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博牙兵——操控魏博節度使命運,影響歷史走向的軍人集團

只要提起唐朝中後期的藩鎮割據,人們就會對藩鎮節度使產生飛揚跋扈、擁兵自重的印象。在眾多藩鎮中,又數河朔三鎮——幽州鎮、成德鎮、魏博鎮的軍事實力最強,割據的時間最長。於是,河朔三鎮的節度使就成了唐朝藩鎮割據的典型代表,在一般的認知中,河朔三鎮的節度使們都目無天子,胡作非為,簡直就是權威顯赫的土皇帝。然而,惡人自有惡人磨,這些節度使實際上也有不敢得罪的人,尤其是魏博節度使,那麼,誰是魏博節度使不敢得罪的人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先從魏博節度使的誕生說起。

誕生

762年10月,唐代宗李豫向回紇借兵,以太子李適(後來的唐德宗)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為副元帥,向史朝義發起了總攻。唐朝和回紇聯軍很快擊敗史朝義的軍隊,收復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地區,並乘勝向河北地區進軍。史朝義的將領見唐軍勢大,遂相繼獻地投降,薛嵩(薛仁貴的孫子)以相、衛、洺、邢四州,張忠志以恆、趙、深、定、易五州,皆投降唐朝。轉過年來,田承嗣以莫州,李懷仙以幽州及周邊諸州,亦投降唐朝。史朝義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走投無路,自縊身亡,歷時七年多的安史之亂於是宣告結束。

唐代宗論功行賞,任命薛嵩為相、衛、邢、洺、貝、磁六州節度使,後賜軍號昭義軍;張忠志為恆、趙、深、定、易、冀六州節度使,並賜名李寶臣,又賜軍號成德軍;田承嗣為魏、博、德、滄、瀛五州節度使,後賜軍號天雄軍;李懷仙為幽、平、莫、媯、檀、平、薊七州節度使,並賜軍號盧龍軍。

因此,換一種節度看安史之亂的結束,與其說史朝義是唐朝平定的,不如說是唐朝在無力單獨、完全消滅叛軍的情況下,和史朝義的殘餘勢力互相妥協的結果。通過對比可知,第一任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在河北藩鎮中所佔地盤最少,究其原因,田承嗣投降時的實力不如其他三人。

魏博牙兵——操控魏博節度使命運,影響歷史走向的軍人集團

763年的河朔三鎮分佈圖

田承嗣和薛嵩、李寶臣、李懷仙都曾是安祿山的部將,其後,四人跟隨安祿山、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對抗官兵,所建軍功甚多。薛嵩官至鄴郡節度使,李寶臣官至恆趙節度使,李懷仙官至幽州節度使,三人很少參加前線的戰鬥,分別以相州、恆州、幽州為根據地,穩步發展自己的勢力,在投降唐朝前便已兵多將廣。田承嗣雖然官至魏州太守,但是長期參與前線的戰鬥,既沒有固定的根據地,也沒有精力發展自己的勢力。故而,薛嵩、李寶臣、李懷仙都是被唐朝原地任命為節度使,田承嗣則是先擔任鄭州刺史,再擔任魏博防禦使,最後才擔任魏博節度使。

唐朝既然無力徹底消滅叛軍的殘餘勢力,自然也無力直接管理叛軍的殘餘勢力,於是,河北藩鎮紛紛擅自署置文武將吏,使貢賦不入朝廷,“雖稱籓臣,實非王臣也”。實力最弱的田承嗣為了在險惡的環境中生存下去,採取瞭如下措施:

一是“計戶口,重賦斂,歷兵繕甲,使老弱耕,壯者在軍”——此舉意在大規模擴充士兵,增強魏博鎮的軍事實力;

二是從軍隊中“選其魁偉強力者萬人以自衛,謂之衙兵(牙兵)”——此舉意在組建親兵,培養親信,鞏固自己的地位;

三是“郡邑官吏,皆自署置”——此舉意在加強自己對魏博鎮政治、軍事方面的控制;

四是“戶版不籍於天府,稅賦不入於朝廷”——此舉意在加強自己對魏博鎮經濟方面的控制。

經過田承嗣的悉心經營,魏博鎮遂在短短數年間迅實現崛起,擁有了對抗成德鎮、幽州鎮、昭義鎮和唐朝中央政府的實力。

再對比薛嵩、李寶臣、李懷仙發展各自藩鎮的措施,都沒有田承嗣如此這般大規模招募士兵的舉措,他們更多地依靠原來的部將治理郡縣和士兵,而不是重新招募士兵、提拔部將。

河北藩鎮起點的不同決定了它們未來發展途徑的不同,魏博節度使更多依靠士兵支持以維持地位的方式就此確定,而牙兵作為魏博節度使倚重的核心力量,在此後的歲月中越發凸顯出來。

魏博牙兵——操控魏博節度使命運,影響歷史走向的軍人集團

京劇中田承嗣的臉譜,一看就是白臉奸臣

壯大

唐代宗大曆年間、唐德宗建中年間,河北藩鎮之間、朝廷和河北藩鎮之間的和平局面被打破。一方面,河北藩鎮擁兵自重,恃強驕橫,用武力擴張勢力,或抗拒朝廷打壓藩鎮的政策。另一方面,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統治者以對藩鎮實行故息縱容政策為代價,換取國內長期和平,使唐朝中央政府的實力得到提升,產生了削平藩鎮的想法,出臺了削平藩鎮的政策。當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無法用政治手段解決後,那就只能訴諸武力了,這便是大曆、建中時期,唐朝國內再度戰爭頻發的根本原因。

魏博鎮夾在河北藩鎮的勢力範圍和唐朝中央政府的勢力範圍中間,只要河北藩鎮和唐朝中央政府爆發衝突,魏博鎮就不能倖免於難,更兼魏博鎮的實力並不強大,田承嗣想要生存下去並不容易。田承嗣為擺脫魏博鎮實力不強的局面,一直在尋找機會擴張勢力。773年,昭義節度使薛嵩病死,其弟弟薛萼繼任為留後(準節度使),薛萼未能得到昭義將士的擁護,田承嗣遂在775年引誘昭義將士叛亂,並趁機出兵吞併昭義六州。一時間,田承嗣佔領十一州,成為河北藩鎮中的最強者。

田承嗣的擴張引起了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淄青節度使李正己的不滿,李寶臣、李正己於是上表朝廷,請求出兵討伐田承嗣,坐山觀虎鬥的唐代宗欣然同意,當即命令河東、成德、幽州、淄青、淮西、永平、汴宋、河陽、澤潞諸道發兵討伐田承嗣。田承嗣寡不敵眾,其部將紛紛投降唐朝中央政府,眼見魏博鎮就要被消滅時,田承嗣和李寶臣、李正己進行利益交換,把德州讓給李正己,滄州讓給李寶臣,和李正己、李寶臣實現和解。其後,田承嗣又利用李寶臣擊退幽州節度使朱滔(朱滔通過這次戰爭佔領了田承嗣的瀛州),成功化解了魏博鎮的危機。

雖然田承嗣在這次戰爭中丟失了德、滄、瀛三州,但取得了軍事與經濟地位高於前者的相、衛、洺三州,並在李正己等人的幫助下得到了朝廷的認可。其後,田承嗣又取得澶州,使魏博鎮的實力進一步得到提升,至此,田承嗣的實力已足堪與李寶臣等人比肩了。同時,田承嗣和李寶臣、李正己等在政治上結盟,相約把土地傳給子孫,保證了魏博鎮周邊環境的安全和穩定。

魏博牙兵——操控魏博節度使命運,影響歷史走向的軍人集團

776年的河朔三鎮分佈圖

779年,唐德宗即位後,力主削藩,不允許河北藩鎮的節度使私自傳位給兒子,而河北藩鎮按照約定,果然結盟對抗唐德宗的政策,再一次引發了唐朝國內的戰爭。782年,田承嗣的兒子田悅自稱魏王,其他河北藩鎮亦紛紛自立為王。783年,涇原鎮的士兵突然在長安發生叛亂,唐德宗避難奉天后,為儘快平定長安的叛亂,被迫在784年赦免田悅等人,田悅等於是不再抵抗朝廷,河北藩鎮重新回到割據自立的狀態。

784年,田緒利用魏博牙兵殺死哥哥田悅,成為魏博節度使後,其子田季安、孫田懷諫相繼成為魏博節度使。

魏博鎮能長期割據自立,實力越來越強,田氏又能持續擔任節度使,這既離不開其他藩鎮的支持,也離不開魏博牙兵的擁護。魏博牙兵在這段充滿戰亂和危機的歲月裡得到了成長,開始成為一股強大的勢力。由於田懷諫年幼“不能事,政決於私奴蔣士則,數易置諸將”,觸犯了魏博牙兵的利益,於是,魏博牙兵在812年發動兵變,廢黜田懷諫,改立田興為魏博留後,殺死蔣士則等,第一次主動用自己的力量改變了魏博鎮歷史的走向。

魏博牙兵——操控魏博節度使命運,影響歷史走向的軍人集團

田季安的影視劇形象

毀滅

田興成為節度使時,正值唐憲宗李純在位時期。唐憲宗勵精圖治,繼承祖父唐德宗的遺志,繼續削藩。田興既沒有像田承嗣、田悅那樣公然對抗朝廷,也沒有像田季安那樣對朝廷陽奉陰違,他誠心歸附朝廷,聽從朝廷的號令協助討伐那些不服朝命的藩鎮,在平定淮西節度使吳元濟、淄青節度使李師道的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深受唐憲宗的信任。

820年,唐憲宗死後,唐穆宗李恆把田興調任為成德節度使,任命李愬為魏博節度使。表面上看,朝廷已經完全控制了魏博鎮、成德鎮,卻沒有料到朝廷的舉措完全違背了河朔三鎮將士們的意願。於是,田興剛上任不久就被成德鎮的將士殺害,李愬本想率軍討伐成德鎮,卻又忽然生病,朝廷隨即任命田興的兒子田布為魏博節度使。

田布聽到自己被任命為魏博節度使後大哭不止,並堅決推辭,當然,朝廷沒有同意。在朝廷看來,田興深得魏博將士的擁護,他的兒子田布自然也能得到魏博將士的擁護。然而,田布深知如今的魏博鎮早已不同往日,自魏博牙兵廢黜田懷諫後,這股勢力開始成為決定魏博節度使命運的力量,父親在任時,不吝賞賜擁護自己的魏博牙兵,方才坐穩了節度使之位。田布知道自己無力控制魏博牙兵,於是在上任後拼命討好魏博牙兵,以求保全性命,但是,魏博牙兵並沒有領田布的情,822年,魏博牙兵不樂意田布耗費魏博鎮的糧餉與成德鎮作戰,遂在史憲誠的煽動下發動兵變,迫使田布自殺。

史憲誠被魏博牙兵擁立為魏博節度使後,魏博鎮重新回到割據自立的狀態。829年,唐文宗李昂平定滄景節度使李同捷後,史憲誠主動納地歸附朝廷,他在臨行前準備帶全族離開魏州,卻不料魏博牙兵懷疑史憲誠勾結官兵對付自己,魏博牙兵當機立斷,發動兵變,殺死史憲誠,擁立何進滔為魏博節度使。

魏博牙兵——操控魏博節度使命運,影響歷史走向的軍人集團

唐朝後期的藩鎮割據形勢圖

840年,何進滔死後,其子何重順,孫何全暤相繼成為魏博節度使。何全暤“年少好殺戮,下有小罪,鮮縱貰,人人危懼”,870年,魏博軍中傳言何全暤剋扣糧帛,魏博牙兵隨即發動兵變,殺死何全暤,擁立韓君雄為魏博節度使。

874年,韓君雄死後,其子韓簡、韓簡的部將樂彥禎相繼成為魏博節度使。樂彥禎為擺脫魏博牙兵的威脅,讓兒子樂從訓另外組建親兵,當魏博牙兵發出抗議後,樂彥禎又任命樂從訓為六州指揮使、相州刺史,企圖利用魏州以外的軍隊清除魏博牙兵的威脅。魏博牙兵產生不滿後,在888年又一次發動兵變,殺死樂彥禎,擁立趙文㺹為留後。隨後,樂從訓向宣武節度使朱溫求援,朱溫派兵增援樂從訓進攻魏州。趙文㺹不敢應戰,魏博牙兵又殺死趙文㺹,擁立羅弘信為魏博節度使。羅弘信出城迎戰樂從訓,擊殺樂從訓後,魏博鎮從此為羅氏所有。

羅弘信和朱溫頻繁發生戰爭,最後徹底降服於朱溫。898年,羅弘信去世,其子羅紹威繼任為魏博節度使。羅紹威不堪忍受魏博牙兵的驕橫,決定徹底除掉魏博牙兵對自己的威脅。

魏博牙兵自誕生以來便“父子世襲,姻黨盤互,悍驕不顧法令”,他們只要對節度使稍有不滿意就發動兵變,百年間擁立節度使、殺害節度使如同兒戲,即使節度使“厚給稟”也不能完全平息他們的不滿,時人語:“長安天子,魏府牙軍”,可見魏博牙兵隨意殺害節度使的事情早已天下皆知。

905年,魏博牙將李公佺企圖利用牙兵發動兵變,羅紹威發覺後,李公佺公然擾亂魏州後逃亡滄州。這件事讓羅紹威意識到魏博牙兵已然失控,於是,他第二年和朱溫合謀,聯合宣武軍屠殺魏博牙兵及其家屬八千家,就連嬰兒也不放過。至此,存在一百多年的魏博牙兵灰飛煙滅,而羅紹威也付出了魏博鎮的軍事實力大為降低的代價,從而使魏博鎮淪為了朱溫的附庸藩鎮,不過,羅紹威再也不用擔心魏博牙兵殺死自己了,他可以安安穩穩地做魏博節度使了。

魏博牙兵——操控魏博節度使命運,影響歷史走向的軍人集團

歷代魏博節度使

恃兵者亦為兵噬,魏博節度使和牙兵的關係鮮明地體現了這一點。起初,魏博節度使勢單力薄,不得不發展牙兵以鞏固自己的地位。魏博節度使在擴張實力的過程中,又對牙兵更加倚重,並對牙兵百般優待,以維持自己的地位。當魏博節度使崛起後,牙兵也相應地崛起了。在這個階段,兩者的關係是互相依賴的,魏博節度使需要牙兵支持自己擴張,以換取自己實力的增強;牙兵也需要節度使優待自己,以改變做農民時的生活條件。

幾代人後,魏博牙兵“父子世襲,姻黨盤互”,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政治、經濟利益集團,這個利益集團根植於魏博鎮,成了名副其實的地頭蛇,其嗜利性、獨立性十分強大——猶如魏博節度使和其他藩鎮結盟,但彼此間的聯繫更緊密。於是,魏博牙兵對節度使的依賴開始減弱,並能反過來操控節度使的命運——猶如魏博節度使聯合其他藩鎮對抗朝廷,但對抗得更徹底。

實際上,唐朝中後期的藩鎮皆存在牙兵肆意驅逐、殺害節度使的現象,但如魏博牙兵這般異常兇狠、猖獗的並不多見。不過,所有牙兵的命運殊途同歸,最後鮮有善終者,畢竟,恃兵者亦為兵噬,在亂世中依靠武力崛起的勢力往往會被更強大的勢力消滅。五代十國時期,歷史重演,魏博牙兵再次興起,但又一次遭到了屠滅的命運。總之,魏博牙兵既是亂世的受益者,也是亂世的受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