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英豪No.1秦叔寶的成敗史

隋末唐初風雲激盪,隋煬帝暴政失掉民心,引起天下大亂。時勢造英雄,亂世正是英雄輩出的年代,大家各為其主,為了一個共同的夢想——統一天下。這些英雄豪傑的真實經歷又是怎樣的呢?


第一,起自基層,聞名遠近

1995年山東濟南考古人員發現了秦瓊父親秦愛之墓,終於揭開秦叔寶家族之謎。

從遺留的墓誌銘上記載,秦家祖上幾代在北朝齊周時期都是中下級文官,可能是目睹北方軍閥混戰、朝政混亂,朝代更替頻繁、到處民不聊生,到祖、父兩代時就辭官回家隱居,所以秦叔寶從軍也是以平民身份從底層軍官做起。


隋唐英豪No.1秦叔寶的成敗史

《舊唐書》本傳中載,隋文帝大業年間,秦瓊已在隋朝大將來護兒手下為基層將領。一次秦瓊喪母,來護兒遣使專門前去弔唁。部將們問來護兒為什麼其他人的喪事從不弔唁,獨弔唁秦瓊?來護兒說:“此人勇悍,加有志節,必當自取富貴,豈得以卑賤處之?”雖然史料中未有言明“志節為何?”,但結合秦瓊身世可以理解為平定天下創太平盛世,後來秦瓊的職業發展軌跡正如來護兒所言。

既然出身平民,那要想建功立業就必須依靠驍勇善戰而積累軍功。


隋唐英豪No.1秦叔寶的成敗史

隋末農民起義爆發後,公元614年(隋煬帝大業十年)秦瓊跟隋朝名將齊郡通守張須陀前往鎮壓佔據祝阿(今山東濟南長清區東北一帶)的義軍首領盧明月部。官軍僅僅一萬餘人而義軍卻有近10萬,正面進攻無異以卵擊石,張須陀老謀深算決定佯敗退卻誘敵追擊,再以伏兵偷襲義軍營壘,裡應外合方能克敵制勝。但此仗關鍵是誰敢去統領伏兵,一旦被敵窺破很可能全軍覆沒。當張須陀詢問部下時,唯有秦瓊主動請戰,與搭檔羅士信願領千人敢死隊設伏蘆葦叢中,乘盧明月帶領義軍主力離營之時冒險偷襲大營。戰鬥打得異常激烈,秦羅二人率先進襲營門,拔下大旗連殺數名兵勇後衝入大營,之後打開門鎖放進門外的伏兵,迅速指揮敢死隊一邊砍殺、一邊縱火焚燒三十多座營寨,造成義軍驚慌逃竄。官軍主力乘機殺回,前後夾攻大敗義軍,最後盧明月僅率數百騎逃離。

秦瓊一戰成名,“由是勇氣聞於遠近。”從此戰過程來看,秦瓊真是一個勇武過人、當機立斷的大將之材。

第二,良禽擇木而棲

秦瓊縱然善戰,但始終是一個將才。

前期戎馬生涯中他都在不斷尋找明主,雖然在每位諸侯帳下他都表現不凡,但他更渴望君臣機遇實現自己從軍時定天下、開太平的理想。先跟來護兒、再隨張須陀,在一系列的征戰中,秦瓊剽悍驍勇的個性得到發揮,也因軍功積累而屢被晉升,秦瓊已逐漸成長為張須陀手下的重要將領。


隋唐英豪No.1秦叔寶的成敗史

公元616年(隋煬帝大業十二年),瓦崗農民軍在李密的領導下已發展成為河南地區最強的一支軍事力量,張須陀奉命前往討伐;結果隋軍主力在滎陽大海寺中伏,先勝後敗,張須陀身陷重圍力竭戰死;秦瓊不得不帶領著殘兵依附據守虎牢關的隋將裴仁基;第二年,裴仁基父子被李密招撫,秦瓊也隨之歸降李密。

李密得知虎將秦瓊歸降非常歡喜,當即任用秦瓊為帳內驃騎,與部將單雄信、程咬金等一起統領瓦崗八千精騎內軍,待遇十分優厚;李密在與洛陽鄭王王世充決戰後兵敗,瓦崗軍徹底瓦解,秦瓊、程咬金等不得不隨單雄信一起投奔了當時中原實力最強的王世充,被封為龍驤大將軍。


隋唐英豪No.1秦叔寶的成敗史

在隋末英雄中,王世充無疑也是一個佼佼者,他涉獵經史、愛好兵法,幾次身處危境而脫困,曾經指揮十幾萬援洛隋軍,也是一代梟雄。但他致命的缺點是“性猜忌,喜信讒言。”再加上曾殺降卒,生性殘忍,秦瓊是很不齒這樣的為人品行。既使王世充善待秦瓊、咬金,但秦瓊等仍決心離開。

公元619年,秦瓊、程咬金等人乘兩軍於九曲對陣之時投奔了李唐陣營,受到唐高祖李淵的熱情接納。李世民對秦瓊的英勇早有耳聞,當即授予了他馬軍總管的職位,隨自己一同鎮守長春宮。從此,秦瓊遇到明主,開始了後半生的光輝事業,終成李唐一代開國名將。

由此可見,古往今來欲成就大事業者必須善於擇主,方能少走彎路;青年時的秦瓊就有志節,這使得他不簡單尋求苟安,而是能明辨是非,認清方向。

第三,衝鋒在前、屢立大功

跟隨秦王李世民,秦瓊開始徵南逐北統一全國的戰爭。

先是擊破山西割據勢力宋金剛,特別是在美良川(山西聞喜縣)一戰挫敗宋手下先鋒大將尉遲恭,迫使一直嚴重威脅唐軍的尉遲恭獻城投降,秦瓊因功封上柱國;

接著在秦王李世民指揮下進剿洛陽王世充,雙方展開了一系列殘酷的鏖戰,秦瓊每每都擔當先鋒。

洛陽戰役期間,誕生了中國古代著名的騎兵精銳“玄甲軍”:李世民挑選組建了一支千餘人的重甲騎兵精銳部隊,全部官兵皆披黑衣玄甲,分為左右隊,由秦瓊、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四人統領,臨陣作戰時由秦王親自指揮,或作為前鋒衝陣使用,或抓住敵軍要害薄弱處進行側翼突擊,或誘敵實施伏擊等等,在戰場上是所向披靡、攻無不克。

隋唐英豪No.1秦叔寶的成敗史

一次唐兵在紮營時與王世充所率鄭軍主力遭遇,唐軍被圍處境危機,“秦王世民帥玄甲救之,世充大敗,獲其騎將葛彥璋,俘斬六千餘人,世充遁歸。”

正當雙方勝負未分之際,割據河北的夏王竇建德領十幾萬兵來救援洛陽,爆發了著名的虎牢關之戰。李世民巧妙運用疲兵之計大破夏軍,秦瓊親率數十名精銳騎兵一馬當先衝破夏王軍陣,“功最居多”。後世學者公認,在唐朝平定天下最關鍵的洛陽和虎牢二役中,秦瓊都身先士卒起到了扭轉乾坤的作用。

竇建德死後,餘部擁立劉黑闥(ta)為王繼續割據河北,秦瓊隨李世民領軍前往平叛,“劉黑闥引兵還攻洺水(今河北邢臺一帶),行至列人(河北肥鄉縣);秦王世民使秦叔寶邀擊(設伏),破之。”順利收復河北之地。

從歷史記載來看,秦瓊雖無小說中殺手鐧那樣的致命武功,但剛猛驍勇和臨陣破敵能力卻是出類拔萃的,《新唐書》上這樣描繪:“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誇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中,莫不如之

。”一位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名將英姿躍然紙上!

秦瓊不但在軍事上跟隨李世民為大唐平定天下,在政治上也是秦王集團中的主要干將,也參與了玄武門之變,雖沒有在一線誅殺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屬於二線支援人員也有擁立之功,後拜左武衛大將軍。

第四,晚年多病、抱憾早亡

秦瓊一生征戰總是匹馬當先故受創極多,天下平定後史書記載多病,於公元638年(貞觀十二年)就病逝了,唐廷贈徐州大都督,授胡國公,陪葬昭陵,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歷史上沒有記載秦瓊的生年,故我們不清楚他終年的歲數,但比較同時代程咬金、尉遲恭、李世勣等人很可能是屬於早逝的。《舊唐書.秦瓊傳》中描述:“其後每多疾病,因謂人曰:’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餘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後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讀來不免令人感嘆。


隋唐英豪No.1秦叔寶的成敗史

唐高祖李淵是這樣評價秦瓊在唐朝開國時的重要作用——當秦瓊迫降尉遲恭、打敗宋金剛,使得山西地方轉危為安後,高祖李淵充滿感激地慰勉道:“卿不顧妻子,遠來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為卿用者,當割以賜卿,況子女玉帛乎?卿當勉之。”皇帝把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秦瓊功勳卓著,不愧為大唐王朝一代開國元勳。

第五,民間文學膾炙人口

從《桃花扇》中就可知至少到明末說唱藝人柳敬亭時期秦瓊故事已成為一個完整的說書系統;隨著《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流行和鼓動下,明中晚期的一些小說家開始創作以隋唐英雄為題材的小說、讀本、評話,清代以後這一題材連同秦瓊的藝術形象已日趨完美——不惜濃墨重彩地把所有俠義的優點都附著在他身上,“當鐧賣馬、兩肋插刀、臨潼救駕、北平認姑、賈家樓結拜、走馬取金堤、殺手鐧對回馬槍、計降敬德”等等,一個個膾炙人口的故事把他塑造成一位符合大眾審美的武將。

秦瓊也終於從一個初唐的開國元勳轉變成一個世俗的大英雄、一個隋唐眾英雄中的“No.1”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