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把果敢割讓給英國 原屬果敢華人變成了緬甸的本土少數民族

緬甸與中國毗鄰,兩國的共同邊界綿延2,171 公里。自古以來,兩國人民即組成商隊,跋山涉水,進行物物交換的貿易活動。由於古時兩國分界並不明確,雲南與八莫間的陸上貿易,導致了"山地中國人"(Mountain Chinese)季節性地移居緬甸。


清廷把果敢割讓給英國 原屬果敢華人變成了緬甸的本土少數民族

這些中國人與後來從海路來的廣東人及福建人有所不同。

首批定居緬甸的華人,據說是在幾個世紀前移入緬北克欽邦(Kachin State)附近山區的玉石商人。他們是從雲南省移入。1861年,第一個廣東籍商人經新加坡來到緬甸曼德勒王朝古都。不過,大規模移民潮則是發生在1885年英國侵佔了整個緬甸,並把它併入成為印度的一個省後的事,其後,大規模華人通過海峽殖民地,由海路移民緬甸。

首批定居緬甸的華人,據說是在幾個世紀前移入緬北克欽邦(Kachin State)附近山區的玉石商人。他們是從雲南省移入。1861年,第一個廣東籍商人經新加坡來到緬甸曼德勒王朝古都。不過,大規模移民潮則是發生在1885年英國侵佔了整個緬甸,並把它併入成為印度的一個省後的事,其後,大規模華人通過海峽殖民地,由海路移民緬甸。

清廷把果敢割讓給英國 原屬果敢華人變成了緬甸的本土少數民族

緬甸華人移民在1930年代人數激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華人人數已達19萬4千至30萬人,約佔總人口的1% 。他們創辦華文報章、華校、並設立社團。1950年,仰光有4家華文日報、3家週刊、而全緬甸也有超過200所學校。

緬甸境內還有其它不同的華人族群,有所謂果敢華人(Kokang Chinese),回教華人(Panthays)以及國共內戰期間被擊敗的國民黨部隊。果敢華人並不是移民,他們清一色是雲南人,世代居住在中緬邊界的果敢地區,由於1897年2月4日簽訂的《中英條約》,清廷把果敢割讓給英國,這些原屬中國人的果敢華人都自動變成了緬甸的本土少數民族。

回教華人據說是忽必烈部隊中阿拉伯人及韃靼人的後裔,原來定居於雲南西部的大理,與當地婦女通婚。1855年,這批迴教華人背叛清廷,慘遭清廷大軍屠殺,許多劫後餘生者,翻山越嶺,逃到緬甸東北部的撣邦定居。

緬甸華人是複雜的群體。居住在緬甸境內的雲南人與果敢華人,由於身處中緬邊境,不受仰光中央政權的控制,因此同化程度很低,基本上族群認同仍很強。

清廷把果敢割讓給英國 原屬果敢華人變成了緬甸的本土少數民族

至於居住在城市的華人,尤其是那些與異族通婚的華人,與其他緬甸人很難區分。緬華大部分在語言、習俗上已緬化,只會說緬語而不會說華語的緬甸華人相當普遍。不過,緬華大都仍喜在住家貼上紅對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