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假城門真狗官

民間故事:假城門真狗官

乾隆年間,嘉城縣有個縣令叫劉二寶。這個劉二寶大字不識卻能當父母官,那都虧了他二叔鐵貴。

因為縣城裡常常打饑荒,這鐵貴自十六歲便進宮做了宦官,靠著察言觀色、溜鬚拍馬的本事,又被提為內務府總管。所謂雞犬升天,雞犬升天,劉家人都跟著叨光,目不識丁的混混靠著聯繫花錢買個縣令噹噹,算不上什麼難事。

不過這麼一來,嘉城縣大眾可吃了大苦頭。

這幾日,乾隆爺說要下江南,讓內務府總管鐵貴急得團團轉。嘉城縣是此番江南之行的必經之路,侄子劉二寶做的那些個襤褸事,遠在京城的鐵貴也是早有耳聞。這私自賣官的工作假如被乾隆爺給發現了,到時分不只腦袋搬遷,還會株連九族!

當下,鐵貴便差人快馬加鞭急信劉二寶,奉告概況,並讓劉二寶做好預備,最好能堵住大眾的嘴。

劉二寶收到京城的密信,一時魂飛天外,急慌慌找師爺商量對策。只見師爺看著密信愣了一會兒,俄然眼前一亮,道:“縣太爺莫慌!我卻是有個好主意,既可以讓皇上下江南,又不通過咱們嘉城縣。”

師爺的對策是,以重修圍牆的理由把縣城的正門暫時封閉,然後在縣城一旁的荒郊野地上另建一個假的縣城大門,到時神不知鬼不覺地讓皇上通過假城門,繞過本縣直通江南。

數日後,微服私訪的乾隆帶著鐵貴等幾名隨從來到了劉二寶締造的嘉城縣假城門前,望著眼前很有氣勢的城門,乾隆不由得讚歎道:“看此門嘉城縣一定是民富官良呀!”一旁的鐵貴卻是看出了一點端倪,十分懼怕呆久了乾隆爺會看出漏洞,急速說道:“皇上,咱仍是持續趕路吧,看樣子再有幾天就到江南啦!”躲在草叢一旁的縣官劉二寶和師爺看著乾隆爺走進了假城門,心中石頭落地,總算舒了口氣……

進了城門走了一段路還未見到民房,乾隆不免有些疑問,問道:“鐵貴啊,傳聞嘉城縣是你的老家,怎麼走這麼遠了還未見到一間民房?”鐵貴被這麼一問,不由捏了一把盜汗,急中生智:“皇上您有所不知,嘉城縣比較大,它這個縣城有好幾個門,咱們走的可能是郊門吧!”乾隆一聽,茅塞頓開,道:“確實?也好,這兒清淨!”

一行人持續前行,眼看就要走出嘉城縣了,鐵貴逐漸放下心來。這個時分,偏又節外生枝,因為路上喝了些酒水,乾隆俄然感到一陣尿急,急速叮嚀鐵貴等人原地候駕,眾護衛趕忙拉上黃綢,把皇上圍了起來。可就在乾隆爺尿到一半的時分,俄然發現草叢下邊有動態,本來還認為是兔子之類的野物,一腳踩下去,草叢裡俄然傳出尖叫聲……

乾隆嚇了一跳,怒道:“何人如此大膽,竟敢偷看朕!”這時草叢裡的人被護衛們給揪了出來,世人一看,竟然是個衙役!

本來,劉二寶怕乾隆皇帝殺個回馬槍,就五步一崗十步一哨派衙役偵查。只見乾隆爺一手拎著褲子,一手抓住衙役問道:“你是哪個縣的衙役?幹什麼躲在這兒?!”

還未等衙役張口,一旁的鐵貴就開口說道:“回皇上,嘉城縣令可能知道皇上要去江南,特意在這設哨維護皇上呢!”聞聽此言,被抓到的衙役急速道:“是……是的,咱們老爺怕皇上有什麼意外,所以派我等在這維護皇上的安全!”

聰明的乾隆爺覺得這事來得奇怪,所以叮嚀衙役在前面領路,要會會這嘉城縣官!衙役只能帶著一干人來到了假城門前,對著城門前的一棵小樹踹了幾腳,喊道:“都出來吧!雨過天晴了!”

這其實就是他們的暗號,縣令劉二寶和師爺聽到暗號,都喜滋滋地從草叢裡鑽了出來,卻見叔叔鐵貴當心服侍著一位客商裝扮的人,意料是乾隆爺無疑,不由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喊道:“皇、皇上!”乾隆爺見此景,十分氣憤,抓住劉二寶的辮子,喝道:“走!帶朕去往縣城最熱烈的當地看看去!”

無法,劉二寶軟綿綿地領著乾隆一干人等來到了嘉城縣的集市上。到了集市,乾隆讓劉二寶遠遠跟在這以後,然後走到一個賣菜的老太太前,問道:“這位大嬸,我是外地的商人,想來本縣投商,不知哪家客棧好?”

只見賣菜的老太太恐懼地望了望四周,小聲對乾隆說道:“我看客官是個真實人,這嘉城縣的生意可做不得,就算做得了,也會被狗官劉二寶剝削無幾……你看我就賣個小菜,卻要交這個那個稅,不交還砸我攤子,在這兒經商,難啊!傳聞這劉二寶大字不識一個,都是靠他那在京城當京官的二叔買了這個官,我呸!”

見乾隆聽著聽著皺起了眉頭,賣菜老太太這才轉過神來,拎著籃子嘆了口氣道:“這不,傳聞皇上近來微服私訪下江南,會通過咱們這個縣城。本認為皇上來體察民情,這個縣城的日子就好了,誰知那狗官前幾日到處抓人在城外修了個假城門,現在估量現已把皇上騙出了城!這位客官,仍是去別處謀生吧。”

隨後,乾隆爺訪遍了整個縣城。當然,紙是包不住火的,鐵貴賣官和劉二寶肆無忌憚都被抖了出來。乾隆爺的一泡尿衝了兩個貪官出來,世人嘖嘖稱奇,又拊掌嘆好。

後來,嘉城的新縣令就任,在城郊建了一個石碑,人稱“御池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