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疫"2千年史:技術進步讓更多人活命

我們的先民,在古代是怎麼戰勝疫情的?

官府組織、物資籌備、登記造冊、賑災放糧、阻止流動、隔離治療、邊境檢疫、免疫接種、阻斷傳染源、處理屍體、消毒、個人衛生、不吃生食、不吃病死動物、正確飲食、行氣導引。


一個問題:2020年戰疫,相比前朝古代,多了些什麼?

容我賣個關子,問題留到最後回答,故事先從曹操開始。

故事從曹操說起

我們的先民,遭遇了無數次危機,包括洪水、戰爭、瘟、蝗災、饑荒,史書上的每一筆,都是一個個家庭的悲鳴。


東漢熹平二年癸丑(173年),公元一七三年。正月,大疫。

東漢光和二年己未(179年),公元一七九年。

,大疫。

東漢中平二年乙丑(185年),公元一八五年。正月,大疫。

張仲景在《傷寒卒病論》中說「餘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來,猶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傷寒十居其七」。


注意,東漢這幾場瘟疫,都發生在春季,正月前後,跟今天一樣。然後疫情一起,方士用符水給人治病,於是道教迅速傳播,便有了張角、太平道和黃巾軍。

中國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孫權為備攻合肥。公自江陵徵備,至巴丘,遣張憙救合肥。權聞憙至,乃走。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曹操傳

赤壁之戰,曹操不是輸在諸葛亮火燒赤壁,而是輸在了瘟疫上


而最慘烈的,就是建安二十二年的那場建安大瘟疫,傷寒。那時曹操伐吳,結果前線爆發疫情,司馬朗、王粲都死在居巢(安徽巢湖)前線,魯肅也死在前線,曹操遂引軍退還,把瘟疫又帶了回來,接下來就是改變中華民族命運的瘟疫大爆發。


這場瘟疫由動物(馬牛羊等)作為病毒宿主傳播,傳染性極強;發病急猛,死亡率極高;患者高熱致喘,氣絕而死,可能是肺炎導致肺部纖維化、粘液滲出,最後呼吸窘迫而死。幸好今天有吸氧、化痰、人工心肺ECMO


曹操《蒿里行》寫道:「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

曹植《說疫氣》寫道: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這場瘟疫帶走了1000萬人的生命,等於70%的感染率,67%的死亡率,建安七子中,有五人死於這場瘟疫;魯肅也死了,呂蒙接替,但是東吳也發生了瘟疫,所以當年孫權也撐不住請降。兩年後,呂蒙也死了;但殺死他的,並不是關羽的魂魄,而是「疾疫」。

古代的抗疫

古代遭遇疫情時,第一要務就是隔離病人,避免病人到處傳染,成為「超級傳播者」。但想讓病人和疫區居民配合的話,不但要阻斷交通,還必須保證食物藥品供給,給隔離病人治療,以免謠言引發群體恐慌,然後等待疫情散去。


在建安大瘟疫中,朝廷下令,七十歲以上無丈夫兒子的老婦人,十二歲以下無父母兄弟的幼兒,殘障人士、無家室資產的貧農,都可以領取救濟。


這就是大一統政權抗災的力量。


近千年前,宋朝熙寧八年1075年,蘇杭地區(糧倉)大旱,當時資政殿大學士趙抃執掌越州(紹興),在饑荒還沒到來的時候,就要求手下官吏具體造冊,登記多少縣鄉受災、多少戶尚有餘糧,多少人在吃財政飯、多少房子可以給災民居住、現有物資錢糧清冊、多少大戶有可能捐資、寺院道觀還有多少物資等等信息。這是「籌備錢糧、登記造冊」。


趙抃拿到了統計數據,21900人;然後提前準備了48000石食糧。從十月上旬開始,每個成人每天領1升米,孩子減半。又怕人員聚集造成踩踏事故,所以又讓男女分別在不同的時間領米,每次可以領兩天的份。


大家今天看到杭州、溫州採取的封閉小區,每個家庭每兩天出一個人採購一次物資,其實跟我們的先賢在千年之前做的,完全是一樣的操作。


趙抃還擔心饑民流竄被人裹挾,所以設置了57個發糧點,只有當地居民才能領到糧食,有效阻止了人員流動,這是「官府組織、賑災放糧、阻止流動」。


然後是隔離,西漢元始二年(公元002年),青周大疫,漢平帝下詔:「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這就是把病人放到空房子裡,給予隔離治療


宋太祖規定,所有被派往到邊塞的將官,都要帶隨行醫官負責部隊的防疫和健康;清朝還有「查痘章京」官職,負責痘疹的防疫檢查。這就是邊境檢疫和預防接種

了。


唐太宗在疫情期間會派使者沿城巡行,發現屍骸迅速掩埋。唐玄宗在疫情期間下令,死者屍體要家人務必掩埋,無人管者,由地方官負責安葬。這就是處理屍體,隔斷傳染源了。


剩下就是消毒、個人衛生、注重飲食、運動健身了。比如《肘後備急方》寫的太乙流金方燒燻法用於環境消毒,《備急千金要方》寫的「細剉東引桃枝, 煮湯浴之」用來保持個人衛生,歲旦屠蘇酒方用於井水消毒;還有行氣導引術用來運動健身。


我最想吐槽的是,葛洪(公元284年生)早就說過「六畜自死, 皆是遭疫, 有毒,……幾物肝臟, 自不可輕啖, 自死者, 彌勿食之」,病死的牲畜是不能吃的,非洲村民吃了一隻病死的黑猩猩,導致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爆發;


而2013年黃浦江上漂死豬事件,就是因為江浙滬地區養殖密度大,爆發疫情,然後有黑心人收購死豬,還有人不做無害化處理,而是直接把死豬拋入水裡……這些人都是在危害社會。

中國

孫思邈(公元541年)也說過「不知食宜者, 不足以存也」、 「勿食生肉, 傷胃, 一切肉惟煮爛」 。早就讓我們不要瞎吃肉類,特別是野味,務必煮爛再吃,以免病從口入……到了今天還有人以吃野味為榮,我無話可說,願病魔戰勝他們。


我們的先民在2000年來,探索了多種抗疫的方法,有的有效,有的無效,但是中華民族仍然綿延至今,愈發強盛,是因為我們的技術和認識在不斷升級。


到了近現代,伍連德戰勝了肺鼠疫,新中國戰勝了天花、血吸蟲病,蘇德隆戰勝了上海桑毛蟲皮炎大流行,2020年,除了強大的政府,我們還有強大的國內企業,更多工具和技術,我們不但會戰勝新冠,還要拯救世界

歷數抗疫新技術

2020年春節這場疫情,目前在中國基本得到了控制,但在全世界卻四處爆發。儘管我國在戰疫前期非常艱難,但現在從全球情況來看,中國做得到的,其他國家卻做不到。在這場戰疫中,中國的組織能力、動員能力和基建能力有目共睹,但是在戰場後方,我國這些年科技和技術的發展,也大大提升了抗疫和生產的效率。

5G應用

記得1月26號,知乎上有人問為什麼移動聯通電信要在火雷神山施工地搶裝5G基站?答案就非常明瞭。在一塊7.5萬平方米的土地上,塞了7000人,一起交叉作業,溝通的工作量有多大?


事實上,對於設計人員和專業管理人員來說,主要的任務就是溝通,經常有人一天要花8個小時接打電話,收發微信;跟十幾個專業去對接口界面;接受上級領導指示,以及跟施工人員說需要如何施工……


這麼多人不用手機溝通,難道還用對講機?7000個對講機???如果不抓緊布移動通信基站,打個微信電話都打不了,怎麼辦?都2020了,難道通信基本還靠吼?


當然不,在5G加持下,我們有微信,可以發圖片,發視頻,多方通話,還可以隨時用微信拉起騰訊會議開10人-300人的會議,連應用都不用下載,用騰訊會議小程序就能直接開大會,通過SIP網關實現跨內外網開會。

基建力量

2月1日,在雷神山工地, 共有專業管理人員768名,施工人員5895名,挖機、吊車等各類機械設備1306臺。在這背後,因為有全國密佈的鐵路、公路、航空網絡,可以保證物資、油料、食品、人力源源不斷的供應;除此之外,還有BIM軟件、項目管理系統、微信等保證近7000人的高效協作。


所以中國能10天蓋成火神山,12天建成雷神山兩座傳染病醫院,包括鋼桁架搭建的醫學技術樓和廂式板房搭出負壓病房,而意大利只能用帳篷和氣膜,在一個通宵搭建出滿足初步需求的簡易臨時收容醫院(意大利的表現已經比日本好了)。

中國

口罩的進化

1911年,伍連德用他發明的伍氏口罩,雙層消毒紗布中間夾一塊吸水藥棉,阻斷傳染,戰勝了東北的肺鼠疫;

中國

現在我們不但有了用熔噴無紡布+靜電吸附製成的醫用口罩,甚至還有用納米纖維薄膜製成的可以多次消毒重複使用的黑科技口罩,還有全身的防護服,技術越來越先進,對醫護人員和人群的保護都越來越到位。


中石化實現了從石油到口罩的一條龍生產,比亞迪、五菱、富士康等企業也開始生產口罩……2千年來,我國製造產能每天都在攀登新的巔峰。

人工智能應用

2020年跟古代的最大不同,是我們多了人工智能AI技術。AI識別CT的原理,其實就是把圖片進行切割,然後進行卷積,識別邊緣,包括識別顏色,就是我們熟知的大白肺,所以只要有了足夠的、經過標註的圖像數據,我們就能用AI識別出來。

中國

2月21日,騰訊人工智能CT設備在武漢多家方艙醫院部署,用騰訊覓影AI輔助診斷CT片子,可以在十秒完成AI評定,一分鐘內給醫生提供輔助診斷參考。同日,阿里達摩院發佈了AI診斷,在湖北、上海、廣東、江蘇等16個省市部署了26家醫院,並對3萬個臨床疑似新冠肺炎病例CT影像進行了診斷,準確率達到96%,但是需要20-30秒評定,我大鵝廠略勝一籌。

中國

單純人工智能還不足以取代資深醫生,但是當醫生的助理,識別有風險的病人,已經完全足夠了。目前治療期患者每5天要做一次CT檢查,一臺CT機器每天可以拍300人次CT,每天如果可以用AI輔助處理15000張CT,那麼將極大程度的節省醫務人員的體力精力(一個人的片子要看5-10分鐘)


AI識別CT的原理,其實就是把圖片進行切割,然後進行卷積,識別邊緣,包括識別顏色,就是我們熟知的大白肺,所以只要有了足夠的、經過標註的圖像數據,我們就能用AI識別出來。


僅僅診斷CT還不夠的話,AI還可以根據位置大數據、流行病學史、患者症狀這類關鍵詞輔助診斷,這樣準確度可以進一步提升,幫助武漢做到應收盡收,全力抗疫。


信息透明

某國國務卿蓬佩奧一直在指責中國面對疫情時信息不透明,結果等到3月3日,美國CDC卻把「已檢測人數」一欄從官網上刪掉了,而且美國新冠疫情的頁面,只在週一到週五的工作日更新,週末停更,這雙標得真是感人。但是因為科技的發展,在疫情中我國的信息透明程度和交互速度,真的蓋世無雙。

中國

疫情初期,因為對新冠並不瞭解,一時間謠言四起,通過微信群廣泛傳播,然後騰訊新聞「較真」平臺就在1月25日上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實時闢謠」專題,避免謠言大幅傳播。


每到危難時候,總有一批人在發國難財,比如連某個偶像練習生都在朋友圈裡賣口罩,還有測溫槍的驚天騙局;這時就需要對這些詐騙信息實時提示了;雖然擋不住有心人用暗語和表情詐騙,但是同樣可以抓獲詐騙嫌疑人。


不同於武則天那個年代,基層需要千里迢迢去長安擊登聞鼓,站肺石以報案;國務院辦公廳徵集疫情防控線索時,國民只需要在微信城市服務中進入「疫情督查」,就能方便報送信息了。


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我大鵝廠還幫工信部做了重點物資保障小程序,讓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製造商實時上報產能,幫海關做了旅客出入境健康申報等,還有每個小區都在用的健康打卡小程序,都是免費的……


全國各大搜索引擎,還有騰訊、阿里都開放了發熱門診和定點醫院的搜索服務,病人可以直接通過微信搜一搜「定點醫院」,就能獲取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名單。


過去治病,靠的是張仲景這樣的名醫坐堂;而現在無論騰訊系還是阿里系,還有丁香園這樣的專業機構,都推出了在線問診,減少病人在醫院交叉感染的機會。

中國

反觀某國,一個西雅圖的女生@Sketchy Lady,就是在9人死亡的柯克蘭養老院工作,所以她決定自己去檢測是否感染。但是她沒打通新冠熱線電話,然後她在CDC官網和華盛頓公共健康網上都沒找到檢測點,無奈之下她聯繫了家庭醫生,家庭醫生又讓她聯繫私人診所,私人診所又把她踢給醫院,醫院說他們不負責檢測,又把她踢給新冠熱線,然後新冠熱線的結論,是這位女生「不具備檢測資格」(只有在最近14天內出過國,或者與陽性患者密切接觸過的人,才能夠接受檢測)。品品。

中國

上報彙總

在疫情最初的幾天,我們看到源源不斷的物資送往武漢,但是抗疫物資的分發還在用一千年前趙抃採用的人工統計,手動造冊的方式進行組織,唯一的進步就是把紙質報表改成了Excel。


一個月後,我們有了騰訊文檔疫情小程序,支持10萬人次的收集表填寫,居民可以自行填報,方便每個基層組織快速收集轄區內的信息;還可以建立小區微信群,用接龍的方式收集團購信息。


在疫情期間,還可以用各種小程序實現個人健康上報、預約口罩、團購到家等小程序,這些都極大程度的降低了信息收集、彙總、展示的工作量,接下來就可以實現大數據及可視化了。

中國

正是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才能讓中國抗疫有條不紊,敏捷高效,才保證全國14億民眾信息通暢,行動一致,舉國在家裡刷劇、遊戲,實現了「有效隔離」,用張文宏大夫的說法,「悶死病毒」。

大數據及可視化

騰訊在疫情省、市,基於騰訊的位置大數據,建立疫情人流監控態勢感知系統,幫助防疫指揮部瞭解實時情況。


在家自我隔離的用戶,通過小程序上報當前位置、居住情況、家庭情況、就醫歷史記錄、個人體溫、身體情況、食物藥品,這些數據可以直接上傳到雲端數據庫;然後城市的管理者可以在後臺直接導出報表,也可以根據數據信息在大屏上實時展現。

中國

技術支持雲復產

在猛虎趴窩一個月後,復工需求越來越迫切,如果耽誤了生產、影響了春耕,那後續影響就大了。但復工之後,疫情同樣緊急,很多企業需要遠程辦公、遠程會議。這種需求放到古代是完全沒法做的,而現在我們有了企業微信、釘釘、飛書,視頻會議也有了騰訊會議、華為Welink、阿里釘釘,基本上滿足了遠程辦公、停課不停學的需要,實現社會生產的有序恢復。令人悲傷的是,我們發現很多會其實是可以不開的……


當然我還是要吐槽下阿里的釘釘,畢竟是資本家的工具,如果不是把人管得太死,動輒人臉打卡、在線簽到,還要釘一下,怎麼可能得到一首《你釘起來真好聽》的主題歌,還要被「五星好評,分期付款」?


頭條的飛書有一個功能我很喜歡,就是虛擬辦公室功能。可以把原來辦公室的同事拉一個小組,錄音和音箱一直開著,這樣同樣可以實現有事找誰,對著電腦喊一聲就行的功能。


騰訊會議最好用的地方,是他支持在微信群裡直接通過騰訊會議發起遠程會議,可以投屏、視頻、分享文檔,如果懶得下載的話,直接用小程序也能開會,弄得我復工以後每天都在各種會上,有時還要同步開兩個會,連碼字的時間都沒有了……

中國

現在英國、日本部分學校也停學了,而我們無論企業微信、騰訊會議還是釘釘,都不得不走出國門支撐外國人的線上直播,然後釘釘還獲得了日本學生的五星好評,當然也是

分期付款的那種。


互聯網公司

這次在家隔離戰疫,多虧中國超前發展的互聯網產業,無意中形成了民間強大的物流配送力量,在疫情最艱難的時候,同樣保證了快遞不停、外賣不停,讓武漢的居民還可以通過團購買菜,最大程度的減少了人傳人,也保障了物資配送。


幸好滴滴不停,網購不停,快遞不停,外賣不停,讓大家不但不會餓死、閒死和悶死,還能吃貨助農,維持了餐飲行業、零售行業的最低消費,保障了大量第三產業的就業。國外怕是沒有這些退路了。


這些年互聯網企業積累了不少財富,但是並沒有做守財奴,而是全心全意抗議救災,資金捐贈額也更加龐大。汶川地震時,邵逸夫捐款1億,李嘉誠捐款1.3億;而2020年,僅騰訊一家,捐助資金就已經超過15億,還提供了大量技術支持。

自汶川震後12年,我國國泰民安,國富民強,僅以龐大的民間捐款來看,就可見一斑。

中國

說到捐款,基於互聯網進行公益捐款,真的比汶川時通過銀行打款要方便太多。相比汶川時我還沒畢業,只能捐錢獻血;在這次疫情中,我終於也能略表點心意了。

感謝科技昌明 國家強盛

正是因為科技的不斷進步,相比建安22年一場傷寒能帶走1000萬人,到三國末期只剩500萬人;2020年的新冠病毒,傳染性強、重症率高,目前累計治癒31187人,累計死亡2761人。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狀,再也不會發生在神州大地上。


在醫護人員和子弟兵的保護下,在各大生產製造企業、高科技企業和全體國民的集體努力下,已經得到了遏制,我們付出的成本,更多是經濟損失和禁足在家——但是生命還在。只要人還在,就有無限的可能


今天是我入職一週年。這一年來雖然經常吐槽互聯網公司加班太累太多,但是關鍵時刻,雖然互聯網公司沒有衝在一線,但是同樣為抗疫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騰訊不僅捐了15億抗疫基金,更是在通信、協作、AI、遠程辦公、信息收集、健康保障等領域做出貢獻,讓我與有榮焉。


最後,騰訊和阿里對復工的最大幫助,就是健康碼。相比過去由「有關部門」開具健康證明和介紹信,出入登記姓名電話的繁瑣,我們現在可以通過小程序上報自己的健康信息,連續7天打卡正常,就能得到綠色的健康碼,作為返崗通行證明。


居民出入公共場所,只要掃槍一掃,所有信息都登記完成,不但全市通行無阻,還能跨省互認,也便於追溯接觸者,讓我們能迅速恢復生產,畢竟中國還要給全世界生產醫療物資呢。


所以,我們以後可以這樣互相問候了:

今天你綠了沒有?

綠了綠了!祝你也早日變綠!


「任易」是南開本科,清華碩士,12年工齡,在IBM做過銷售,在地鐵公司管過項目施工,在石油公司做過項目經理、售前顧問,現在在鵝廠做雲計算,所以對銷售、施工、人力、組織、項目、造價、IT都比較熟,對線索非常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