按考試時間答卷考試,按老師下發的答案給自己批改試卷,算成績。我的孩子很自律,雖然成績沒有以前在學校理想(名次掉了兩名),但基本能管好自己,認真答卷不鑽空子,真的很了不起。到目前為止,孩子已經上了五週網課了,我感覺相比剛開始,孩子進步挺大,做事情更有條理了。因為這麼多門課,資料很多,而且大多數資料都是打印的散頁,需要整理、裝訂,作業是老師發到群裡的,需要打印,上傳。作為班幹部,她還要協助老師進行人數統計,作業統計,所以我還教她使用了辦公軟件的一些功能,像表格,文檔。幾個星期下來,孩子對視頻軟件的操作,電腦的操作,辦公軟件的操作已經很熟練了,這可是一項意外的收穫。上網課佔用孩子的時間比較多。以前孩子上學、放學、課間,還可以出去走走,同學之間有個交流,放鬆一下大腦。但是現在一整天都對著電腦、手機。早上基本上從6:30起床.一直到晚10:30睡覺。除過午飯晚飯各1個半小時外(大多時間會拖堂一二十分鐘),課間也是這節剛下,就去那節打卡,甚至有時候這節還在上著,那節就開始打卡了。孩子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尤其是沒有自習,課堂筆記都整理不完,沒時間消化老師講的內容。還有體育課,也是家長拍視頻上傳。都是換個背景,簡單做幾個動作完事。小區防控,出不去也只能如此。每天超過12個小時都坐在桌前看屏幕,說實話,我實在是有點心疼。六矛盾:家長急了,孩子逆反了 其實,遠程教學一直是一個大熱門,我們總認為這會是未來教育的方向,但也總覺得我們還沒有準備好,這次特殊時期全國範圍內開展的遠程教學,總算開了個頭。還有很多新問題,也需要我們適應和改善。比如對電子設備、網速的要求。孩子班裡一個男孩回農村姥姥家,被困在那裡回不來,只有一部最簡單智能手機,網速不好,根本無法應付;還有的家庭兩個孩子,都要上網課,存在搶網搶流量問題,而且電信的網路有時不穩定,影響很大;學生用手機上網課14歲的河南女孩,家裡沒有網,只能到村支部蹭網,父親默默蹲在角落陪女兒比如學生管理高度透明化。以前學生不交作業,老師在課堂上念名字,也扣分,但往往家長不知道。但現在,直接發到家長群裡面,家長覺得連續扣分沒面子,可能會跟孩子急。孩子也因為扣分太多,乾脆不寫作業了。效率雖然高,但如果孩子被逼的太緊,絕不是一件好事。可能會有逆反心理,覺得未被尊重。會和家長老師鬧彆扭。有些家長原來因為忙,不太瞭解孩子的狀態,現在有了大把時間盯,還會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會訓教批評甚至打罵。父母教育理念不相同還會吵架,這些都已經是孩子QQ群裡正在討論的事情了。再比如,網課對孩子的自覺性要求高,畢竟一節課都是講的多,老師也看不到孩子的表現,如果孩子不自覺,就會鑽空子(已經有孩子點完名、把袖套支在桌上,跑去玩手機;有幾個壞小子偷著聯網打遊戲),時間長了肯定不行。對老師的要求也很高。不但是教學內容要更生動,還要注意設計關注環節,增加互動參與。老師都很有經驗,最近幾周也在調整,講課的內容互動更多,提問更多,點名讓更多的孩子讀課文、回答問題。每個人隨時都可能被叫到,大家注意力更集中,課堂效果好多了。七快開學了吧?根據最新消息,青海高中、中等職校原則上3月9日至13日陸續開學;初中3月16日至20日陸續開學。教育部提出原則性要求,開學需要符合三個條件:一是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所謂基本得到控制,是由國家來判定的,具體可能要精準到縣一級的疫情防控情況。二是社會、家長都認為,或者絕大多數同意說現在開學是安全的。三是開學以後必要的防控物資和條件都是到位的。希望西安的這一天早點到來。·END·作者最新文章孩子們最初聽說延遲開學、在家上網課,還是很高興的——至少我的孩子和他的同學們是這樣。因為此前幾乎所有學校都不允許學生使用電子設備,有的甚至還和家長一起簽了保證書,要遠離手機。為了手機,班裡不少小男生還和家長鬧得不愉快。這下可好了,可以名正言順地玩手機、用QQ。以學習的名義,他們還是蠻興奮的。




胖子會變瘦


學費遲早都會交的,是因為這次疫情嚴重,不能按時到校開始學習,而只是在家裡學習,老師已經開始教學了,現在在網上繳費是為了以後上課就不用再去排隊繳費,減少了繁瑣的環節,避免了感染病毒的可能性,而且也節約了時間。

家長應該理解學校網上繳費的原因,雖然現在只在家裡進行上課,用的家裡的水電費等,義務教育本來就是免費的,這次的學雜費是繳回校之後的資料費用等,所以不衝突。


學習庫


我也想知道答案[捂臉][捂臉],我們上的是私立學校,光學費就快1.5W,還是2個一起上。等開學了還要每人交4-5000的伙食費!但停學了這麼久,估計伙食費會少收些吧!


愛做飯的小悟


我覺得應該,畢竟小孩光靠網上學習是不行的,學校買學習資料也是為了學生能把基礎做紮實,完全出於學生考慮,家長應當支持學校的做法。


經典v影視


我家的小孩在學校上學時,也就是交個生活費,沒有什麼學雜費。現在沒法去學校上課,在家裡上網課學校沒有要求交學雜費這一個事。


晨曦的爸爸


合理的收取學雜費是肯定的,比如課本費


夢幽千尋


我覺得不應該,孩子上學期間的學雜費是在學校期間產生的,現在由於疫情,孩子們都在家,自然不產生這個費用的


功夫小子2020


疫情期間學生上網課,政府全是免費的,不交一分任何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