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社區做志願者 吃上了居民的水果和牛軋糖

抗疫微記:晴川歷歷,小區春暖


3月10日上午10時許,我和但隊長、付麗蓉以及老劉,正在七里晴川小區二期門口值守登記,一個提著一袋水果的小夥子走近我們說,“你們辛苦了,水果送給你們吃!”

我在社區做志願者 吃上了居民的水果和牛軋糖

我在社區做志願者 吃上了居民的水果和牛軋糖


我和但隊長等人聽了一愣,老劉看起來與他熟悉一些,在一旁補充介紹,“他是小區對門百靈果園小劉老闆”。小夥子靦腆一笑,“這些水果都是好的,只是存放時間長了,顏色不新鮮”。


他這麼一說,倒弄得我們不好意思。待他走後,老劉說,小夥子姓劉,是小區對面百靈果園(水果店)老闆,在本小區租住。1月23日後,小夥子生意做不成了,還滯留在漢回不了家。現在旁邊的老百姓大藥房當志願者。


老劉的介紹,引起了我進一步瞭解他情況的興趣。今天中午,我按照進出登記所留的電話,與小劉老闆聯繫上。


經電話溝通得知,小夥子叫劉學保,是一名80後,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人,來漢務工多年。兩三年前,來到小區所在的百靈路,開了名為“百靈果園”的小水果店,是分租老百姓大藥房的半截門面(無後半進深)。


年前,小劉老闆進了一批水果,準備搶做春節生意。可不料大年二十九(1月23日)後,不僅水果店不能開門營業,自己也不能返鄉過年,老婆帶著孩子住在阜南縣農村。更讓他揪心的,不僅是滯留在漢回不成家,還有年前進貨及店裡庫存的水果,一共有一萬多塊,四十多天時間這麼長,加之氣溫漸高,一大半水果都爛掉了。


我在社區做志願者 吃上了居民的水果和牛軋糖


“貓”在出租屋一段時間後,小劉得知“二房東”老百姓大藥房獲准開門營業,可以給周邊居民賣藥,正差人手幫忙,他就聯繫上店長報名做藥房志願者。小劉在電話中說,因自己沒有藥店執業證,每天主要任務就是跑物流、搬運、卸貨等雜務事,給藥房營業員打下手,藥店也按天支付一點薪水。


小劉每天上下班進出(下圖是小劉在配合進出登記),看到小區值守人員辛辛苦苦,便到自己水果店裡,找了一袋子沒有壞的水果,送給我們表達他的一點心意。


我在社區做志願者 吃上了居民的水果和牛軋糖

我在社區做志願者 吃上了居民的水果和牛軋糖


暖心的事,不止小劉的一袋水果。每天堅持白班值守的老劉,還告訴我,前幾天還收到了本小區住戶孫志宏夫婦送的一大包牛軋糖。他們也都是80後,在附近打理“簡樸寨”酒店。疫情發生後,餐館不僅顆粒無收,還在每天扛租金,年前儲備的肉菜也都壞掉了,損失一大筆。


前些時候,小孫夫婦聞訊,周邊有幾家隔離酒店所住居民及社區下沉幹部、值守人員的餐食供應沒有著落,他們就召集家住周邊的員工一起,申請簡單開張,專供這些人員的盒飯,成本價售賣,定時送餐上門。這樣既解決了他們的餐食困難,也讓餐館上班的員工多少有一點收入。


小孫夫婦每天進出,與負責值守登記、測量體溫的老劉等人混熟了,也看到志願者的辛苦。就在前幾天下班回家時,他們帶了一大包牛軋糖給老劉,說值守的時候餓了,吃幾顆糖可以抵一抵肚子餓......


一袋水果、一包糖,事小情義重,更體現了小區居民對值守人員辛勞付出的認可和關心。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我們始終堅持群眾路線,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做事,心甘情願與老百姓坐在同一條板凳上,就沒有做不了的事情、克服不了的困難;疫情防控工作更是如此。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據說,古老的漢陽樹就距離七里晴川小區不遠,其所在社區隸屬琴斷口街道,也傳說是當年伯牙斷琴的地方;馬路對面便是煙波浩蕩、風景別緻的墨水湖公園,這裡不僅有秀美動人的人文風景,更有識大體、顧大局的熱心居民。他們有老漢陽人,也有新武漢人,還有小劉這樣滯留在漢的務工者,他們都是武漢“英雄人民”的一分子。


晴川歷歷,小區春暖。春天已至,希望在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