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也曾為自己選過皇陵,為何最後沒有動工?

歐潤輝


【溥儀確實選過陵址,但最後重重原因沒有動工】

在封建王朝,皇帝登基後,基本在坐穩皇位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張羅自己的“萬年吉地”,說白了就是挖坑建陵,事先做好準備。但是溥儀作為末代皇帝,最開始坐上皇位後並沒有像其他盛世的皇帝那般找尋陵址,原因也簡單,他登基之時才3歲,那個時候大清風雨飄搖,馬上到了大廈將傾的時刻了,果不其然,三年後,溥儀還不知道什麼叫做皇上,6歲的他便被隆裕皇太后拉著退了位,但民國和皇室簽訂了合約,允許溥儀仍然住在故宮,在紫禁城內仍然可以保留自己的帝號,並且每年還給這個小朝廷400萬兩銀子花,就這樣,溥儀長到10歲的時候,這個小朝廷開始張羅著幫這個“小皇帝”找尋萬年吉地了。

據史載,當時找了一個非常精通風水之學的“大師”來堪當此任,他是來自廣東的李青,按常理來說,清代皇帝的入葬是有規矩的,因為清代入關後創建了兩處皇陵,分別為清東陵和清西陵,自打乾隆皇帝給後代定下規矩後,他們要採用昭穆之制來安葬,也就是說孫子要和爺爺在一個陵區,但慈禧死前,安排了溥儀既承同治皇帝之祧,又承光緒皇帝之祧。所以在選址上,因為同治在清東陵,所以溥儀應該優先於清西陵。就這樣,風水師李青終於不負眾望,在清西陵泰東陵北邊找到了一處上吉之壤,但回京稟告後,由於小朝廷沒有多餘的銀兩,建陵之事便一直擱置,沒有實際動工,知道馮玉祥發動了政變,溥儀被徹底的趕出了紫禁城,並且先前的每年400萬兩撫卹金也一併取消,這直接導致建陵之事流產。

現今,溥儀的骨灰被某私人陵園打包運到了清西陵附近,這位末代皇帝也算是魂歸清西陵了。


老豬的碎碎念


溥儀的一生非常滑稽,皇帝當了三回,自己卻沒有主過事;媳婦娶了五個,卻沒有生下自己的娃;選過皇陵,卻最終卻埋進了假皇陵。

三歲登基,當了個窮皇帝

溥儀是慈禧太后死前親自選中的皇帝,在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死後半個月匆匆繼位。當時大清經歷幾次外夷入侵,甲午海戰向日本賠了2億兩白銀;庚子賠款向八國聯軍賠款四億五千兩白銀,已盡耗盡大清的稅收錢糧,可慈禧下葬時依然窮奢極侈,身上裹著的陀羅尼經被是用金絲和金捻線縫製,上面綴了820顆珍珠,這件被子花費16萬兩白銀。據統計,慈禧太后的喪葬費達到一億兩白銀。比她早死一天的光緒皇帝喪葬費也用了3000兩白銀。這些大筆的支出,已將大清國庫掏空。雖然隆裕皇太后也為溥儀選過皇陵,但根本沒有錢動工興建。

6歲後400萬兩白銀支撐一個“朝廷”

武昌起義後,袁世凱半勸說,半脅迫讓6歲的溥儀退位,約定退位後清皇室暫居紫禁城,每年給400萬兩白銀作為開銷,新幣發行後改為400萬元。當時溥儀雖然退位,宮中內務府、宗人府、慎刑司等機構並沒撤銷,加之宮中人員眾多,400萬兩白銀省吃儉用才能勉強維持,根本沒有錢去修陵墓。

二次稱帝僅11天

1917年,張勳兵變復辟,再次將溥儀推上皇帝龍椅,可好景太短,僅十一天,溥儀便再次被迫退位,對12歲的溥儀來說,這次復辟比過家家還散的快,沒功夫想建陵之事已瓦解了。

傀儡皇帝沒歸宿

1924年,溥儀被西北軍閥馮玉祥趕出紫禁城,只好在天津落腳。1931年,在土肥原賢二的策劃下,溥儀跑到了旅順。次年建偽滿洲國,1934年再次稱帝。溥儀雖然稱帝,實為日本人的傀儡,背景離鄉,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加之戰亂,哪有建陵墓的心思。

死後被移入"皇陵"

1945年,溥儀被蘇聯紅軍俘虜,經歷了14年的牢獄生活,1959年成為中國特赦戰犯的No.1。1967年在北京病逝,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位進焚屍爐的皇帝,但他已不是什麼皇帝,骨灰寄存在八寶山人民骨灰堂。

1994年,一位海外華人李世義在崇陵西北興建一處陵園,為了提高知名度,李世義勸說溥儀的第五任妻子李淑賢,將骨灰遷葬於園內,並將陵園命名為華龍皇家陵園。

溥儀最終也算是魂歸其所,供人瞻仰。但這個假皇陵真的是末代皇帝的最好歸宿嗎?


聾王侃史


溥儀登基後就開始建造自己的陵墓,一直到被逼退位,才未能再繼續修建。

溥儀去世後,按照周總理的指示,溥儀的骨灰是安放在八寶山的,後來其妻子將骨灰遷至華龍皇家陵園(私人建造的陵園)。



這樣一來,溥儀就成為清朝中唯一沒有能夠進入祖宗皇陵的帝王。


梓豪學通史


有,但是沒有動工,當時沒有錢


一個人想遊全中國


因為他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已經改朝換代,再無帝王套


今天你笑了嗎5239234828


無人可用,總不能自己挖吧


瘋言歷史


無錢 無權 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