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一個被打罵,侮辱的底層女孩,該如何謀生,進而謀愛?

《小艾》是張愛玲離開上海,前往香港前發表的最後一篇小說。為了迎合時代和政治,張愛玲給它加上了一個“完美”的結局:

時代變了,小艾最後去醫院治好了病,生活也越發好,她去印刷廠學會了摺紙,最幸福的是,她懷上了孩子。

這樣的一個“完美結局”,一點不符合張愛玲風格。幸而,最後她把這個尾巴去掉,改成了小艾生病去醫院的路上,給讀者留下了無限想象。

《小艾》:一個被打罵,侮辱的底層女孩,該如何謀生,進而謀愛?

張愛玲說:“我非常不喜歡《小艾》,友人說缺少故事性,說得很對。”

無論小說如何俗套,但卻能讓我們瞭解在那個時代下,一個無權無勢,被買賣,被踐踏,被強暴,卑微到塵埃裡的女子,如何在這吃人的社會,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和活下去的意義。

小說從辛亥革命到改革開放,中間跨越三十年。在時代的更迭下,覺醒和愛是人類唯一的靈魂。

《小艾》一書寫五太太一輩子獨守空房,等待花心的丈夫;寫老太太多年媳婦熬成婆對媳婦們的刁難;寫三姨太太榮寵一朝,最後落得被拋棄的下場;各色女人,各色人生,小艾身處其中,卻又是旁觀者,她在被傷害,也在覺醒,在逃離,也在尋求人生的光。

太宰治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最終他選擇自殺。而小艾,即使承受著生而為人的無力,她仍像雜草一樣,不懼風雨,倔強,頑強,一路生長。

用沉默對抗外界一切苦難。

小艾是被席家當做丫頭買回來用的,她不記得今年幾歲,不記得父母,也不記得家。

來到席家,小艾也是懂得為自己分辨的,可是越分辨越打得厲害。無論什麼東西砸碎了,都歸在小艾身上,動不動就用雞毛撣子抽她,有時候罰跪,罰她不許吃飯。

慢慢地,她也就越發陰沉而呆笨了。除了不說話,她也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表示絲毫的對抗了。

一個八九歲的小孩,被家人拋棄,來到這吃人的大家庭。她不懂得這裡的生存法則,不會揣摩主人的性情。被打被罵,她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沉默以對。

《小艾》:一個被打罵,侮辱的底層女孩,該如何謀生,進而謀愛?

人真是個具有孽根性的動物,五太太對傭人陶媽客客氣氣,吩咐她做事也有商有量。同樣是傭人,就只挑好欺負的小艾隨打隨罵。

做人,無論在任何時代,無論身處哪個階層。都應該有點脾氣,不能讓別人覺得好欺負。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這句話對於任何時候都適用。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小艾在席家,一直任打任怨,就這樣過了七八年。生活總不會就這樣無波無瀾,有時也會驚濤駭浪。

席老爺應酬回來,沒在外面姑娘那裡盡興。他一看到小艾,覺得生得還可以,一時興起,便把她當做發洩慾望的工具。

而小艾呢,在她有限的生命裡,還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她在這驚惶混亂中都沒有忘記護著那隻外國茶杯,這是主人喜歡的茶杯,不能砸碎。她一面護住茶杯,一面和他掙扎著,席老爺咻咻的吃吃笑了起來。

在人性的醜陋面前,小艾是如此單純和不自知。她用善良去看待世界,世界卻把人性的惡赤裸裸的鋪陳展開,鮮血淋漓地呈現在小艾眼前。

《小艾》:一個被打罵,侮辱的底層女孩,該如何謀生,進而謀愛?

被侵犯的小艾,只能一個人悄悄哭泣。沒有人在意她經歷了什麼。在太太的催促中,她只能爬起床,繼續為席老爺端茶倒水。

沒有人權的下等人,是沒有權利哭泣,申辯。除了承受苦難,別無他法。

當這事敗露,席太太拾起一雙繡花鞋,把那鞋底噼噼啪啪的在小艾臉上抽著。三姨太太一把揪住小艾的頭髮,狠命向她肚子上踢去。

小艾恨極了,想起小時候的冤屈,想起席老爺的噁心。小艾一把舉起旁邊的椅子,迎頭劈了下去。可陶媽和僕人緊緊抱住小艾,小艾最終還是被一腳踢倒,她倒在血泊裡,被人半拖半抬弄了出去。

小艾的一生,就如同別人棋盤上的棋子,沒有自主權。也像那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毫無人權。

但她懂得了恨,這個世界上誰也不拿她當人待,她的冤仇海一樣深。小艾在卑微的人生裡,覺醒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識,而非麻木。

《小艾》:一個被打罵,侮辱的底層女孩,該如何謀生,進而謀愛?

小艾的至真至純總讓人萬分感動,在被壓迫,被傷害的世界裡,她依舊保持本心,她想要的很簡單,只要勤勤懇懇的,好好做人。

逃離陰霾,遇到暖陽

小艾的愛情,來得那樣觸不及防。在他們家房子對面,小艾常常看見一個青年在那裡看書,在滿天紅霞裡,小艾彷彿看見了光。這個青年的出現,為她貧瘠的人生,灌溉了陽光和雨露。愛情總是有一種拯救人心的力量。

這個青年叫馮金槐,在印刷廠工作。他們一起相遇,相識,相悅,最後走向婚姻。

如果說小艾的一生悲愴,那愛情便是上帝給她最好的恩賜。

小艾也曾遇見過另一個男人,陶媽的兒子有根。她對他無所謂愛不愛,但她不可能嫁給有根,因為陶媽見證了小艾一生的悲苦,她要逃離這些壓迫她的人。

而馮金槐的世界,乾淨而明亮。沒有腐臭味,沒有陰沉壓抑。

一生都孤苦無依,吃過很多苦的人該用多少愛才能填滿她人生的缺失,只要一點點愛就好。

《小艾》:一個被打罵,侮辱的底層女孩,該如何謀生,進而謀愛?

小艾的愛情,坦誠而真實,她把過去的一切向金槐坦白,不留一絲隱瞞。幸而,金槐體諒她,為她憤懣,也憐惜她。

小艾就是這樣一個赤誠的女孩,遭受過苦難,怨恨但不遷怒,心中依然保有愛的能力。

很幸運,她生命裡出現了這樣一個青年,滿足她對於愛,對於幸福,對於自由的一切幻想。

如果有一天,能遇上一個人,他讓我知道,我人生前幾十年所遭受的一切苦難,都是為了能遇上他。

這就是小艾的愛情。

因為愛,所以慈悲

小艾的婚後生活,也是多番磨難。

因為金槐隨著公司去香港,小艾病好後,為了掙錢養活一家老小,她不得不再次回到幫傭生活。

因為愛,她願意再次走進原來的生活,忍受主人的看不起和謾罵。

小艾每天在外掙錢,每次回到家。看著金槐兄弟一家在自己屋子裡住著,彷彿自己才是個客人。

她省吃儉用,總把錢拿到家裡來,不但要養活金槐的母親,連帶金槐兄弟一家老小也全仗她接濟。

心裡覺得十分悲哀又疲倦。她有時候非常厭煩,總覺得幸幸苦苦拿錢來養這些人,只是讓他們偵查自己的行動,怕她出軌,到時候在金槐面前搬弄是非。

但是她答應過金槐,要替他侍養母親。想想又還是忍耐下去了。第二天,接著去掙錢。

《小艾》:一個被打罵,侮辱的底層女孩,該如何謀生,進而謀愛?

因為愛,因為金槐是小艾的整個世界,所以她選擇重新走進幫傭的生活,選擇忍耐,選擇養著金槐一大家子人。

幸而,很多年後,金槐還是回來了,他依然愛著她。小艾的辛苦沒有白費,她一生的愛也沒有錯付。

張愛玲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我卻覺得,是因為愛,因為彼此相愛,才會忍受對方的缺點,忍受對方的家庭,才會數十年如一日地等待對方的歸來,才會在絕望中看到希望。

因為愛,所以才慈悲。

謀生,亦是謀愛

小艾的一生,毫不遜色於同時代的男子。命運的無常,讓她低人一等。但她卻在其中找到了活著的本真,只要勤勤懇懇做事,認認真真做人,生活總歸不會虧待她。

小艾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她逃脫舊式封建禮教,學會自由戀愛,擁有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人生就要自己做主,包括婚姻,她為了逃脫低人一等的生活,學會了謀愛,擁有了獨屬於自己的愛情。

這一點上,就連出身高貴的席太太也是嫉妒的。席太太一生在婚姻的牢籠裡,迎合別人,伏低做小,直到死,都活得渾渾噩噩。

《小艾》:一個被打罵,侮辱的底層女孩,該如何謀生,進而謀愛?

結婚後,小艾面對丈夫的離開,她沒有自怨自艾,而是擔起了這個家庭的重擔,養活一大家子人。她知道,要活著,有飯吃,靠別人是沒用的,只得自己去謀生。

對於像雜草一樣的小艾,時不時面對別人的踩踏,時不時有點風吹雨淋,一點也不稀奇。雜草有雜草的韌性,小艾有小艾的生命力。越打壓,越能倔強生長。

小說最後,小艾因為早年小產,失去生育能力,常常疾病纏身,因為勞累過度,結局停在了金槐送小艾去醫院的路上……

無論小艾之後能不能活下去,我都覺得她這一生是值得的。最感動在於這個姑娘,慢慢在社會上摸爬打滾,學會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生活再艱難,也遇到了一個對她不離不棄的男人。

我們一生,謀生也謀愛,不就圖一個家,一個愛人,一份陪伴嗎?

對於小艾,這一生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