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收到一封信,裡面僅有三十字,為何立刻服毒自盡?

尛萘


呂不韋因為“奇貨可居”的故事流傳了千百年,他扶持異人當上了國君,自己成為一代丞相,可以算是最早成功的風險投資家了,後來贏異人去世,嬴政登基,呂不韋被稱為“仲父”,還是丞相,權傾天下,在他到底人生巔峰的時候,卻出了嫪毐私通趙姬的事情,受到連累,被貶回家,不久他收到秦始皇給他的一封信,竟然自殺了。

<strong>

我們先一起來看秦始皇給呂不韋的信的內容,你就知道呂不韋為啥自殺了。

先看第一句:“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這句話意思就是說,“你呂不韋有什麼功勞呢?竟然享有“食十萬戶”的功勞,言外之意就是說你呂不韋算什麼東西,在我眼裡,你對秦國並沒有什麼貢獻,不值得擁有現在有的賞賜”。這句話直接抹殺了呂不韋對秦國多年來兢兢業業治國的功勞,不得不讓他心寒和痛心疾首。

再看第二句:“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這句話意思就是說“你呂不韋和秦國王室和一點血緣關係嗎,還讓我叫你仲父(仲父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叔叔),我嬴政也和你沒有一毛錢關係,你們一家人還是趁早識趣的儘快捲鋪蓋回蜀地去住吧,不要在秦國待了,這裡不歡迎你,此地不宜久留”。這句話讓呂不韋看到了秦始皇的無情冷漠。

我們看完這兩句話是不是都發現句句冷酷無情,讓人頭皮發麻,呂不韋看完這封信,“恐誅”兩字體現了他的害怕,因為他覺得自己離死不遠了。

秦始皇本來因為別人造謠自己是呂不韋的兒子後,就痛恨呂不韋,各種不順眼,特別是後來嫪毐和趙姬生下兩個私生子,嫪毐造反,嫪毐是假太監的事情也浮上水面,正是呂不韋引薦嫪毐進宮的,他難逃罪責。

秦始皇是個殘暴的皇帝,對待自己的同母異父的親弟弟,都能親手摔死,如果不是有人攔著,可能也早就把自己親生母親趙姬殺了,對待自己最親的人,尚且如此殘暴,更何況對呂不韋呢?

況且呂不韋是個愛體面的人,古代人就連認為有地獄和來生,當然不想死的身首異處,就連死都想要個全屍,秦朝酷刑是天下出了名的,商鞅就是死於車裂,如果呂不韋自己不服毒自盡,恐怕等來的就是秦始皇下令把他車裂五馬分屍,到時候死的既沒了體面也痛苦,為了不讓自己死的很難看,還不如喝一杯毒酒,死的體面乾淨,家人也可以不受牽連。


君命難為,古代大臣都講究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君思想,所以呂不韋死的時候才57歲,也算可惜了,他還是有點治國本領的,遺憾的是他最終也沒看見秦朝統一六國就服毒自盡了。




<strong>


小聰歷史客棧


信只是嬴政的一個文字遊戲,按照常理推斷,一封信不可能讓精明的商人、政客呂不韋自殺,他的自殺,極有可能是被迫的。

呂不韋功績甚大,沒有他,秦始皇的父親就不可能繼位,嬴政也就不可能成為秦始皇。

秦始皇的父親異人在趙國做人質時,被呂不韋發現,認為奇貨可居,於是大量投資,讓異人成了秦國的王位繼承人。

異人繼位,這就是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

莊襄王為了報答呂不韋,讓他做了丞相,大權在握。

莊襄王在位三年後去世,嬴政繼位,這一年只有13歲,依然是呂不韋、趙太后等掌權,直到嬴政20歲親政。

嬴政親政,政治能力充分暴露,迅速平定了嫪毐之亂(嫪毐是趙太后的情人),不僅車裂了嫪毐,還把嫪毐的兩個兒子,裝在麻袋裡摔死了。

這兩個兒子和嬴政什麼關係呢?同母異父的兄弟關係!

嬴政的生母就是趙太后,老爹死後,趙太后耐不住寂寞,和嫪毐又生了兩個兒子。

對自己同母異父的兄弟如此殘忍,嬴政的兇悍可見一斑。

他甚至冷酷無情到把自己的母親趙太后都放逐了。

這只是開端,此後一系列事件,都充分暴露了嬴政的冷酷無情。

呂不韋在自己當政時,對嬴政的能力似乎沒有充分認識,直到自己被嬴政罷了官,他手下的門客李斯取代了他的位置。

呂不韋退休到了洛陽。他還是商人思維,知進不知退,在洛陽大肆豢養門客,交遊各國,引起了嬴政的不滿。

於是嬴政寫了一封信,狠狠地批評了他,說他是白吃乾飯的,啥功績沒有,薪水還不少;對他的處罰,也很簡單:流放四川。

結果呂不韋居然自殺了。

此事必有蹊蹺。原因在於:

嬴政既想讓呂不韋死,又不想擔上殺呂不韋的罪名。

第一,呂不韋是功臣,沒有他,秦莊襄王以及嬴政就不可能繼位;

第二,呂不韋是趙太后的前夫,後來又成了情人;

第三,有傳說嬴政是呂不韋的親兒子(呂不韋將趙姬送給異人時,趙姬已有身孕),這種傳言,如果在當時就流傳的話,嬴政應該也有所耳聞。如果他知道這個傳言,甚至認為是真的,那麼,他會更加矛盾:既想滅了呂不韋的口,又不想擔殺父的罪名。

所以,這封信只是一個試探:

你如果聽話自殺,我饒你三族不死;

如果不聽話,我的兇殘,你知道的!

秦王給呂不韋的信,不找快遞小哥,而是使臣送去的;既然有使臣,傳達旨意就可以了,何必送信呢?

送信,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說明秦王心裡有鬼嗎?

信,只是一個幌子。使臣十有八九會另外傳達秦王的旨意:秦王說了,讓您自殺。

呂不韋很清楚,一旦觸怒了嬴政,嬴政找別的藉口殺自己的時候,死的恐不只是自己,而是被誅三族了。

以嬴政的兇殘,咱還是自覺一點,自殺吧。


高了高趣評


史記《呂不韋列傳》裡說的很明白:

歲餘,諸侯賓客使者相望於道,請文信侯。秦王恐其為變,乃賜文信侯書曰:“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呂不韋自度稍侵,恐誅,乃飲酖而死。秦王所加怒呂不韋、嫪毐皆已死,乃皆復歸嫪毐舍人遷蜀者。

呂不韋因嫪毐事件受到牽連,秦王欲誅之,為呂不韋說情的人太多,秦王也不好下手啊。免去相國職位,趕回封地。呂不韋也是,自己挖的坑自己跳。

雖說回到了封地,但曾經呂不韋權傾朝野,恐其為變,生禍亂,秦王斥責說:你何德何能,封文信侯,食邑十萬戶?你和秦王室有何血緣關係,號稱仲父?全家流放蜀地去吧。

這話說的很重的。

本來吧,相國做不了,回到食邑消停地過日子,誰知道也不行,秦王惦記著呢。流放蜀地,那接下來呢?只要秦王惦記著,老呂頭絕對不會善終……

呂國相是個體面人!卒年五十七歲。



電子鑄造9353


呂不韋基本上是傾其一生的心血和把一生積蓄的財富,付予秦國,付予秦異人,付予秦始皇。他的付出是有實效的,秦異人接替了王位,秦始皇坐上了皇位,呂不韋對於秦國功高蓋天,功不可沒。呂在太后的問題上是有大錯,按照秦囯的律法,它是功罪分明的,又加上呂不韋強行的明目張膽的出版了一本千古奇文《呂氏春秋》,囊括了當代諸子百家文化之精髓,不少篇章有悖於秦國的法律章程,就是以上這些東西,也足以致呂死地。至於呂在洛陽的張揚,引發沸沸揚揚的傳說,更是為剛腹自尊的秦皇所不忍。至於一封信,一個聖旨只是一個形式,死亡是必然的。歷史上從來就是狐死兔悲,鳥盡弓藏 兔死狗烹的傳承,一個呂不韋能夠例外嗎?


劉聲90883005


其實信是始皇帝在當時為了掩人耳目故意派人送過去的,當時始皇帝安排使臣帶話威逼呂不韋飲鴆自盡。首先原由就是當時嫪毐謀反,呂不韋也牽扯其中,具記載趙皇后在被送給子楚時已經懷有身孕,而趙太后別送給子楚前是呂不韋的小三,始皇帝想平息他跟呂不韋的關係,秦王想殺掉相國呂不韋,但因他侍奉先王有很大功勞,但又擔心他引發內亂,所以安排使臣威逼利誘他自殺。


一個養鯤的男人


呂不韋很清楚,贏政早晚會收拾他,這樣做更高明。


健康開心快樂如意


君讓臣死臣就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