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是慈禧,溥儀是他哥,光緒是大伯,他卻低調教書,活到2015年

奶奶是慈禧,溥儀是他哥,光緒是大伯,他卻低調教書,活到2015年

"願來世不復生於帝王之家。"這一句話道出了末代皇室的的無盡悲涼。有這麼一個人,他的奶奶是慈禧,哥哥是溥儀,大伯是光緒,父親曾是權傾朝野的攝政王。他曾一呼百應,也曾錦衣玉食,他就是末代王爺愛新覺羅·溥任。

溥任的一生既是傳奇的一生,也是普通的一生。2015年,低調教書一生的溥任去世後,子女按照老人的交代,喪事一切從簡,或許對於溥任來說,自己的一生悲哀的生在了一個動盪的年代,但是幸運的是,能在這個動盪的年代裡,做一位普通人。

普通皇室——愛新覺羅·溥任

溥任於1918年出生在醇親王府,說起這個王府,在清末年前可是有著赫赫的功績。在這個王府內曾經出了兩位皇帝,一位是溥任的伯父——光緒皇帝;另一位就是溥任的大哥——末代皇帝溥儀。溥任的父親載灃也是當年權傾朝野的攝政王

溥任雖然出生在這樣一個輝煌的王府內,但是卻擁有了

與前三者截然不同的人生

奶奶是慈禧,溥儀是他哥,光緒是大伯,他卻低調教書,活到2015年

1918年,溥任的出生正直辛亥革命後的七年,溥儀早已離開了大清皇族生活了幾百年的宮廷,而溥任的父親載灃也順應局勢,早已被辭去攝政王之職位。

在溥任的記憶裡,自己只在醇親王府生活不過寥寥幾年,他親眼見證了大哥溥儀是如何被人從那個高高在上的皇位上趕下來的,父親載灃也從小就教育溥任做人低調。正是父親的諄諄教誨,讓溥任平安度過他"普通人"的人生,為醇親王載灃這一脈"溥"自輩畫上最後一個句號。

九一八事變後,溥任與父親載灃曾去長春看望過大哥溥儀,但當時的溥儀一心想著借日本人復辟,擔任偽滿洲天子,於是甘心受制於日本人。

看著昔日的皇帝對著日本日低聲下氣,載灃很是痛心,百般勸說溥儀看破日本人的詭計,甚至以“絕食”來威脅溥儀。但是溥儀仍然執迷不悟,最終載灃一氣之下與溥任離開了長春。

真實的歷史總是難以用簡單的言語一以概之,醇親王載灃在離開長春後只能暫時定居於天津,他深知時局已經容不得他再回到北京,過去的生活也早已一去不復返,載灃順應時勢,每日專心讀書,不問朝局,以此安全度日。

直至1939年,載灃才帶著溥任回到北京的醇王府。

1945年,載灃得到消息,醇親王府將被政府徵用,為了不讓一家上下居無定所,載灃聽說只要開辦教育,房子就不會被沒收,於是載灃與兒子溥任一起,開辦了一所私立小學,載灃是董事長,溥任是校長。至此之後溥任與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

奶奶是慈禧,溥儀是他哥,光緒是大伯,他卻低調教書,活到2015年

普通教師——金友之

載灃與溥任開辦學校後,兩耳不問時局,以金友之的名字一心專研教育事業,在學校最鼎盛的時候,曾經容納過200餘名學生,這樣的日子閒雲野鶴,溥任也過的自在快樂。

新中國成立後,溥任一度擔心以醇親王府改造的學校會被政府查收,但事實證明,溥任的擔心是多餘的。在政府的批准下,溥任開辦的北京競業小學開始正常的辦學。

日子逐漸過去,1957年公私合營時,溥任主動將府邸以及自己所有的房產上交予國家,將競業小學變成了一所公辦的小學,而自己則從一名校長變成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由此度過了四十餘載的教師生涯,以工資和補貼度日。

雖然日子不如從前王府過得奢侈,但是用自己的雙手賺錢生活,也讓溥任的生活過得充實且安逸。

年近七十的溥任終於戀戀不捨地從教育崗位光榮退休,年輕時候的溥任低調努力,淡泊名利,從不願主動提起皇家的往事,但是退休的溥任開始研讀史詩,從事清朝歷史的研究。作為清朝皇室的後人,溥任的加入,無疑讓這些研究成果變得更加權威。

歷經數年的研究考證,溥任發表了《醇親王府回憶》、《晚清皇子生活與讀書習武》等一系列極具歷史價值的文史資料。

直到2015年,這位低調的王爺在他最愛的教育事業上默默耕耘一生,離開了人世。但他的一生卻給中國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史遺產。

奶奶是慈禧,溥儀是他哥,光緒是大伯,他卻低調教書,活到2015年

普通百姓——"任四爺"

"任四爺"是鄰居們對這位勤儉、低調王爺的親切稱呼。

溥任有著自己獨特的喜好。一是出門必買書,溥任只有出門,那麼必去之處就是書店,不買本書回家,溥任總覺得這次出門似乎少些什麼。其二就是收藏石頭,每每見到路上有石頭,溥任總會彎腰拾起,研究一番。

人們總會打趣"任四爺"什麼沒見過,偏偏對一塊石頭著迷。但是溥任對人們的種種問題與想法總是不置可否,著迷於自己的精神世界裡。如果有機會一睹溥任的居房,你就會發現他並不寬敞的臥房內收藏著各式各樣的石頭。

搬出醇親王府邸後的日子,溥任過得勤儉且簡單,多年來,他一直居住在北京城一間古老的宅院裡。宅院的門樓年久失修,一位上門拜訪的老朋友實在看不下去,便出資幫溥任修繕了這座門樓。

參加文史館活動時,溥任經常選擇自行車出行,只有長途才會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在溥任看來,這才是平民百姓應該有的生活。生活中的溥任也穿著普通,打扮節儉,絲毫看不出是昔日風光無限的皇家王爺。

奶奶是慈禧,溥儀是他哥,光緒是大伯,他卻低調教書,活到2015年

這位通透的末代王爺一生無償捐獻了上千件珍貴文物,不管拿出任何一件,都足以價值連城,但是溥任將這些視為身外之物。在多次的記者採訪中,溥任都曾經自豪的說,"甭看我們是皇族,可是我們一家人從來不吃'祖宗飯'。"

"一個老實的老實人",這是鄰里對溥任公認評價。溥任的一生過得通透樸實,不留戀財富,不記掛名譽

。"冷眼看盡世間繁華,來生再不入帝王家。"這或許也是溥任這一生的夙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